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考研对于我终于落幕了。自从2020年三月备考到现在整整历时一年。其中艰辛非一般人所能体会。所幸,我坚持到了最后,付出的努力终有了回报!
考研是一个过程,也是一道选择题。像很多人一样,考研是我经过大三半年的徘徊做出的选择。一旦选择了考研就要给自己搞清楚的问题:为什么要考研?如果你是不自愿考研的话,我觉得还是不要盲目去考,没有十足的信念在考研这个过程中会相当辛苦的,很难坚持住,还不如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
很多人在选择了考研后会很迷茫,不知道这个过程怎么进行。我也一样。三月份选择学校专业,花了整整一个月。通过各种研究生院官网、考研网、贴吧、QQ群找各种资料,分析个个学校的专业复试线、录取分数、录取名额等等。最后在四月初选择了考厦大。
真正复习是在四月中旬开始,那时背英语单词,看两门专业课。一直到六月末两门专业课基本看了一轮。7月初复习期末考,中旬回家一个星期,7月下旬到8月中旬去台湾研修了,在那里根本没复习过书。8月下旬开始厦大的物化书。9月中旬政治就开始复习了。一直到最后初试,每天都一样的生活。以下就说一下我每门课的备考情况吧:
考研英语
英语一直是我的痛。六级都考了五次了还没过。高考也是它拖后腿。我开始备考英语是从单词下手的,我用朱伟的《念念有词》,边看视频边记单词。在句子中学单词。后来六月份在咋学APP上看商志的《逐词精讲》免费视频,每天晚上直播二十分钟,边听边做笔记。到了五月份我开始做1997—2004年的阅读,主要以记单词为主做题。一直坚持到十月份。还剩两个月的时候,我开始做2006年到2010年的阅读,到了还有一个月,开始做一套套的真题(没写小大作文),最后二十多天是背小作文各种模板,大作文自己写一个万能模板背熟,每种话题都能套上(但是千万不要市场上都有的模板)。学英语,我每天规定时间学,早上一小时,中午一小时,晚上两个小时。最后成绩出来我都不敢相信这分数,我开始估计是60分的。
思想政治理论
这门课时政性很强,我当时选择报班。就是告诉你500多个考点哪些是考选择题,哪些考大题要背,哪些考过不考。开始看政治是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选择题,大题不用管。推荐《肖秀荣的1000题》或者《石磊1500题》择一即可,这两个我都买了。每天两个小时,估计到十月末就看完和做完了选择题,利用十五天把书本各章再翻一遍,同时把你做的题看一遍,特别做错的。那时还要买《风中劲草》记一些东西。十一月中旬开始做模拟卷的选择题了,可以准备背大题了,特别是马克思的原理,特别多,有得背,还要买时政的书,看今年发生的事。到了最后十几天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出来了,模拟考试时间做选择题,大题答案全背。初试大题作答就是背了肖四,尽量写多一点(我一向关注时政,所以分数高点也正常)
有机化学
有机对我来说是一门很难学的科目,知识点碎,考点多,出题变化大。厦大2014年之前的真题都有,但是2016年的真题真的跟以前的真题相差很大,题量大,各题分数小。备考就抱着邢老那两本书不断的看吧,我也看了四五遍。当然还要买本辅导书,专题训练。后期做真题,最后用十来天看下真题的实验部分,每年都重复考那些实验题,用高等出版的《小量-半微量-微量有机化学实验》。有机复习这个过程可能很枯燥,有时所做的题都是错的,很打击,但是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的。
物理化学
厦大的物化复习起来真的很辛苦。开始我用南大的看了一遍,没做题,直接跳到厦大的书复习。看完一遍完全没什么感觉,又看了一遍,边做课后习题。到了十月份,我开始做物化题库。制定一个表,题库每章可能考的题划出来,然后每天两个钟训练,每章一道题,十章十道题。一直训练到十一月中旬。十二月开始做真题,经过题库训练,真题真的就会发现大部分都是题库来的,或者来自厦大的《物理化学学习指导》。所以一定要看指导书上面的例题跟练习题。今年就从那里考了大题和选择题。厦大大题考的很活,特别第二本书占得分值很高。物化复习过程会很郁闷,慢慢琢磨透,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学会的。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关于一些复试问题:
1.六级没过复试会不会有影响?
很明显,我没过,很多人都没过,所以不用太担心。
2.非985、211学校,厦大会不会歧视?
我是来自最一般的二本学校,开始报考的时候,很多人也跟我说了这样的事,但我还是报了厦大。当时我不管这么多,我只顾复习,考好初试。复试后,我发现老师们没有在意你是不是非211的。只要你过了初试,复试表现好,录取不成问题。
3.复习时间一天时间怎么用?
这个看个人吧。我属于早起晚睡型的。一般早上7点都在考研室了,而且无论多冷,从不赖床,八月多到初试,没有一天超过7点半起床的。上午一般都是读英语,复习有机。中午英语,下午物化,晚上政治跟英语,凌晨十二点半前回去睡觉了。我属于一天都能看书的类型,所以怎么利用一天看个人吧。
4.物化复试考了什么实验?
今年很奇怪,给了范围,六个中的四个(电动势法测热力学函数、偶极矩测定、表面张力测定、乙酸乙酯测常数、黏度法测摩尔质量、蔗糖水解常数),只做其中一个实验的一部分,一个小时。以后怎么样,不确定。
5.复试面试问什么?
我觉得没什么专业知识问,都是自己回答时,从你的话里面找东西问。本科期间有做过实验,做过项目,参加专业比赛的好好利用你的优势,在复试体现出来,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自我介绍,翻译一段英文少不了。气氛不会很闷,不必过于紧张。
最后一点小建议:
1.复试期间最好就别带手机,手机在身边学习总是会分心的。时不时玩下手机也很浪费时间。我开始复习的时候,用诺基亚,可以当闹钟也可以打电话,到后期,个个知道你考研,基本没人找你了,都可不带手机了。
2.每个阶段,或每个月给自己制定计划,比如物化,这个月要进度到什么样的程度。比如,政治怎么进行复习才够时间等等。
3.复习心烦躁时,可以换科目学习或者读一下考上的学长的心得,找点感觉,励志一下。
4.要对自己有信心。很多时候同学可能不看好你考厦大等等,只要你认定了,相信自己能行的。
本心得体会纯属个人考研过程所总结,各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自己情况做出自己的考研计划吧)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