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计划表
课程名称 |
英美文学史 |
辅导科目 |
英美文学史 |
授课老师 |
|
适用学校、专业 |
大陆学校均可 |
学生分析 |
学生为本专业考试,英美文学史专业课及基础英语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自主完成简单的识记、简答;不过于理解、论述层次不够得心应手,需要引导学习。学习态度端正,考研态度积极。 |
||
课程目标 |
针对此考生的特点复习分三步(考生水平不一样,考试目标不一样,均需采用不一样的复习计划,此方法只针对此考生):1.从参考书目已有的基础知识入手,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识记牢固;2.拓展阅读、查找文献,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3.考前回归,针对考试重点进行专题论述的复习。 |
||
教学内容 |
考研形势分析 |
此专业最近一些年一直是热门专业,包括本专业及跨专业的考生均较多,分数线相对较高,录取均采用差额复试,对考生各方面能力要求均较高,考生不但要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较强的论述写作能力。 |
|
考研真题分析 |
本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的真题,主要包括选择题、连线题和论述类答题。分值主要是论述类大题为主,最近几年的考题类型比较固定,而考试重点并不完全集中。 |
||
课程主要内容 |
本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的“英美文学史”科目参考书目较多,需要记忆与理解的内容较多。参考本科的《英美文学史》课程,上课拟主要采用两套教材为主,《英国文学选读》罗经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版)《美国文学经典教程》江宁康,东南大学出版社知网文献补充、其他次要教材为辅。以时间为顺序,作家为专题,理解+分析应用为导向进行授课。鉴于课时有限,教学主要采用引导式复习方法。基础的识记内容课上简单点过后课下交由学生自行进行记忆和复习;课堂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理解作家写作风格、特点为主。 其中,英国文学史从Anglo-Saxon时期到20th世纪末,包括但不限于伊丽莎白(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时期、维多利亚时期、现代主义时期,重点作家包括但不限于Shakespeare, Wordsworth, Hardy, T.S. Eliot…美国文学史从17世纪到20th世纪末,包括但不限于清教主义时期、超验主义时期、批判现实主义时期、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现代主义时期,重点作家包括但不限于Irving, Emerson, Hawthorne, Twain, Faulkner… |
||
学时分配 |
鉴于英美文学史在试卷中的分值占比,英国:美国授课时间大约为3:2。 |
||
课程考核 |
主要以上课提问为主。 |
||
参考书目 |
必看参考书目 |
《英国文学选读》罗经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美国文学经典教程》江宁康,东南大学出版社 |
|
选读参考资料 |
常耀信《英美文学指南》 |
备注:1.此计划表由授课老师填写,一式两份,给机构备案一份,老师自己保存一份。
2.本计划是教师整个教学过程的依据,如有变动,请及时联系机构老师更新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