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一场竞争强大的战争,不仅要高强度地学习而且对心态也是一个考验,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么就必须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战争中。
考研初试科目:政治、英语一、数学一、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初试专业课参考书目:《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原理、方法和应用》(邬伦)
复试专业课:遥感原理与应用,无官方推荐参考书目。我主要使用了《遥感导论》(梅安新)和《遥感原理与应用》(孙家柄)两本书,另外还推荐《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和《遥感原理与应用》(李小文)
政治是从八月份开始的,政治分析题前期不需要复习,只需要最后背肖四肖八就行。前期重点是选择题,主要利用的是肖秀荣一千题。八月份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和徐涛老师的视频,之后就一直刷肖秀荣一千题的选择题即可。政治几乎是所有考研考生都会考的一门科目,个人没有太好的经验,可以去考研文库搜一下,找到适合自己复习的方法。
英语的复习,我建议大家这个科目要拉长战线,提前准备。首先最先准备的便是英语单词,考研英语的单词记录方法不一定是单纯地去背词典,我的建议是准备一个口袋书或者小一点的笔记本,将阅读和单词书中不认识的单词记录在笔记本上,只要有时间就拿出来看一眼,单词的记忆重在:“脸熟”,不必也不可能记住每一个单词的用法,重要的是明白它在语境中的含义。
数学:
基础阶段
如果可以的话,高数和线代的基础和强化课视频,1800上基础部分的题,660基础题在暑假之前完成,如果已经完成的同学不建议直接去做强化题,可以再把前述的题再做一遍,一定把基础打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还没有完成的话,希望8月份之前完成,因为8月到9月是疯狂刷题的黄金时段。
强化阶段
就像上面说的就是需要疯狂刷题,个人非常建议多重复,重复到看到题里的隐藏条件能立马反应过来,同时可以多从出题老师的角度分析问题,想下一个知识点如果叫你出题你会怎么出,但是必须明白这个是建立在题重复一定程度以后才可以掌握的,这个或许就是老师们常说的命题思路吧。然后就是需要注意在公众号上会有一些常考的难点讲解希望大家可以关注了解一下。
冲刺阶段
这个阶段可以定义为从9月下旬一直到考试结束,之所以定义到考研结束是因为不希望大家后期把数学放掉,因为后期需要大量的背专业课和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你的数学产生一定影响。这算是我走过的一个坑吧,我记得考数学前一个晚上我竟然好多知识点都给忘掉了,但庆幸的是忘了的没考。希望大家注意吧。
专业课:主要使用的新祥旭提供的免费真题资料,在课本上找到对应的地方勾画并且标注考试年份,此时能够大概掌握考试最容易考到的章节,这些章节需要重点背诵。我从7月份开始背诵专业课课本,每天花2-3小时,第一遍看书,第二遍背诵勾画的往年的考试知识点和大1、2、3级标题,第三遍复习知识点和标题部份内容,对课本框架有了清晰掌握。10月每天花4-5小时背诵课本的每一个段落的关键字,第三遍背起来很痛苦,但是对课本掌握得也更清楚,同时我整理了名词解释部份的word文档,在吃饭的时候记忆。一直到考前都反复背诵课本,对课本的每一页都比较清楚。
考研复试过程与经验
2020年是网络复试,我在测试之前已经调试好网络,确认网络没问题再进入测试环节,在测试时发现我的电脑麦克风有问题,声音不够大,老师建议我使用耳机,同时我也询问了老师几个复试流程相关的问题,老师很有耐心的为我一一解答。
正式面试时,我是倒数第三个进入面试的,上午面试的同学说老师要求中文自我介绍,我就没问,直接开始中文自我介绍,然后进入英语面试环节,老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让我做英文自我介绍(我怀疑老师累了,不想说话,用自我介绍打发时间),后来问了一个日常问题和两个专业名词解释,根据考前背诵的资料和临场反映,较好的回答了这些问题。
然后是专业课内容的复试,先抽取一套卷子,每套三道题,可跳过一道题,我抽到的第一题是大一学的内容,我跳过了,后面的题是复习到了的,但是过于紧张,回答的也不太好。试卷的问题回答结束后,老师问了我几个专业问题,老师想到什么问什么,没有固定的套路,我实在不会的,我就说:这个问题我记得不太清楚了,但是我认为它是这样的。我确实回答的不好,有两个老师都怼我了,这时候千万不能心态炸裂,任然要保持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并谢谢老师的指导。到了20分钟,主考官提醒我复试时间已经到了,有没有什么补充,我说没有,谢谢老师,退出了考场。
考研让我凝练成四个字就是坚持+效率。既然决定考研就要排除很多杂念,每天要保持学习的状态,不要让心散,要不然还要花时间调整状态。考研的一整年会有非常多看不下去书的时候,这也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的原因。如果你在你最痛苦的时候选择坚持下去,结果一般都不会太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