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题分析
科目名称 |
662科学史 |
试卷总分值 |
150 |
|||
考试要点简要分析 |
||||||
考察方向 |
模块名称 |
涉及科目 |
常考点,重点,难点及特点 |
大约分值 |
||
主要考察点1 |
科技史料 |
科学技术史 |
常考点:力学、天文学、物理学、炼金术、量子物理、数学等
重点:经典力学、牛顿、数学、伽利略、哥白尼
难点:人物、学派、理论、年份的梳理与记忆
特点:年份多、内容多 |
40-60 |
||
主要考察点2 |
科学方法论与认识论 |
科学技术史 |
重点:数学方法、机械论、科学与宗教 特点:答题话语基本固定 |
15-30 |
||
主要考察点3 |
科学共同体 |
科学技术史 |
重点: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及意义,科学职业化,科学共同体案例 难点:范式
特点:史料分散、重点难以把握 |
20-30 |
||
主要考察点4 |
STS |
科学技术史 |
常考点:李约瑟问题等
重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特点:无所不包,重点难以把握, 存在答题框架 |
15-30 |
总体分析及备考建议
近3年主要考试题型:名词解释30、简答60、论述60
考试特点:本门课程考试题型较为固定,但逐年有所变化,知识点考察覆盖较广,虽有重点、难点,但出题点可能会另辟蹊径,因此复习时不能过分偏重,而是要全面扎实学习。部分书目后附有思考题,可以伴随各章节内容食而化之。主要参考书目吃透后,试卷中80%的内容,包括名词、概念、意义等,对于考生是熟悉的,因此不必担心大量超纲问题。
科学技术史试卷题量相对考试时间来说看似适中,但实际作答体验往往是紧张、劳累的,因此在实战作答是一定要有所侧重,重点选择熟悉的题目优先作答,将该题要点陈述清晰并在各要点加以通畅连贯。针对剩余题目,在所掌握史料内选取最为相近的来进行填充,并以固定答题框架加以分析。各题作答时间应限制在20-25分钟,不可偏颇分配。
备考复习建议:
1考点梳理阶段:初期以参考教材为基础完成知识框架的整体复习,对整个课程的知识结构清晰系统掌握,理解。对重要程度高的书目先进行“地毯式”学习,再进行“刷漆式”补充,理解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 重点章节所在等,要求能够将不看教材或资料将知识脉络梳理出来。
每本重点书每章节看完后最好自己能闭上书后列一个提纲,以此回忆内容梗概,也方便以后 看着提纲进行提醒式记忆(这种列提纲的方式有难度,需要在记过几遍之后才能有能力做,所以 过程中别太心急,别轻易否定自己)。
2专题真题阶段:在第一轮学习的基础上,第二轮学习有所侧重,即侧重考试的核心部分也就是考试的重点知识部分,需要对真题+专题进行大量的练习和研读,加深理解。一个重要原则: 看书就要做题。每本书都得做题,不做题绝对掌握不好,做题是记忆和理解最高效的方法。这轮学习必须深入掌握考点把握出题形式和应对办法,老师会引导学员复习和巩固提高。
3冲刺模考阶段:在进行完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学习之后,通过冲刺模考查漏补缺,提升应试技 巧。相信通过“基础”+“专题”+“真题”+“模考”的过程,一定会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二、参考书目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科学究竟是什么 |
查尔莫斯;鲁旭东译 |
商务印书馆 |
科学哲学的历史导论 |
洛西;张卜天译 |
商务印书馆 |
猜想与反驳 |
波普尔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 |
拉卡托斯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科学哲学问题研究 |
王巍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三、授课计划
授课目标及要求 (特别注意:本授课计划为参考的授课计划,在授课后将根据学员的基础和学习进度进行调整, 实际的授课以实际为准。) |
||
1、本阶段学习目标:学员完成教材的整体复习,对整个课程的知识结构清晰系统掌握,理解掌握重点,考点,难点,掌握出题形式和应对办法,引导学员复习和巩固、提高。 2、本阶段授课目标和要求:1)指导学员对指定参考书进行纲要学习,分章节进行详细讲解,让其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传授有效的复习方法、技巧。2)①每个章节结束后安排相应的课后练习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②安排总课时 10%-20%习题课(可穿插安排或集中安排),穿插讲解真题和经典习题,让学员在讲练中掌握重点,考点和难点。③安排专题讲解,帮助学员解决薄弱环节。 3.注意事项:(1)首次上课前给学员出 3~5 道测试题,测试学员基础学习情况,以便于增强教员 对学员的了解,更具针对性的进行一对一课程。 (2)课程的期中和期末,教员需分别准备测试题,以便于测试学员近期的学习情况, 有问题及时调整。 |
||
审核人签字: |
日期: |
|
课次 |
授课主要知识点及内容、方式 (详细列出本次课的授课知识要点, 章节,及方式) |
学员需要的预(复)习 |
考点梳理阶段 |
科目:科学技术史
第 1 次 |
本次授课内容与目标 1.对学员课前测试的测试题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指导讲解。指出学员存在的问题,了解学员真实基础情况。 2.5-10 分钟简要讲解本科目考试特点、后续课程安排与目标、及上课对学员要求。 3. 本次授课知识要点:科学观、什么是科学、观察的定义、实验 4. 重要习题讲解 5. 课后作业 为巩固所学,作业由教员根据学员情况布置 |
预习:本次课程所涉及的《科学究竟是什么》第一、二、三、章内容
复习:回顾本次课程内容并完成习题。 |
第 2 次 |
本次授课内容与目标 1. 回顾:第一、第二、第三章内容 2. 本次授课知识要点:归纳推理、否证主义 3. 重要习题讲解 4. 课后作业 为巩固所学,作业由教员根据学员情况布置 |
预习:本次课程所涉及的《科学究竟是什么》第四、五、六章内容 |
|
|
复习:回顾本次课程内容并完成习题。 |
第 3 次 |
本次授课内容与目标 1.回顾:第四、五、六章内容 2. 本次授课知识要点:范式、科学纲领 3. 重要习题讲解 4. 课后作业 为巩固所学,作业由教员根据学员情况布置 |
预习:本次课程所涉及的《科学究竟是什么》第七、八、九章内容
复习:回顾本次课程内容并完成习题。 |
第 4 次 |
本次授课内容与目标 1.回顾:第七、八、九内容 2. 本次授课知识要点:费耶阿本德、贝叶斯主义、科学方法变革 3. 重要习题讲解 4. 课后作业 为巩固所学,作业由教员根据学员情况布置 |
预习:本次课程所涉及的《科学究竟是什么》第十、十一、十二章内容
复习:回顾本次课程内容并完成习题。 |
第 5 次 |
本次授课内容与目标 1. 回顾:第十、十一、十二章内容 2. 本次授课知识要点:实验主义、新实验主义、实在论 3. 重要习题讲解 4. 课后作业 为巩固所学,作业由教员根据学员情况布置 |
预习:本次课程所涉及的《科学究竟是什么》第十三、十四、十五章编内容
复习:回顾本次课程内容并完成习题。 |
第 6 次 |
本次授课内容与目标 1. 回顾:第十三、十四、十五章内容 2. 本次授课知识要点:科学哲学的历史 3. 重要习题讲解 4. 课后作业 为巩固所学,作业由教员根据学员情况布置 |
预习:本次课程所涉及的《科学究竟是什么》第十六章及《科学哲学历史导论》内容
复习:回顾本次课程内容并完成习题。 |
第 7 次 |
本次授课内容与目标 1.回顾:以上所有内容 2. 本次授课知识要点:真题、复习 3. 重要习题讲解 4. 课后作业 为巩固所学,作业由教员根据学员情况布置 |
预习:本次课程所涉及的《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哲学历史导论》全部内容、考研真题、模拟题 |
|
|
复习:回顾本次课程内容并完成习题。 |
咨询考研可联系佳明老师
微信电话:17521635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