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精细学习计划
一、专业课复习全年规划
1、基础+强化复习阶段(22年4月-21年9月)
仔细阅读指定参考书目的内容,包括两本书,要求复习全面,学习新知识的知识,对教材具有初步的掌握和了解,梳理清楚教材的逻辑框架,做好课后习题和典型例题。(书本+弄懂+基础记忆) 然后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难点内容深入思考和理解,尤其是概念性的内容。同时不断研究历年真题,弄清考题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以结合促进复习的效率。(练习题、真题,串讲,巩固)
2、冲刺阶段(22年9月-22年12月)
梳理所有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主要是分专题练习真题。这个阶段主要是结合真题积累所有可能的模型,寻找可能的出题点,把知识用熟,把公式记牢。总结一些答题套路,调整心态应考。(真题、整理、模拟、调整心态)
二、参考资料
浙大历年真题
期末复习题
三、学习方法解读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例题法:书中的典型例题是真题的重要来源,曾经出现过基本一致的原题,也有以其为背景出现的新题,还有很多题目的原理很有参考性,在真题中出现的概率较高,应该着重研究学习。
2. 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完成书本的一轮复习后,把基础知识形成按章节为顺序的笔记,此后按照我们归纳的真题六大题型做好考试笔记,此部分记录好我们的题型、模型、二级结论、解题套路等内容,此时第一轮的笔记作为补充内容。
3.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四、各阶段具体学习计划
第一阶段:基础复习阶段(22年3—22年9月)
阶段目标 |
对指定参考书目进行“地毯式”学习一遍,了解全书内容,因此门课程学习时间已久,可以通过这个机会找回记忆。切忌心急,这一阶段复习一定要做到有条不紊,对每一个不懂的问题都应该弄清楚,专注于对课程的整一个逻辑有个系统性的了解
|
|
||||
注意事项 |
1.学习任务中所说的“一遍”不一定是指仅看一次书,重难点章节需仔细学习,反复研究其中的重点知识。 2.本阶段学习重在找回记忆,串联知识。 3.不要过于纠结部分难点,注意复习效率,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钻牛角尖,可以求助于同学或者老师
|
|
||||
复习 资料 |
周次 |
相关知识点的建议学习时间
|
学习内容(章节要求、知识点) |
|
||
材料力学Ⅰ |
1周1—2章 |
发放的ppt上会强调,布置重点作业(包括例题、习题、真题)
|
第一章绪论及基本概念 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三章扭转 第四章弯曲应力 第五章梁弯曲时的位移 第六章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第八章组合变形及链接部分计算 第九章压杆稳定 附录Ⅰ |
|
||
|
||||||
材料力学Ⅱ |
1周1—2章 |
发放的ppt上会强调,布置重点作业(包括例题、习题、真题)
|
第一章 弯曲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第三章 能量法 第六章 动荷载和交变应力 第二十章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关注新问题
|
第二阶段:冲刺阶段(22年9月-22年12月)
(一)历年真题学习计划
复习资料 |
周次 |
建议学习时间 |
学习内容 |
备注 |
历年真题、期末试卷(每周3-4套卷) |
第 1 周
|
3小时/套题 |
做真题+整理冲刺笔记 |
真题是最有效的复习资料,要反复组,尤其是同类型题、错题 |
第 2 周
|
3小时/套题 |
做真题+整理冲刺笔记 |
||
第 3 周
|
3小时/套题 |
做真题+整理冲刺笔记 |
||
第 4 周
|
3小时/套题 |
做真题+整理冲刺笔记 |
||
第5周
|
3小时/套题 |
整理真题答案 |
整理所有真题的答案。真题答案一定要完整。计算过程务必自己认证仔细完成一遍。
|
(二)冲刺
阶段目标 |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做最新五年真题模拟。
|
|||
复习 资料 |
周次 |
建议学习时间 |
学习内容 |
备注 |
指定参考书、历年真题及期末试卷、冲刺笔记等 |
第6周 |
10小时 |
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预测本年度可能考查的内容和出题思路
|
注意是预测,而不是押题,不能留死角。有时间的话,应当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兼顾零散知识点。 |
15-20小时 |
温习冲刺笔记和历年真题
|
记忆性的重点和真题答案可以背诵下来,这样能够让学员融会贯通,理解更加深刻。
|
||
12-15小时
|
全真模拟,强化考点意识 |
考前一定要保持做题的习惯和热度 |
||
第7周
|
12-15小时 |
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章节还没掌握好,再仔细复习一下。
|
合上书本,回忆所有知识点 |
|
第8周 |
6-10小时 |
全面回顾,回忆知识点、易考题目及答案,准备应考。
|
有个别重难点实在不好记,可以先标记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