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学院名称(代码) |
专业名称(代码)(点击专业名称查看详细介绍) |
学制 |
1 |
文学院(002) |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 |
2 |
|
|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
3 |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 (文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的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主要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 上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双一流高校,国际交流资源丰富,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现已经在爱尔兰、土耳其、泰国和巴林建立了4所孔子学院。每年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有20多名研究生被派遣出国担任汉语教学志愿者。 上海大学中文系始建于1978年,原属复旦大学分校,从1997年开始设有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已有20多年历史。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展至今,学科方向齐全,专业布局平衡,形成了本科与硕士、博士研究生全覆盖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提高我国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加快汉语走向世界,培养更多适应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需要的国内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工作的专门人才,从2011年起,开始招收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生。 |
学制:2 年 |
研究方向: |
01. 汉语国际教育
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热爱中国语言和文化,有志于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和中外友好交往工作的人员。 |
指导教师: |
国内导师:杨逢彬教授、丁治民教授、谭旭东教授、倪兰副教授、沈益洪副教授、林素娥副教授、王淑华副教授、凌锋副教授、张萍副教授、许道军副教授、朱善杰副教授等。 海外导师: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等。 |
考试科目: |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54汉语基础 4.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
复试科目: |
政治素质、普通话水平、英语口语、古代汉语、综合素质和教师潜质。 |
备注: |
本专业在文学院培养。 |
065100 文物与博物馆 (文学院) |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的服务领域包括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展览展示馆,各级政府文物行政管理机构、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文博考古科研院所、古建筑科研院所、展示设计制作公司,各类新闻媒体、文物书刊音像出版机构、文物系统社团组织、文物商店、文物拍卖机构等。上海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培养将紧扣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注重文物考古与博物馆的实地发掘与实践工作,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特点的文物与博物馆学科。学科每年聘请国外著名教授开设专业课程,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够为地方社会服务。 |
学制:3 年 |
研究方向: |
01. 考古学 02. 博物馆学 03. 文物保护 |
指导教师: |
01、02方向:段勇教授、许杰教授、安来顺教授、张童心教授、徐坚教授、潘守永教授、李明斌教授、吕建昌教授、陈菊霞教授、曹峻副教授、魏峭巍副教授、黄洋副教授、杨谦博士、郑晓蕖博士、王思怡博士、徐斐宏博士等。 03方向:黄继忠研究员、罗宏杰教授、黄晓研究员、马啸教授、徐金明教授、郝健教授、张东升教授、孙文静副研究员、陈学萍讲师等。 |
考试科目: |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348文博综合 4. 无 |
复试科目: |
文物学 或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或 文物保护学 或 文物保护材料 |
备注: |
本专业在文学院培养。 |
上海大学考研一对一辅导咨询热线:
新祥旭朱老师17710583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