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目录、初试复试考察内容(2021届)
1、专业方向、目录及初复试科目:
(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2) 机械电子工程
(3) 机械设计及理论
(4) 制造工程智能化检测及仪器
(5) 车辆工程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07材料力学
复试专业课:904机械设计基础
二、初复试参考书目(仅供参考)
初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807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刘鸿文等编,高等教育出版;
复试专业课参考书目:
904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黄平、朱文坚主编,华南理工出版社2004;
《机械设计基础—理论、方法与标准(第2版)》黄平、徐晓、朱文坚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三、复试分数线及录取情况
2021年:
政治/外语(50分)
业务课(70分)
总分(310分)
录取情况:
统考录取54人(不含少干计划一名),统考录取最低分344;
2020年:
政治/外语(50分)
业务课(70分)
总分(310分)
录取情况:
报考493人统考录取58人,统考录取最低分330;
四、初复试经验
初试
专业课最重要的是往年的真题,一定要完全弄懂,真题答案一般网上有学长有卖,要是有上一届学长就更好了,直接找学长就行。要熟悉往年真题的题型,考试重点,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动,其次就是官方推荐的教材和考纲,对教材课后题就要好好做。
我的专业课考的材料力学,一共八道大题,今年除了最后一道30分的题目有点难度外,其他的都比较常规。大学我参加了两次力学竞赛,所以基础还不错,我7月初开始专业课的复习,我是每天晚上三个小时,基本是雷打不动,最开始用的教材是刘鸿文主编的,因为课后题有答案,刚开始学就比较容易上手,到八月中旬才把第一遍看完,课后题做完。然后再花了二十天再把课后题刷了第二遍,先把一本书搞懂了比较好。然后我再花了一个月把单辉祖主编的课后题做了,感觉学的差不多了,我就开始做真题,我们只有最近15年的真题,每天一套,半个月就做完第一遍了,实在不会的先圈出来,最好留两套试卷考前模拟一下,把握好做题的时间和正确率。做了真题就比较熟悉历年考试的重点和题型了,我就再把华工本校出版的材料力学教材课后题做了,发现也有真题的原题在里面。然后我把三套教材的课后题自己觉得比较重要或者和真题题型类似的再刷了一遍。最后就是把真题全部刷第二遍,对于那些比较难的做到自己完全搞懂为止。第二遍刷真题我是自己准备了一个习题本,每个题目每一个步骤我都仔细的写在本子上面,有问题就及时的可以找出用红笔勾出来,对于我们这样题型全是大题的,步骤肯定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从平时就养成把步骤写好的习惯,对考试也很有帮助。
复试
我们初试和复试比为1:1,复试一般包括笔试、综合面试和英语面试,,像华工是笔试占复试的40%,综合面试50%,英语面试10%,按500分来说也就是各占2*100、2.5*100、0.5*100分,所以复试逆袭或者被逆袭都是很有可能的,不管高分还是刚过复试线都*应该好好准备。
笔试:
复试最重要的就是专业课笔试了,这个是自己最能把握的,一般占比都会比较大,所以绝大部分时间都应该好好准备笔试。我们今年是2月15出的成绩,出成绩之前我对自己初试成绩并不自信,我寒假都开始看往年调剂的信息了,所以我建议是:初试结束之后不要太在意成绩,有时候自己觉得考的不好,其实还可以的,我估分就经常这样,专心的准备复试就好了,一年都坚持的下来,也不会在乎这一个月了。
我专业课笔试的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从寒假就可以开始专业课笔试的复习了,在家里效率可能很低,但每天可以花两三个小时学习还是必要的。寒假快结束了可以提前来学校复习,在学校说什么也会比在家效率高。笔试复习重要的有几点:第一往年真题,一般学校都不会公布往年的笔试真题,网上可以有学长整理的回忆版的真题,自己可以直接去一些贴吧上面找,可能会有。真题主要是熟悉这个学校考试的重点和题型,题型一般会差不多,不过我们今年笔试题型和往来大改,所以一定要复习全面,然后再根据往年真题重点复习。第二教材,我除了看官网指定的教材外,我还看了上届学长推荐的一本清华大学出版的教材,确实很不错。两本书我都仔细的看了两三遍,包括课后题。第三就是练习题目,我是把两本教材的课后题都做了,再把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的题库刷了三遍,还买了两本练习题把选择判断填空做了,这些习题答案错误是真的多,经常会碰到两本书一样的题目不一样的答案,很绝望啊,只好一个个的去百度了。第四视频。要是有讲的好的视频可以看看,对知识点的理解确实很有帮助的 ,我当时是在B站上看的吉林大学的一个教授讲的,确实讲的很好,我把一些重要的章节知识点都看了,没有全部看完,有些重要的也看了几遍。最后我的笔试成绩92分,排名第二。我看了下笔试平均分应该只有七十多,笔试还是给我拉了很多分.
面试:
我们机械工程专硕复试的一共81个人,分了三组,每个组又分上午和下午,我们面试顺序是抽签决定的,我是上午第五个进去的,过去我们手机都要上交,面试完拿上手机就直接走了,不准和没有面试的交流,在外面等的时候是有点紧张,也一直在看面试问题,背英语的自我介绍,不过真的进去面试的时候一点都不紧张了,就跟平时和老师简单交流一样的,我们我们综合面试和英语面试在一起的,前五分钟英语面试,后十五分钟综合面试,一共二十分钟,面试老师差不多十个左右。进去就是抽英语问题,我当时抽到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工业4.0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还有一个是大学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还是后面老师又用中文问我才听懂的),是由一个女老师问的,我是真的完全没有听懂老师在说什么,老师也复述了几遍,没办法就是听不懂啊,我就根据自己推测的问题简单说了下,后面也就很快就结束了哈哈,有些就会抽到英语自我介绍,还有文献的阅读和翻译。还好我们英语占比不高,所以也没拉很多分。接下来就是综合面试,老师一般会根据的简历问你一些问题,所以你对简历上面的东西一定要非常的了解。我比赛获奖还算比较多,老师主要问我一些比赛论文的情况,比如机创大赛中,你负责哪一部分,你们的创新点在哪里,,还有问了很多关于我们的一篇论文的问题。还有一些为人处世的一些问题,假如室友间有矛盾要怎么处理等。只问了我两个专业课问题:一个是热处理工艺有哪些,解释一下什么叫正火、退火、淬火,还有他们的作用,第二个事机械传动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场合,有什么优缺点。因为我比赛和论文问的比较多,所以专业课问题就问的比较少,一般老师就一个问题一直问下去,要是不会的就直接说不会就行了。大学里没有什么比赛经验的也没事,那就多看专业课的书,反正都有用的。一般没比赛就会问比较多的专业课问题,不过都挺基础的一些问题,好好准备就行了,专业课面试可以在百度文库上下载一些专业课常见的面试问题,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为新祥旭考研独家整理!
大家在考研时如果遇到了困扰,不管是择校还是备考,都可以找新祥旭杨老师。
最后,希望大家坚持到底,预祝考研的你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