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二、专业信息
所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招生类别:非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工学[08]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电子信息(专业学位)[0854]
研究方向:03电子信息
招生人数:17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97电路
复试科目:
01109信号与系统或01111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或01112电磁场理论(三选一)
近年复试分数线:
2021年:总分为300单科为37,37,56,56
2020年:总分为270单科为37,37,56,56
2019年:总分为304单科为39,39,59,59
专业课参考书目:
《基础电路分析》(第3版),闻跃、高岩、余晶晶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复试参考书目:
01109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01111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3版),戴胜华付文秀黄赞武于振宇崔勇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10
[2]INTEL Microprocessors 8086/8088,80186/80188,80286,80386,80486,
Pentium,Pentium Pro Processor,Pentium II,Pentium III,Pentium 4,and
Core2 with 64-Bit Extensions Architecture,Programming,and Interfacing(8th Edition),by Barry B.Brey 2009
01112电磁场理论:
《电磁场与电磁波(M+Book)》邵小桃李一玫王国栋
专业课考试大纲:
1.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1)电路模型与电路分类
(2)电压、电流变量及其参考方向
(3)功率与能量
(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5)元件约束关系(电阻、独立源、受控源、开路与短路)
(6)用两类约束关系求解电路
(7)电阻分压与分流
(8)含受控源电路分析
2.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1)线性电路的齐次性与叠加性定理
(2)等效电路的基本概念
(3)二端元件串并联等效变换
(4)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5)含受控源电路的等效变换
(6)二端网络的输入电阻求解
(7)星形与三角形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8)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9)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0)结点分析法和网孔分析法
(11)含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
3.动态电路分析
(1)动态元件特性(电容、电感)
(2)一阶、二阶动态电路方程的建立和响应求解
(3)初始值与直流稳态值的计算
(4)直流激励一阶动态电路响应的时间常数与三要素法
(5)动态响应的分解与叠加
(6)二阶动态电路的固有响应类型及求解
4.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正弦信号的特征量、相位差与正弦稳态响应
(2)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和相量运算
(3)相量图及其应用
(4)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
(5)阻抗与导纳的概念和计算
(6)谐振电路分析
(7)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8)正弦稳态功率分析
5.磁耦合电路和三相电路
(1)互感电压、互感元件与同名端
(2)互感元件的相量模型
(3)互感元件串并联去耦等效
(4)含互感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5)基于互感消去法的互感电路分析
(6)基于反映阻抗法的互感电路分析
(7)理想变压器特性及其电路分析
(8)全耦合变压器特性及其电路分析
(9)一般变压器模型
(10)三相电路分析
三、初试备考经验
思想政治理论
这门课开始的时间最晚。我九月开始复习,用的是肖秀荣的全书,一个半月的时间看完发现什么都没记住,然后又利用晚上睡觉前的时间看了徐涛的视频。政治其实是有核心考点,因此不必担心知识过多掌握不全的问题。政治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做题的思路。在做各种模拟题时经常会碰到一些比较“变态”的出题角度,对这些题目不必过多理会,不要钻牛角尖,因为考试一般是不会出过于“剑走偏锋”的题。但对于大多数的正常选择题来说,一定要尽量向命题思路靠,对错题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思路与答案在哪里不一样。选择题对政治成绩的影响是很大的,分数高的人一般的是选择题答得很好。大题不必担心,把最后的押题卷背好问题不大。我最后想说的是,其实纠结与谁押题押得更准是没有必要的,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自己背的东西合理组装成一个完美的答案,这是最重要的。老师关注的不是话怎么说,而是这句话与答案是不是一个道理,或者说是不是一个阵营的。
英语一
我的英语学习是直接买了张剑的黄皮书《阅读理解150篇》开始做的,这本书非常好,因为它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既学到了好词好句,又学会了写作。之后就开始做这本书的阅读题了,难度较大,但雷打不动每天做2篇阅读,最开始错得比较多,但我只会扫一眼答案,因为我的目的就是阅读,我要读很多很多的高级词汇和句型结构(事实证明这是有用的),每一篇阅读题我都会把新单词背下来,做了40篇左右后,我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然后我开始了真题的复习。每一年的真题我都是几篇阅读一起做,限时。然后更正错误,用一个抄写本记笔记,第二天再将完形填空+排序题+翻译限时训练,更正错误,抄写笔记。这个漫长的过程,花费了我很多的心血,但如果认真做了,那么效果一定会比较令人满意。
数一
教材用的张宇18讲,全程跟到底,其他老师比如李永乐和汤家凤的书本我都看过,由于不喜欢他们的排版,看了一点就放弃了,但是也有不少上岸的同学用他们的,所以跟谁不是问题,只要认真看进去了最后都不会太低。张宇系列的书入门比较难,于是刚开始我是跟着他旗下的高昆仑的教学视频过了一遍,老老实实的看了高数上下的课本才看的36讲,现在想想真是没必要看课本,应该直接上36讲,每讲可以配合着张宇的视频学习,这样效率高很多。有些同学学数学就是跟着老师看视频,只有跟着老师才学的进去,一个人看不进去,有畏难心理,看完老师的视频,自己下来又什么都不会。所以想要跟大家强调一下,数学是一门讲究实践的学科,光看老师讲不代表自己吸收了知识点,需要自己下来不断的刷题才行。刷题我推荐使用张宇的1000题,搭配李永乐660,至于汤家凤1800没用必要,刷好张宇的1000题就行,后面什么最后四套卷什么的,只要有时间都可以刷一刷,能够强化一下。还有刷题大家务必要多刷几遍,不是过一遍就完事的,建议刷三遍以上,每遍用不同颜色标记出自己不会的内容,知道最后发现没有需要再标记的就行。
至于真题,可以买张宇的真题大全,都刷一下,重点刷近10年的,掌握出题规律,早些年的当作补充知识点过一下即可。刷题的时候严格模拟,为上考场做准备,至于分数,刷到后面均分110或130就正常,也不要把这个分看太重,注意每次吸取经验就行。如果大家时间不够的话,可以考虑换到数二,少一门课程,时间会充裕些。
专业课897电路
第一遍:通读教材,夯实基础。主要看北交大的参考书目并完成课后题,需要反复的过教材,做习题进行巩固。这一阶段是在暑期开始的,花费了两个月时间,主要是不断过知识点,每章节有哪些重点,一般怎么考察,什么样的题型,差不多心里都有点印象了。
第二遍:重点复习专业课重难点考点,构建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的构建可以基于第一遍复习课本时做的笔记和思维导图,外加历年的真题,真题对于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北京交通大学官只给了参考书目,并没有考研大纲,所以真题是北京交通大学考研学子最重要的资料,真题除了能告诉我们哪些知识点最重要,考哪些题型之外还能给我们反映出题难度如何,考点及重点范围有哪些,每个知识点的出题频率,每个章节的分值比重,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每年都要反复考的知识点等等,再总结和归纳出知识体系,然后重点记笔记,这样对于考研备考是有很大帮助的。真题资料可以到考研文库搜集,基本上都是上岸学长学姐上传分享的。
第三遍:从真题中归纳出知识点,针对性的背诵,强化记忆。然后做题练习,按照考试时间严格进行模拟练习,注重做题的时间和效率,也要合理分配,因为150分的卷子不可能拿满分,把大部分能拿到手的分拿到,成绩基本不会很差。北京交通大学897的专业课实在是太难,资料又少,做真题做个5到6遍。不得不说新祥旭的老师对于我的复习是非常有帮助的,老师就是是在校直系研究生,因为在校的研究生经历过初试和复试,而且北京交通大学的分数也比较高,能够考上的,专业课都学的比较好,对重难点的把握非常清楚。如果能够找到在校研究生的指导,不仅是初试,而且复试也是比较有帮助的,学长学姐对于导师的信息、实验室情况也是比较了解的,甚至还可以引荐一下,考研不仅仅靠实力,还有运气的成分。
四、写在最后
从报考的趋势可以看出,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个过程努力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坚持,在备考的过程可能会遇到很多事情,但只要“一心有研”,坚持下来,大部分人都会成功,等考试过去,等成功上岸,真的会感谢这段经历。只有做到“坚持别人坚持不了的坚持,才会成就别人成就不了的成就”。希望考研行者都能成功上岸,一战成研!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