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了全面阐述和解读。他指出,中国能否抓住新的机遇,应对新常态下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这是继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概念之后,时隔半年,高层对新常态的全面解读,对于各界正确理解和把握新常态的内涵,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如何在战略上应对,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常态下的经济降下来速度,才能适度顾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才能让当下经济科学,平衡,协调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才能增强国民的创新意识,增加科技和发展的含金量。这样的发展才符合我们中国的前进方向。
而且这样的发展具有必然性,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必然的,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在于: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我们中国发展到现在的环境和条件情况是:生态环境恶化,人和自然的关系出现严重问题,近些年来,我们片面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发展,向自然界的索取超过了一定的度,得到自然界的报复,所以这样不注重整体效率的发展模式不可取,不再适应现在的环境和条件,必需转变为新常态条件下的经济。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新常态条件下的经济和我国传统经济发展相比,不是完全改变,而是注意速度的同时也注意结构的协调,这样的经济才能平稳前进,才是真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