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商务专硕
终于上岸了,也期待各位朋友们能够去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开启研究生生活,接下来我将从考情分析、对数三和396的选择、二战的动因和择校、专业课备考四个方面来分享我的经验。
考情分析:
|
分数线 |
国家线 |
专业课一 |
统招人数 |
统考上岸人数 |
2020 |
345 |
345 |
数三 |
50 |
16 |
2021 |
370 |
348 |
数三/396 |
32 |
33 |
2022 |
375 |
360 |
396 |
32 |
50 |
显而易见,北师大在2022年扩招的十分明显,尤其是本来总共招40个(8个推免),今年北师大国际商务专硕没有推免生,也就变成统招40个,进复试57个,最后有50个学生上岸。朋友们,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很有希望。
再加上北师大的专业课也十分友好,非常注重基础,没有开放题,也不考热点。虽然北师大连续三年每年都更换参考书书目,但是2021和2022基本上140分以上考的都是希尔的内容。2022的参考书是希尔的《国际商务》和王炜瀚的《国际商务》,去年10月份的时候看到陡然增加了王炜瀚的书,也是非常的慌张,尤其看到群里的劝退,传说王炜瀚的书是多么多么的难,内容繁多,语言晦涩,但压下内心的惶恐,踏踏实实地背,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虽然2022基本上没考到王炜瀚的书,但是我还是建议同学们要好好背,除了出卷老师谁也不知道会考什么,尤其是自己不能一看到专业课某些部分内容巨多就放弃,同时考试内容不确定性是包含在全都在书上的确定性之下,此话既是鼓励也是警醒,全面地背,放心地上考场。
以下是北师大2022专业课参考书目和考试内容,其实也有推荐期刊,但感觉对考试帮助不大,所以我就没有放上来。有意向报考北师大的同学们可以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研究生报考信息会在公众号上公布。
该选择学数三还是396呢?
一方面,有些人觉得396学习的内容比数三多得多,其实不然,396的数学部分比数三学的少且学的浅,其中数三有许多特别难理解并且很难运用的部分,396并没有涉及到。而且396的总体备考过程要比数三轻松地多,即便是到了十二月,经过了真题和模拟,你会对自己的水平有非常清晰的认知,但是这时候的数三,做完了真题,会发现有些相近的年份难易程度差距较大,估计自己大概能考多少分比较困难,所以导致后期的压力不仅来源于专业课,还有数三。当然我想对于数三大佬而言,应该不会有这方面的焦虑。另一方面,近两年有大量学校从数三改到了396,其中不乏985高校,不可否认的是,396是大势所趋。
二战的动因和择校
一战看到一志愿学校出复试线后,看到25分的差距不禁心灰意冷,跟我一样分数的好朋友去了中山大学(好朋友是考的工科本专业),心里更是五味杂陈,不禁有些怀疑自己三跨的决定,但反复思考自己为什么读研后又重新振作了起来,四月初开始了我的二战之路。朋友们,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出发,千万不要被身边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而裹挟,因为坚定的信念不会让你轻易地放弃,考研能够成功有2个因素,其一是方法,其二是努力,有许多人会觉得选择大于努力,但其实这些幸运的选择,其中的运气因素并不是我们能左右的,那些成功的“选择”身后总有落榜的,那些“不幸”的选择前方总有上岸的,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选择之后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
决定二战后初步备选了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备选原因是这2所学校的专业课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当时北师大是396和数三任选(2022北师大考396),央民考数三,综合来看央民的难度系数更高,所以首选北师大。但考虑到北师大换了2次参考书,原想着如果2022北师大还换参考书的话就转战央民,事实确实如此,北师大又又又换参考书了,此时的我已经学习了逻辑并刷了大量题目,再加上数学部分完全是按照数三的内容备考的,于是判断自己更擅长396,与其面对数三和专业课两座大山,不如专揍专业课这个拦路虎。
专业课备考经验
我的公共课不算出色,但是专业课提高了31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专业课备考的经验和教训。由于北师大在2022年更换了参考书目,所以我只围绕对考试有帮助的备考部分。
从4月份开始看希尔的《国际商务》,除了案例部分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对照着圣才的434辅导书,将辅导书上没有的内容额外做了总结(大概近2万字),同学们,任何辅导书或者向学长学姐们购买的资料都是辅助的,一定要扎扎实实看参考书,今年有一道15分的简答题是在希尔的《国际商务》上而圣才却没有。在看参考书的同时我还整理了思维导图关键词小本子,做思维导图的好处是让背诵内容条理清晰而不至于一团浆糊,避免背混的结果,而关键词小本子是将以大段背诵内容精炼关键词,减小背诵压力,更奇妙的是能帮助我编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