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判断:
各5道英文,5道中文
简答题:
1、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
2、管理者的万能论与象征论。并谈谈你的认识
3、组织中高、中、基管理人员的职责
4、边际替代率是什么?它与无差异曲线的几何关系?与X Y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的关系
5、生产函数Q=k^α*l^β,规模报酬特性与α+β的关系
6、边际消费倾向是什么?他与投资乘数有什么关系?
论述:
1、什么是员工多样性,员工多样性对管理者的挑战
2、矩阵组织结构的优缺点,举例说明
3、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体现的管理学原理
案例分析:
一、zara
1、swot分析是什么?
2、Swot分析怎样帮助高层管理者?怎样帮助门店经理?
3、Zara正在追求什么样的竞争优势?怎样开发这种竞争优势?
4、结合案例谈谈该企业如何开展战略管理?
二、WSR
1、WSR的一般工作过程
2、WSR与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有什么联系
上述为回忆版考研专业课真题,来源于考研论坛。
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1.《管理学》,王金凤,张炎亮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
2.《管理学第13版》(中文版),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3.《西方经济学(第四版)》,吴宇晖,张东辉,许罕多,许纯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
考试内容
1. 管理学导论 考试内容 管理者的分类;管理的基本职能;管理者的十种角色;管理者工作的变 化;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环境要素分类、组织文化的特征; 多样性管理。 考试要求 了解什么是管理,谁是管理者,管理的职能,管理者的技能和为什么学 习管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霍桑试验。 要求:掌握基本概念;熟悉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管理的职能和管理者 的基本技能;了解从事管理的重要性。
2. 计划 考试内容 决策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决策的理论、决策的过程与方法等内容; 计划和战略计划的基本概念、制定程序和制定方法。 考试要求 掌握有关决策的基本概念和决策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理解决策过程, 运用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来解决决策问题; 掌握计划的概念、分类,熟悉计划体系的内容,掌握计划的制定流程; 要求:熟悉战略计划基本概念、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掌握战略选择的内容。
3. 组织 考试内容 组织的概念,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的相关知识,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影响组织设计的权变因素。 考试要求 掌握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原则、组织设计的权 变因素等内容。
4. 领导 考试内容 领导的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和权变理论; 领导理论的新观点,激励理论和沟通理论。 考试要求 掌握领导理论的基本内容:1.领导特质理论 2.领导行为理论 3.领导权 变理论 4.激励理论 5.沟通理论。
5. 控制 考试内容 控制的概念、过程、类型及有效控制的基本方法。 考试要求 掌握控制的概念、类型和控制过程,了解有效控制的形式,并能够理解 预算控制的作用和方法,了解生产控制的有关内容。
6. 需求、供给与价格 考试内容 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弹性。 考试要求 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影响因素;各种弹性的计算。
7. 消费者理论 考试内容 消费者效用;消费者选择。 考试要求 掌握效用函数、预算约束线、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如何在既 定条件下通过选择实现效用最大化;掌握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8. 厂商理论 考试内容 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厂商选择。 考试要求 通过生产函数分析边际产出、平均产出、总产出,分析规模效应;短期成 本和长期成本中的边际成本曲线、平均成本曲线、总成本曲线;厂商如何 实现既定产量下成本最低,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
9. 市场理论 考试内容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市场失灵。 考试要求 完全竞争市场的调整过程及效率分析;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及效率分析; 利用博弈论分析寡头市场;市场失灵的分类及产生原因。
10. 宏观经济模型 考试内容 凯恩斯模型;AS-AD模型。 考试要求 乘数理论;从商品市场开始,逐步加入金融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 后宏观经济模型的变化。
11. 宏观经济政策 考试内容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考试要求 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
专业课是重中之重,每年都有落榜的同学说,如果自己的专业课再考高十五分、二十分就好了…… 大家一定要明白,专业课提高15分和公共课提高15分,所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投入是完全不一样的。专业课提高15分,可能是你多做一两次真题、或者多背了半个月的专业书,就可以达到的;与之相反,公共课想提高15分,是什么概念呢,把45分变成60分如果掌握复习方法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把英语从60分变成75分,就要花费很多很多的时间精力了!从投入产出比,或者机会成本的角度说,非常的不合算,最优解还是狠抓专业课! 也有同学会说,自己也想把专业课学好,但是确实有时候感觉用力方向不对,比如找不到真题,比如参考书目都在一轮通读了但是还是感觉云里雾里,比如自己看了后面忘了前面难以搭建知识体系……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一句“专业课一对一”的优势了。 考研笔试的专业课本身存在着信息壁垒,自学的会消耗更多的时间精力碰壁,所以跟着靠谱的老师走,至少不会走弯路。而且,在实际的学习中,有疑问可以找授课老师及时提出及时解决,有困难也可以直接向你的教务反馈,这些都不消耗你的课时。 新祥旭考研,迄今为止,深耕一对一领域15年,从最初的北大校园里走出来,到今天,已经覆盖了全国各985、211高校的所有专业+普通本科的常规专业。助力你的考研复习,高效全面,快人一步! 名校考研,高效提分,你需要更聪明的备考方式! 大家在考研时如果遇到了困扰,不管是择校还是备考,都可以找新祥旭毕老师(见页脚信息)。 需要试听【20年考研成功经验公开课】的,加我备注“目标院校+专业”,带你听课! 最后,希望大家坚持到底,预祝考研的你成功上岸! 
(本文由新祥旭考研考博整理,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