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备考经验,今年专业课更改的情况与复习方式;
首先说公共课中政治的复习。政治这门课属于专业基础课,其实复习到最后大家的分数都没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的政治是9月份才开始复习的。还是那句话,哪个老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老师才可以。我复习的时候选择的是肖秀荣老师的资料。政治的复习相对简单些,九月份开始每天做精讲精练,我刷的比较慢,十一月中才差不多刷完。目标是先把基础的框架搭起来,如果有时间或者追求的目标比较高(如70分及以上)可以刷第二遍,但是个人看来觉得没有必要,付出回报比很低,不如多花点时间在数学和专业课上面。后期十一月中往后陆续做了最后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这是比较有必要的,特别是最后四套卷的大题,花点时间背一下。基本上政治的复习也就这么多内容,中规中矩的复习考个65分不是问题。
其次是英语的复习,本人英语基础较好,六级考了500+,因此英语没有花太多的功夫。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必须先从词汇抓起,词汇为王。所以建议3月开始就每天花时间背词汇,考研英语难度和六级相当,有些地方还难一些,因此基础一定要打好。其次是要针对真题中特定的题型刷一些模拟题,如考研英语中分值最大的阅读题,还有比较难攻克的翻译题,我针对二者做了一些模拟题,大家选哪个模拟题都可以,差别不是太大。差不多在9月开始以后。在二者做完了以后可以做近十年的英语真题,最好做上两遍。关于英语作文,大家有时间可以针对不同的话题多背一些模板,或者背几个模板即可,脑容量有限,最好留给重要又需要的东西。我是在考试前半个月背了何凯文的作文模板的,简单省事,也不占用太多的时间,我可以花更多时间投入到数学和专业课的复习中去。
接着是工科考研的重头戏数学。数学的复习必须稳扎稳打。考研的成败主要看数学和专业课,这是必须要知道的。对于数学我是从3月份就开始复习了,跟的是汤家凤老师。大家跟哪个老师都无所谓,还是那句话适合自己就好。数学我基本上经过了两轮的复习+两轮的刷真题。3-7月份,每天我都看汤家凤老师的基础班视频,买了他的接力题典1800,看了视频以后巩固消化+记笔记,然后去做接力题典1800上面基础部分的题目。差不多在7月之前把基础部分的题目都给做了,不会的题圈出来后面多做。7-10月还是同样的方法,进行强化。看他强化班的视频+做强化部分的题目。差不多10月中旬的时候就可以做真题了,真题需要用心做,毕竟那是最能反应复习情况的。我真题大概做了两遍。到此为止数学基本上复习差不多了,还需要做几份模拟卷,但是不要太多,几份就够。对于数学其实就几点,首先越早开始复习越好,其次多刷题,刷的精一些。很多人有误区,为什么我数学刷了那么多题还是不会做?不要天真的以为题书的多就一定会做,在刷题过程中需要培养思维和做题的速度,而不是刷题的数量。关于数学最后提醒一点,切勿为了刷题而刷题,一定要稳扎稳打。
最后就是专业课的复习,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的复习,推荐王道专业课的复习指导。基本上所有计算机考研都会用到这一类的书,对于川大的专业课考试买《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即可,川大是不考组成原理的。由于是计算机科班出生,本科时候这些专业课学的也不差,所以我是暑假才开始专业课的复习的。对于跨考的同学,建议3月开始,学一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如C语言编程,这是数据结构这门考试的基础,如果你不会C语言编程,那么数据结构学起来会是相当痛苦的。对于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学生,哪一门课先复习哪一门课后复习都没关系,如果是非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同学,建议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的顺序,这是逐渐变难的一个过程,也更好适应一些。大家每一门课分开来复习,即先把王道的计算机网络一遍过完,再复习操作系统,接着数据结构。这样的过程持续两遍就能将知识体系搭建起来。大家做王道的复习指南即可,它上面归纳地很全,去除了没用的知识,而学校推荐的参考书目只是参考用,一般用不上。大家至少在11月之前要过完两遍王道的复习指南。川大计算机是15年开始自主命题的,之前的年份都是考408,所以具有参考性的真题也就4年或者5年的,大家可以将真题刷两遍,时间绰绰有余了。最后12月开始到考前每天查缺补漏,按照这样的计划进行,专业课是可以拿到一个较好的分数的。按目前的情况看,接下来这几年专业课一般是不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