1. 个人情况说明:
首先说一下个人的情况,以便于各位同学结合自身情况来阅读我的这篇经验帖,我本科即将毕业于某末流211大学计算机专业,不是跨考,软件工程专业除软件工程领域的知识没有学习过,其他计算机或软件专业的专业课都学习过,但都学的不太好,大一大二数学和专业课都是求过就好,没有往深入的方向研究过,(顺便说一句,好在南大软院考研不会在乎本科成绩,大家放心)希望继续深造,提高自身能力,当然也是希望可以进入一个更高的平台。于是乎选择了考研。
从一开始准备考东南大学(被计算机组成劝退),再到想考复旦大学(被没寝室劝退),最终在7月终于决定投奔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怀抱。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很明智的,软院也是挺适合我的。然后说一下考研的结果,我初试是370+,复试正常发挥,最终还是很稳的被录取了。
2. 软院近三年考研情况:
南大软院从16年开始开始大幅扩招,今年专硕全日制实际人数189人,非全30人。这个招生名额在全国计算机软院考研中都是很多的,所以这注定了软院现在成了香饽饽,大家都知道软院招人多,所以去年的报考人数已经到了1100多人。跟18年的600多人构成鲜明对比,20的报考人数可以推断,至少也是1300人这个级别。
3. 初试各科目复习经历:
3.1政治:政治的复习一般从暑假可以开始,每天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前期我用的肖秀荣的《精讲精炼》,配合徐涛的强化班学习,做对应的《1000题》,买书的时候三件套里面的《讲真题》可以在考前翻一番,作用不大。政治最重要的还是考前的押题,所以《肖8》+《肖4》必买,《肖8》做选择题,大题目稍微看看就好,《肖4》关键在大题上,每年都能压中真题,去年那道「如何看待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肖4上就有。
政治总结一下,就是不要多花时间,因为这科目区分度不大,考前模拟卷很重要。
3.2英语二:英语复习就是以真题为主,其他的资料我都没用过。而且尤其是英语二,难度一般,如果之前考过六级,考英语二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吧。我在上半年就是背单词,做题很少,到了暑假才开始做真题,从05年开始做,做着做着就到了9月,然后就放下英语一的题目不做了,我感觉英语一的真的难,然后一看英语二的舒服多了(我还是太菜了)。英语我推荐新东方的唐迟老师讲解阅读真题的视频,其他的题型视频我觉得可看可不看吧,对着试卷后面的答案看看就好了。
3.3数学二:重头戏终于来了,写政治和英语我都快写睡着了。数学的复习在我看来是最最重要的,现在是4月底,大多数人应该已经准备起来了吧?如果还没有,尽快准备了,当然如果本科数学学得好,那暑假开始准备也可以。
数学复习我用的资料是《张宇18讲》+《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视频之前看的是18年的张宇的基础班和强化班,看完一章就可以做题, 我先把18讲做完,发现这真是一本神书,题目都真好,抱着对张宇的信任,我去买了一本1000题,题目还可以,有的题目思考容量还是不小的,但是有的题目就太难了,一点没有头绪。前后,《18讲》大概刷了3遍,《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就一遍,因为觉得线性代数不难,结果考试就傻眼了,线性代数最后一题不会做。
其实,数学复习最重要的还是真题,我推荐使用张宇的《真题大全解》,真题我是从97年开始做的,从淘宝上面打印了A3的准考证,模拟考场那样答题,一般挑在早上做,做完对着答案批改,把做错的题目圈出来,方便以后复习。做的时候,就发现了很多题目都是很基础的,可能是因为很多题目在18讲这些辅导书上见过吧。
数学大家还是要打好基础,辅导资料不求多,但求精通,多琢磨琢磨真题但精妙之处,没有什么题目能比得过真题。建议大家做完数二后把数学一三但高数部分也做掉,有的时候题目会重复出的。
3.4专业课:软院专业课代码是842,从16年开始经过四年的考试,我们已经能感受到842的出题风格已经渐渐成型。都没有选择题,没有手写代码题,题型已经很固定了,对于我们一定要研究好软院的出题风格,考查重点,老师的偏好。(说遍说一下软院的历史:2009年-2012年为408,2003-2009年和2013-2019都是842,其中2013-2015年的为842题型是模仿408统考的,有40道选择题,所以16年到19年的4份试卷是复试参考的重点!重点!!)
@数据结构(DS):数据结构考的难度不大,尤其喜欢考察算法过程,如AVL Tree、散列表,这是南大软院最新考的,像这种经常考的就需要不断练习。至于手写代码已经好几年没有考了。
资料:《王道数据结构》,不用买其他的题集,对842几乎没用。视频可以看王道的,我当时看了其他的,这里就不推荐了,王道的我也看过,质量确实可以。
南大软院的数据结构期末考题(原题基本上来自这里,对比一下09年期末题和19年考研题,跨度十年,题目依旧!)。
@操作系统(OS):操作系统和数据结构一样,原题较多,喜欢考算法过程,如CPU、内存的分配,PV信号量,还是前面说的,近四年真题是专业课复习的最重要武器。看南大软院最喜欢考什么就复习什么,往死里复习,一定要弄的清清楚楚,这样上考场才不会蒙。
资料:《王道操作系统》+王道操作系统视频,还有南大软院的本科期末考题(原题基本上来自这里)。
@软件工程(SE):这门课难度在四门课中最大,最难得分。复习的时候以南大出的那本书为主,只好看两遍以上,一些章节重点看,如面向对象(OOP原则思想)那几章,要辅助网上的博客一起看,书上例子太少,多看博客上的例子,然后自己总结。19年名词解释和18年的重了两个,真题还是重要,尽管软件工程这科重复的少,但是我们要从软工考过的题猜猜命题老师的心思。真题依旧重要!没有其他推荐的资料了。
@计算机网络(NET):最近三年都是一样的题型——5个名词解释+2个简答题。
名词解释主要是各类协议,简答题难度也不大,把以前考过的都要会,已经考了几年来,再考可能会出现不少重复的了。
其实专业课的题量还是不小的,我写了快8页纸,时间是足够的,但这要建立在我们熟练但基础上,题目就是那么些题目,很多都是常考的,但可能有的人觉得太容易,就忽视了,然后不熟练。你说,这专业课除了软件工程,其他难吗?在985里,这难度觉得靠后!专业课想考高,无他,多练,唯手熟尔!
4. 复试各科目复习经历:
2019年3月18号资格审查和抽签,通过抽签决定你在哪天哪组面试。
2019年3月19-20两天面试,一共分三个组,英语专业课各三个组,专业课面试有四个老师,一个记录员,英语面试有一个老师,一个记录员。记录员会记录你被提问了什么问题和你的回答,记录在复试情况表上。
今年不管是英语面还是专业课面,都很少有自我介绍,专业课面基本上没有,因为时间很短暂,一个人五分钟左右,所以没那么多时间听你说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而且你的个人信息面试老师面前也有,包括你的姓名,学校,初试成绩等。
各个组老师的提问问题和面试形式都有所不同,下面不按组区分,笼统回忆一下有什么样的问题。
先说英语面试,今年英语面试形式多样,有阅读期刊回答问题,有抽纸条回答问题,有直接提问,一般没有问你为什么考研这类无关紧要的问题,问题大多和专业相关。抽纸条的有,软件工程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你作为软件工程师,你可以做什么?你对接下来两年的研究生生活有什么规划?你对哪个研究方向感兴趣?然后接着你说的方向展开提问。问题很灵活,英语口语好的较占优势。
再说专业课面试,专业课面试有提问专业问题的,有提问数学问题的还有直接稳毕设和项目的。
@专业课问题:编译器优化,离散数学知识,瀑布模型的缺点,如何做需求分析,开闭原则的缺点,软件生命周期,浮点数,观察者模式,b树,总之很灵活,涉及面很广。
@数学问题:大数定理,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这应该是要从机器学习角度回答)
@毕设和项目:应届生被稳毕设概率大,你毕设做了什么?怎么做?项目技术难点?用到算法?
总之,面试提问比较灵活,问的会有点措手不及。
2019年3月21号 上午9点-11点数据库笔试,下午2点-5点上机机考 (刚好看到之前有同学回忆了这部分,我就不详细说了,去文末点击查看)
数据库考试,难度较大,现在基本上都出很多软院《数据库开发技术》的知识(软院数据库有两门),找到PPT研究研究,题目回忆看末尾链接。
机考,两题,第一题,面向对象设计,第二题,模拟一个游戏。难度比去年大的多,很多人都没做到20个测试用例对,一共,30个测试用例。考前学校会有练习题,好好做做。
数据库复习以南大软院刘嘉老师上的数据库开发技术这科为重点去复习,把考试大纲这个好好背诵,可以得到不少分。
上机多看看string类的方法调用,字符串是最常考的,考前老师给的练习题一定要好好练习,题型和练习题是一样的。上机其实挺看重基础的,所以如果是跨考的,一定要练练eclipse怎么用,再找leetcode上字符串和一些简单题做做。面向对象的思想一定要有,因为有一道工程题就是这个。
总结:复试难度远远大于初试难度,重在平时的积累,除了数据库,其他靠突击可能性不大,对跨考友好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