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的愚人节我收到上海大学的拟录取通知,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两年的考研之路终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成功上岸了心仪已久的上海大学新传专硕。
回想考研这两年的时光,感慨万千也收获颇多。我把我这两年备考的经验收获记录在这里,多为个人一家之言,可能有所纰漏,但只愿与大家共勉。
专业课
3月: 上海大学专硕虽然取消了参考书目,但是根据历年的真题考察情况,还是有重点的书单可以用来学习的。大家可以按照以下我整理的数目和注解来进行阅读。
334 |
《传播学通论》★★★ (第2版) |
这是最重要的一本,务必认真理解和背诵 |
《理论新闻学传播导论》★★★ (第2版) |
涉及新闻学基础知识,很重要 |
|
《网络传播概论》★★★ (第4版) |
网络传播,可以进行补充阅读 |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读本》★★ |
马新观在去年的考察比例很大,务必掌握 |
|
《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 |
近几年很少有直接从这本书中出题 |
440 |
《现代广告学概论》★★★ (第4版) |
广告是上海大学这几年的考察重点,务必掌握 |
《中国新闻传播学史》★★ |
专硕需要掌握好中国新闻史,外新史量力而行 |
|
《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 |
近几年未曾再在真题中考察过这本书,简单掌握就可以 |
|
《新闻编辑学》★★ |
这两年的真题中出现过,主要掌握媒介定位和新闻报道策划等 |
|
《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
学硕考察较多,专硕简单掌握 |
5月:我是五月份开始准备实务写作的。上海大学新传考察的实务涉及评论、电视新闻稿、策划、消息、故事写作、新闻评析等等。因为题目繁多且训练量大,我建议大家报个针对性的实务班进行学习。
这些众多题型中,考察最频繁的就是评论,而评论里上大又偏爱考察又红又专的正面评论,所以大家平时一定要多多注意正面评论的练习和总结。推荐大家平时多去关注一些主流媒体的公众号,从中去积累一些权威的案例和话语表达,平时多多积累背诵,考前才能一口气输出。
6月:六月开始可以尝试专业课的背诵啦。纵观上大新传历年的考题,上大考察的内容都不算难。重点大部分都集中在新闻传播基础理论、舆论、智能媒体、广告、以及马新观这几大块。
所以大家前期的时候一定要认认真真背诵每一个新传基本的理论知识。像去年就考察了25分的议程设置、10分的新闻价值、还有舆论监督、亚文化等非常基础的理论考点。所以大家务必要做到对理论知识的滚瓜烂熟。
除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知识,也需要背诵中国新闻史。对于新闻史部分,我是自己根据参考书整理了背诵表格。因为历史这种东西背起来非常的枯燥乏味,所以大家也可以像我一样通过做表格的形式来进行关键词归纳,这样也更容易记忆。
背书是新传考研中最枯燥但是又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大家一定要吃得下这份苦,从六月开始一轮一轮地背诵。我个人建议上考场前,基础知识得过四轮以上,不然在考场那种高压情况下,你很容易因为紧张、生疏而失分。
8月:八月份我开始着手练习答题了。上海大学的题型分为名词解释(5分)、简答题(10分或25分)、论述题(55分)。因为分值与大部分学校不太相同,大家在平时练习的时候也需要按照上大的惯例分值来进行练习。就比如25分的简答需要写四个小点、55分的论述题需要写两个大点,共八个小点等。
练习的题目一方面可以从历年真题中抽取,另一方面也可以购买一本各大院校历年的考研真题,然后从中选取适合上海大学的题目来进行练习。就比如涉及数据新闻、人工智能、公益广告、马新观、舆论等方面的题目,遇到了就可以拿来练手。
答题是决定你是否能考上的关键一环,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找到自身的知识漏洞,丰富自己的答题话术。我自己是从八月开始按照每周2个名词解释+2个简答+1个论述的量来进行训练的,答题时间一直从八月持续到十二月,大家也可以适当参考。
10月:在十月的时候,大家的新闻传播基本知识应该已经背了2轮以上了,实务和答题也练习不少了。这时候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热点专题的积累。就比如5G、区块链、媒介融合、算法这些热点专题,大家可以按照名词解释-特征-应用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发展趋势等逻辑来进行专题的积累。
专题是在基础理论的层面再进行拔高,虽然上海大学对热点的考察也比较简单,但是大家也需要认真准备。
12月:12月进入到了冲刺阶段,大家请务必自行进行334和440的模拟考,然后通过模拟考来发现考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答题时间分配、卷面排版等,然后不断对问题进行优化,从而确保在真正的考试中不出差错。
在这里也跟大家提一下答题时间分配,大体可以按照1分对应40字的方式来进行分配。就比如5分的名词解释,需要写200个字,花费5分钟。10分的简答题,字数控制在500-800左右,花费15-20分钟。时间的控制是模拟考中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每年都有同学写不完,或者在名词解释和简答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而导致50分的论述题没时间写,这些问题务必在12月的模拟考中进行自我纠正。关于是否要报班,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会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授课计划,全程跟进学习进度,学起来会比较省时省力,效率会很明显的提高。
复试篇
今年上海大学新传专硕的复试线是386分,只比去年高了一分,可以说是很稳了。专硕近复试人数在30~40人左右,复试比大约为1:1.2,复试最终拟录取人数也跟去年一样,维持在25人左右。所以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上大新传专硕的报考和录取情况还是比较稳定和合理的。毕竟很多学校的复录比都达到了1:1.5的情况。
以我的个人经历来看,今年的复试问题也是中规中矩、比较偏基础的。老师们问的问题我也大多都准备过。像初试中的重点:智能媒体、舆论、灾难新闻等,复试也都有进行考察。所以同学们完全不用太焦虑复试,只要你初试时认真学习,复试只不过就是用语言表达你初试学过的内容罢了。
所以关于复试,我的个人建议就是先认真地把初试学的内容全部过一遍,用口头语言全部说一遍。然后再去准备一些综合类问题,比如“谈谈你的毕业论文”、“你为什么选择上海大学”、“谈谈你最近读过的一本书”这种。这样准备的话复试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碎碎念啦,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在阅读这篇经验贴时,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合理地取舍选用,也希望我的小小建议能为各位怀揣梦想的考研人提供些许绵薄之力。
乘风破浪,终抵彼岸;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各位加油,我们上海大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