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2021年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新祥旭刘老师 / 2021-01-20

 一、阅读理解题 李靖日:“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譬诸诗,发言平易而循乎绳墨,法之正也;发言隽伟而不拘乎绳墨,法之奇也;平易而不执泥,隽伟而不险怪,此奇正参伍之法也白乐天正而不奇,李长吉奇而不正,奇正参伍,李杜是也 梅香解析:这道题目其实用了一个比喻,一开始讲的是领兵打仗,将“奇”和“正”两种策略作比较,认为打仗有“常规战术”也有“出奇制胜”的“非常战术”;然后,作者把这种打仗策略挪用到文学写作上,提出了白居易、李贺、李白、杜甫在写作上策略各有不同。审题清楚之后,答题就变得很容易了。 

1、用现代汉语将上述文字翻译出来,写在答题纸上 

2、就上述文字中所提到的例子,引申论证。 

二、词语解释 

1、寓言十九 

2、以意逆志 

3、《太平广记》

4、《绝妙好词》

5、月泉吟社 

6、童心说
 三、简答题 

1、简要分析陶渊明诗歌中“真”的特色。 

2、概述中晚唐苦吟诗人的创作。 

3、分析苏轼散文的艺术特色。 

4、略述李渔的小说理论。 

四、论述 

1、学术界对中国文学自觉分期的政论有很多分析,就你掌握的情况,谈谈你对“文学的自觉"的理解。
梅香解析:一般来讲,南朝时期被称为中国文学的“文学自觉”时期,因为文学自身的美被重视,文学形式的价值被强调。这个题目可以结合西方文论的知识,尤其是
形式主义文论

2、你对王国维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有什么看法。
梅香解析:可以分析唐诗、宋词、元曲与相应的时代的政治背景、文化氛围的关系,同时也要分析文学自身发展的脉络逻辑,举例而言,唐代之所以诗歌兴盛,不仅是政治上提倡诗赋,以诗取士,也因为南朝诗歌作了足够的思路、方法的探索,于是,从“永明体”过渡到“平仄律”,从二谢山水诗过渡到王孟山水诗,就顺理成章。 

本文真题由新祥旭考研刘老师整理,真题来源于新祥旭学员回忆,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天津考研联盟,考研考博高分咨询13627250384(微信同)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