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共30分,每题10分)
1.请简述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
2.请简述作文教学的过程。
3.请简述好课的标准。
二、论述题(共60分,每题30分)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请你阐释一下这四个方面的关系。
三、材料分析题(共60分,每题60分)
1. 分析以下语文课堂教学案例,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说说你的看法与理解。
【案例】关于《孔乙己》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这篇小说你们已经读了几次了,还听说你们还拥有很多《孔乙己》的赏析资料。读了这篇小说,孔乙己这个人物一定会在你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那么,请你告诉我,这个连名字都不被人记住的孔乙己,你在阅读小说后,最能记得的是他的什么?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阐述。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可以是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也可以是表示境况的形容词,当然,也可以是表示性格的词。
(学生思考)
生1:我觉得他很可怜。
师:你最能记得孔乙己的“可怜”,为什么?
生1:因为他本来就很不幸,科举没有考上,而且之后在店里还经常遭到顾客冷眼。
师:请坐。你记得孔乙己什么?
生2:我记得孔乙己的“守信”。
师:守信,怎么说?
生2:他经常不带现钱到咸亨酒店去吃饭,就欠钱,后来他还是及时把钱还上了。
师:这也是他的一个好品德。来,女孩子,你记得孔乙己什么,一个字来表达试试?
生3:迂。
师:迂,怎么说?
生3:因为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师:满口之乎者也,能不能把“满口”这个词去掉?
生3:不能,因为“满口”体现出他的书呆子气太浓了。
师:更迂了。请坐!
师:你记得孔乙己什么?
生4:我记得孔乙己的“骄傲”。
师:骄傲?为什么?
生4:因为他到咸亨酒店吃饭的时候,他不同于短衣帮,他穿的是长衫。
师:哦,长衫。穿长衫为什么骄傲?
生4:因为这是读书人的象征。
师:也就是说,那是一种自认的身份的象征。
师:同学们,他刚才说话有一个地方出问题了,他说孔乙己吃饭的时候,孔乙己到咸亨酒店是吃饭吗?
生(齐):不是,是喝酒。
师:吃饭和喝酒有什么区别?
生5:吃饭更阔气。
师:他有没有能力到那个地方去吃饭?
生5:没有,他很穷的。
师:最多是一碟茴香豆,两碗酒,是吧。请坐。
师:好,再来说,同学们。你记得孔乙己的什么?
生6:我记得孔乙己生活很悲观。
师:读书要学会概括,用一个字或两个字?
生6:悲。
师:孔乙己悲在什么地方?
生6:他每次到酒店,都受到别人的嘲笑。
师:精神上受欺凌折磨。你记得孔乙己什么?
生7:迂腐。
师:刚才已经有同学说过了,看来,孔乙己的迂腐给人印象特别深刻。
生7:我记得孔乙己的落魄。
师:落魄,哪些句子可以说明?
生7:当别人问他“你识字吗”,他就显得特别神气,但是当别人问他“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他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样子。
师:“落魄”这个词用来形容人的境况的,更多的是指物质经济状况,你为什么从他的表情上来说明?
生7:应该是“落寞”。
师:不,我觉得你的“落魄”说得很好,在孔乙己眼里,什么落魄比没钱、生活过得差更糟糕?
生7:他自己在仕途上的不顺利。
师:这就是孔乙己一生中最大的落魄,最承受不住打击的伤痕。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