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2021-2022年初复试科目、招生人数、考研经验汇总
一、院校介绍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格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二、考试科目
初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或764中西医综合
复试:
①120001专业知识②120002专业外语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120001病理生理学②120004内科学
三、2021年招生人数
统招9人,拟招收推免生5人。
四、专业课考研经验
复旦2020年报考人数比较多,估计有50+,相比往年人数多了很多,而且按这个趋势,以后报考的人数会逐年增多。今年我们招生计划只录取3个人,因为疫情影响,官方给出的录取人数扩到了8个,复试分数线350,进复试人数14人,最后录取12个。往年复旦中西医结合都是按官方给的招生人数录2-4个。所以整体的报考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
764专业课复习:764专业课考的范围很广,根据这两年的经验,每年都有超纲的部分,所以建议复习专业课尽早开始,全面复习。我当时考虑了一对一辅导,新祥旭的老师很负责任。中医部分占比重较大,考的比较基础,西医部分占比不大,但知识点考的比较偏,整体比较简单,好几道题是大家不会重点看的知识点。以下是我的备考情况:
中基:
复习开始时间:8月初
准备资料:教材➕历年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真题➕学霸笔记➕煎煮真题
具体复习安排:
第一阶段:8月大概花了一个月时间,根据考纲,把教材重新看了一遍,期间把整理知识点归纳成小册子,复习完一个章节做相应该章节的真题;
第二阶段:9月份开始,每天上午花1个小时,背自己复习教材时整理出来的小册子,中午吃饭的时候再次刷考研真题;
第三阶段:背完了自己整理的小册子,重新买了考研辅导资料(学霸笔记),每天花一个小时,记学霸笔记整理的知识点。如此反复记忆,持续到考研前一天。
中基是764综合里比较简单的一门课,属于不能丢分的部分,知识点很简单,但有些抽象的很容易做错,所以不能掉以轻心,知识点务必反复记忆。
中药:
复习开始时间:7月份
准备资料:教材➕中药快快记➕➕学霸笔记➕过目不妄➕煎煮真题
具体复习安排:
第一阶段:7月份根据考纲把要考的内容都复习里一遍,同时整理知识点小册子,平时琐碎时间背中药快快记上的功效,每复习完一部分做相应的真题;
第二阶段:9月份开始,每天上午固定1-2个小时,复习一个章节的中药,先背自己整理的知识点小册子,记完后背中药快快记,然后是学霸笔记上的知识点,同时把历年中综真题都同步刷了一遍;
第三阶段:11月下旬,开始背过目不妄。过目不妄的知识点都是以对比的形式总结的,跟考试的题型很像。但是建议对中药有一定记忆以后再用,不然很容易弄混各个药的功效主治。如此反复记忆,中药到最后大概复习了8遍。
中药考几百味药,内容很多,特别容易记混,考中药的同学都普遍反应不复习5、6遍根本记不住,每一轮复习耗时都很长,所以建议尽早开始复习。最后考试,中药:
复习时间:7月份开始
准备资料:教材➕学霸笔记➕煎煮真题
具体复习安排:
第一阶段:7月份根据考纲把教材重新看了一遍,同时整理了知识点小册子,每复习完一个章节,相应的真题做完;
第二阶段:9月份开始,每天固定1-2个小时复习方剂学,每天坚持记完一个章节的知识点,并相应的把真题再刷了一遍。
方剂学我大概复习了6遍,内容很多,很容易记混,但相比中药简单一些,耐着性子把每个方弄懂,考核难度不大。
诊断(不包括影像诊断学):
复习时间:8月份
准备资料:西医诊断学教材
诊断学的复习,我只看了一遍,8月份很认真的把每一个考纲要求考的都记了一遍,同时把自己记不住的知识点整理成了小册子,考前大概20天开始每天复习一点点。因为诊断学跟西医内科学关联性很大,很多重合的知识点。虽然我只看了一遍,因为之前学的比较好,而且认真复习了,最后考试诊断学考的挺多的,分基本都拿到了。如果诊断学学的比较一般的同学,建议重点花时间复习这门课,因为知识点不会,不光诊断学题目做不出来,内课题也会受很大影响。
中内:
764考纲写的是考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但是实际是分开考中医内科学和西医内科学,且这两部分在考纲中占比非常大。
复习时间:11月
准备资料:龙凤诀
具体复习安排:考纲上虽然明确划出来的只有十几个病,但是有说明某些西医疾病也会考到中医知识,我当时为了保守起见,把中医内科学要考的病全部标记出来,都复习了。每天晚上固定两个小时背龙凤诀,考前大概复习了3遍,龙凤诀的口诀很好用,强力推荐。
西内:
西医内科学是复习的重点难点,考的比较偏的题也是处在西医内科学。
复习时间:10月初
辅导资料:西医内科学教材、贺银成西综考研资料、“医学考研联盟”公众号。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10月份根据考纲,在教材上标记出了要考的100多个病,把每个病要考核的地方重点标记(好像没什么用,最后题出的比较宽泛),此先熟悉了解了这100多个病,同时,由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比较难学,我还结合了新祥旭老师的讲解,效果很好;
第二阶段:新祥旭考研西医辅导资料记熟,结合做相应的真题
第三阶段:再次回到教材。
最后一个阶段:考前15天左右:傲视天鹰系列辅导书,不必都买,有很多知识点总结的小册子,整理的非常精简,也很贴近考点,强力推荐!
教材跟贺银成的辅导资料我交叉复习,每一部分大概复习了4次,每天固定至少6个小时复习西医内科学。
西医内科学,考核知识点多,难度大,建议尽早考试准备,我10月份开始复习,时间非常紧。复习教材和贺银成考研资料的=时候,务必多去做真题,通过真题来查漏补缺。
病理生理:
考纲中没有明确要考病理生理学,但是会交叉在内科学里考,尤其是呼吸系统,很多考的是病生的内容,建议大家复习内科学之前,把病生简单复习一遍,有最基本的印象,否则内科学复习起来会很吃力,有些超纲的题目也做不出来。
微信公众号:医学考研联盟
考研考博高分咨询:新祥旭萧老师15271864561(微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