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西南民族大学专业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
一﹑学科简介
古代文学硕士点于1987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建立, 于1987年招收首届研究生,首任领衔导师为著名《楚辞》专家何剑熏教授,著名《淮南子》研究与《红楼梦》研究专家何宁教授及著名杜甫研究专家祁和晖教授曾先后担任领衔导师。该点最初设先秦两汉文学研究方向,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文学方向,1991年增设汉唐文学研究方向,1992年增设古代文论研究方向。其中除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文学方向之外,其余三个为稳定招收研究方向。1998年根据社会需求增设旅游文学研究方向。2000年再增设魏晋南北朝文学、宋元文学方向,共七个方向。至今已招收硕士研究生16届,共93名,毕业13届,共56名,授予硕士学位56名。
硕士点建立17年来,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除著名学者何剑熏、何宁外,著名唐诗专家和书法家李国喻先生、著名诗经研究专家陈化新先生、著名诗品研究和文论研究专家王发国先生等一大批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都曾担任过硕士导师,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现在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本学科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人,在读博士3人。师资力量雄厚,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与后劲。
硕士点在老一辈学者的影响下,求真务实﹑勤于探索,出现了一大批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本硕士点教师先后主持或参与完成了《羌族文学史》、《九寨黄龙一线旅游资源调查》、《新时期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巴蜀文化大典》、《西南文学文献》等一大批国家和四川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其中如何剑熏教授的《楚辞拾渖》、何宁教授的《淮南子集释》以及田耕宇教授参与完成的《九寨黄龙一线旅游资源调查》等成果荣获国家民委科研一等奖,祁和晖教授《王昭君族属考辩》、王发国教授《诗品考索》、王显春教授《十三峰书屋文集》等分获省、部级科研二等奖;徐希平教授《中国长寿文化》、徐希平教授、梁银林副教授《羌族文学史》(国家“八五”重点科研课题)、曾明教授《古代五大山水诗人论》、吴贤哲教授《儒家与传统文化》等荣获省政府社科三等奖,陈筱芳教授的,《春秋婚姻制度研究》、杨树帆副教授《周易符号论》等荣获省哲学社会科学界优秀成果奖。硕士点建立以来共完成学术专著30余部,在《文学遗产》,,《文史知识》《学术月刊》《中国文学研究》<书品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1998年以来共出版专著15部,古籍整理著作5部,论文200余篇,在学术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反响,并多次参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徐希平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召开的有韩国、日本、美、澳等多国学者参加的《东方诗话学会国际发表大会》担任大会主席,发表的《〈升庵诗话〉论李杜评析》一文受到引起与会学者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本硕士点学者还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楚辞国际研讨会、古代文论、古代文体、李白、杜甫、苏轼、郭沫若、巴蜀文化等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反响。许多学者担任了学术团体重要职务。何宁先生为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祁和晖先生担任中国杜甫学会理事、四川杜甫学会副会长、郭沫若研究学会副会长,徐希平先生担任中国杜甫学会理事、四川杜甫学会理事、曾明先生担任四川李白学会副秘书长等职务。
在专家学者的指导下,本硕士点研究生科研成果也得到学界认可。不少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的学生连续在《唐代文学研究年鉴》开辟系列长篇专栏文章,发表《建国以来李白研究专著综述》、《杜甫研究专著综述》、《唐五代别集文献整理研究概观》等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章,受到学术界关注和著名前辈学者的好评。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在发掘祖国文化遗产、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文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培养继往开来的创新型人才等方面成绩斐然。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语境下,本硕士点将抓住机遇,推陈出新,为繁荣我国文学文化事业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二﹑培养自标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的成才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能在较高层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教、科研、新闻、出版、旅游,文博等文化部门所需的高级专业人才。其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能运用其观点、立场、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愿意为振兴中华献身;有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贡献的能力和兴趣;具备优良德行修养。
2、专业要求
以中国古代文史文献学基础训练为根本,通过三年研修,在本研究方向方面具有坚实的专业素养和较广博的知识视野,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述能力,培养研读、思辩、学以致用的学风,能适应社会较高层次的专业需求。
二、研究方向
先秦两汉文学
汉唐文学
中国古代文论
旅游文学
汉字文献中的少数民族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宋元文学
三、学习年限
二至三年。三分之二时间学习学位课、必需课、选修课和公共课。三分之一时间撰写学位论文和实习考查,进行学术信息交流,准备答辩。考试考查以提交课程论文为主,以适度的作业和口试考查为辅,修满)8学分方可毕业。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合格,经校学位委员会认可,方可授予硕土学位。学分计算办法按学院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