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辨析40分
1.法学和法理学
2.神法,人法,法治
3.法律意识,法律文化
4.习惯法,制定法,判例法
5.中华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
二,简答
1.法律推进道德标准
2.法律作用局限性
3.法律责任的实质
三,理解题
1.《淮南子》:“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认识。10分(此题往年考过)
2.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优劣是另一回事,是谁说的,哪本书说的,谈谈你的看法。10分?
3.《唐律疏议》:“今之典宪,前圣规模,章程靡失,鸿纤备举,文选奏弹曰,肃明典宪。汉书曰,规模宏远。汉高祖命张苍定章程。诗传曰,大曰鸿,小曰雁。鸿训为大。纤者,细微也。谓律内大小之刑,无不备举。而刑宪之司执行殊异:大理当其死坐,刑部处以流刑;一州断以徒年,一县将为杖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论语,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德礼犹晓与阳,刑罚犹昏与秋,言德礼与刑罚犹昏晓相须而成一昼夜,春阳与秋阴相须而成一岁也。是以降纶言於台铉,挥折简於。”。谈谈这段话的认识10分(此题往年考过)
四,分析题
案例:某市公安局由于大气污染,制定了关于限行的通告
法规:《道路交通法》第三十九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遇有大型群众性活动、大范围施工等情况,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与公众的道路交通活动直接有关的决定,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 回答:1.从法律位阶上评价通告合法性10分
2.通告调整自由和秩序是什么原则,你的看法10分
3.《道路交通法》第三十九条的内容评价5分
五,论述
法律对社会的调整
2014民法
一、概念解析
1、法律行为
2、代物清偿
3、不当无因管理
4、转继承
5、特殊的普通合伙
二、简答题
1、代位权
2、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
3、网络侵权责任
4、预告登记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
5、法律行为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6、占有的回复关系
三、论述题
担保物权和保证并存时法律责任
四、法条分析
关于《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的
五、案例分析
甲买车开车受伤,乙是经销商,丙是生产商(保修卡写的它),丁是制造商。车子发生故障,是因为车内部的一个部件有瑕疵。经销商认为跟自己无关。生产商丙认为自己只是组装部件,制造商丁认为自己的每个部件都是合格的,问题出在员工戊漏检查。应由戊承担责任。
请分析甲基于何种请求权请求乙、丙、丁承担何种权利?乙、丙、丁之间的责任赔偿如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