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 年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去专业考研形式分析
(一)近几年分数线及招生人数变动情况
2021年情况:报考人数尚未公布,统考录取人数23人,9人为保送,14人为统招。其中体育与社会共招 6人,2人为统招。
(二)专业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专业类别及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招生情况
社会学+人口学+
体育与社会硕士
(试卷一样)
初试科目:
政治
英语一
707 社会学原理
813 社会调查研
究方法
初试参考书:
707:胡荣《社会学概论》、侯均生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张友琴
《社会学概论》
813:关信平《社会研究方法》、卢
淑华《社会统计学》、李沛良《社
会研究的统计应用》、SPSS 输出结
果解析
21 年社会学 系 共 招生 23 人,
其 中 9 人为保送,14人为统招。
其 中 体 育与 社 会 共
招 6 人,2人为统招。
二、2021年考研复习方案和辅导规划
专业课共计授课 30 小时,每 2-3 小时为 1 讲,约 13 讲。课余时
间学员应按授课教师安排完成自学。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21 年 7 月至 9 月上旬)共授课 30 小时,13 讲。
每周 1-2 讲。
学习形式:
1.
本阶段为熟悉课程和考试内容阶段,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
完成对课程内容及重点的掌握、学生第一轮背诵完成,卢淑华统计书
的课后统计题做完 1 遍;
2.
在上课的同时,我会带着学生做例题,学习答题技巧、方
法、解题思路等。
看书要求:
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某些难
点多的章节可能要反复看几遍才能彻底理解通过。
2.在背诵的同时,懂得用背诵的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看到的社会
现象。
3.看进度,卡时间。一定要防止看书太慢,遇到弄不懂的问题,
要及时请教我。
4.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讲(7 月 3,3 小时):1.试卷结构、题型、书本框架梳理;
2.导论、历史、现状及方法;3.一些社会学名家的思想整理(上)
第二讲(7 月 10,3 小时):1.一些社会学名家的思想整理(下);
2.现代社会学七大流派(上)
第三讲(7 月 17,3 小时):现代社会学七大流派(下)
第四讲(7 月 24,3 小时):个人与社会、社会化、社会互动
第五讲(7 月 31,3 小时):越轨行为、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第六讲(8 月 4,2 小时):社区、社会分层、家庭、政治、教育、
宗教
第七讲(8 月 7,2 小时):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社会变迁与全
球化
第八讲(8 月 11,2 小时):研究方法的补充(预计)
第九讲(8 月 14,2 小时):模拟社会调查研究的过程(预计)
第十讲(8 月 18,2 小时):统计学(统计叙述、统计推论)
第十一讲(8 月 21,2 小时):统计学题目讲解、公式整理
第十二讲(8 月 25,2 小时): SPSS 题目讲解
第十三讲(8 月 28,1 小时):答疑考研辅导第一品牌
第二阶段(9 月-10 月上旬):本阶段以学生自主进行二轮复习
为主,进行强化记忆,每本书的主要内容需要掌握,背诵完第二遍,
卢淑华、李沛良题目做 2 遍,其中我会出第 1 套模拟试卷,学生私下
自己做,我进行批改。
第三阶段(10 月上旬-11 月上旬):学生背诵完第三遍,统计学
做完第三遍,SPSS 过一遍,每一年的真题自行考一遍,没有思路的
可以私下问。其中我会出第 2 套模拟试卷,学生私下自己做,我进行
批改。
第四阶段(11 月上旬-11 月底):学生背诵完第四遍,统计学和
SPSS 自行根据掌握情况适当做题,每一年的真题自行考一遍,没有
思路的可以私下问。其中我会出第 3 套模拟试卷,学生私下自己做,
我进行批改。
第五阶段(12 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查漏补缺,有精力可以
进行知识点的默写。
三、学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
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
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上课所讲的内容均为重点,都可能考,学生要在书中画出。书
中没有的,及时进行拍照/补充。
(二)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
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
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
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
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三)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
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
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
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
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
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
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