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考查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
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它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
义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目考试重点考核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
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总分为 150 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占 80 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占 7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简答题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
论述题 4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
Ⅲ.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查目标】
1.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理论与实践问题。
第 1 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1.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 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哲学变革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1.6 学习哲学,终生受益
第 2 章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2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82.3 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和现实基础
2.4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5 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2.6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第 3 章 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3.1 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3.2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3 限定中的超越: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3.4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3.5 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第 4 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4.1 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
4.2 内容与形式:事物的构成要素与表现方式
4.3 本质与现象:事物的根本性质与外在表现
4.4 原因与结果: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4.5 必然与偶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确定趋势与非确定趋势
4.6 现实与可能:事物现存状况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 5 章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5.1 规律是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5.2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
5.3 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
5.4 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5.5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关系
5.6 量变与质变: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
5.7 否定之否定: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
第 6 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6.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6.2 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3 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6.4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6.5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6.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第 7 章 价值的本质和特征
7.1 价值:主体与客体的意义关系
7.2 价值的客观前提与主体性特征
7.3 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7.4 价值评价:认识的特殊形式
7.5 价值观:价值关系应然状态的展示与期盼
7.6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人类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
第 8 章 社会的本质和结构
8.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8.2 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8.3 生产力标志着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8.4 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98.5 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8.6 社会的文化结构及其功能
第 9 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9.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9.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9.3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9.4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9.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9.6 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 10 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0.1 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10.2 人的本质与人性
10.3 人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10.4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10.5 时间:人的发展空间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理论与实践问题。
导论
0.1 研究对象
0.2 研究任务
0.3 研究方法
0.4 理论品质
第 1 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1.1 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
1.2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3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1.4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 2 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2.1 商品
2.2 货币
2.3 价值规律
2.4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 3 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割
3.1 货币转化为资本
3.2 剩余价值的生产
3.3 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
3.4 剩余价值的分割
第 4 章 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
104.1 资本循环
4.2 资本周转
4.3 社会资本再生产
4.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 5 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5.1 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
5.2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5.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4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 6 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1 社会主义公有制
6.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3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
第 7 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7.1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7.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3 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第 8 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1 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8.2 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第 9 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9.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9.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3 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第 10 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10.1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
10.2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10.3 社会主义币场经挢的保障体系
第 11 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11.1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
11.2 发达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11.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11.4 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 12 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12.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对外开放
12.2 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与战略格局
12.3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