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计划表
课程名称 |
法学综合 |
辅导科目 |
法学综合 |
授课老师 |
|
适用学校、专业 |
中国政法大学 0301法学类专业 |
学生分析 |
学生刚开始进入法学综合的备考,对具体科目尚缺乏体系上的把握,对部分知识点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有待提高。法综科目的备考时间紧,任务重。 |
||
课程目标 |
针对此考生的特点复习安排如下:1.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把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要理解,建立知识点的整体框架;2.在知识点充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真题实战演练,充分了解考试的难度与高频考点,配合每日随机抽检检验学生的复习进度,对在此过程中遇到的没有掌握的知识、没有记住的知识点查漏补缺性复习;3.针对上一阶段的练习,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性复习资料,加强练习,配合反映学界研究热点的学术性文章对知识框架进行补充;4.考前回归,配合练习真题与课本知识的再认识,对所有的知识、做题方法进行归类,总结答题技巧与答题方法。 此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在学生较晚进入法综复习的情况下尽快建立起知识框架,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知识点进行把握。缺点是无法面面俱到。 |
||
教学内容 |
考研形势分析 |
此课程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本专业较多,分数一直处于高位,考生必须对本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精准的掌握。 |
|
考研真题分析 |
本学校(中国政法大学)的真题,主要包括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和论述题。名词解释、简答为各科共有的试题形式。法理学和刑法学的大题以案例分析和论述题为主,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和宪法学以论述题为主。 |
||
课程主要内容 |
本学校(中国政法大学)的考试,考试范围包括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五个科目,共计150分。 1.法理学(36分) 引论(法学、法学思维与法学方法、法理学);法的本体论(法、法的内容和形式、法的渊源和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规范、法律关系、法律体系、法律部门、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的运行论(立法、法的实施、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的社会论(法的产生论、法的关联论、法与法治) 2.宪法学(36分) 基本理论(宪法概述、宪法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宪法制定、宪法解释、违宪审查);宪法历史;国家性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国家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标志);宪法宣誓制度;选举制度(基本原则和方法、我国现行选举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般原理+具体阐释);国家机构(概述、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机关);基层群众性自治之制度(概述、村民自治、居民自治) 2.民法学(36分) 总则(概述、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物权(一般理论、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物权保护);债法总论(一般原理、债权性担保、准合同)合同;人格权(总论、分论);侵权责任(一般理论、一般侵权责任、特殊侵权责任、侵权损害赔偿) 4.刑法学(36分) 刑法总论(概述、基本原则、适用范围、犯罪概述、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正当化事由、未完成犯罪、共同犯罪、罪数形态、刑事责任、刑罚制度);刑法分论(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 5.民事诉讼法学(36分) 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基本原则与制度、诉讼主体与诉讼客体、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诉与诉权、证据与证明);诉讼程序(一审程序、二审程序、诉讼调解、再审程序);非诉程序;执行程序
|
||
学时分配 |
鉴于课时有限,教学主要采用引导式复习方法,各部分时间安排如下: 法理学2课时 刑法学 2课时 民法学2课时 宪法学 2课时 做往年真题3课时 总结回顾2课时 总计15课时,15小时 |
||
课程考核 |
习题主要采用历年真题,并采取每日背诵抽检的方式对学生掌握程度进行考查。经过复习考生的能力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
||
参考书目 |
必看参考书目 |
《法理学导论》《刑法学》《民法学》《民法学教程》《民事诉讼法学》《宪法学》 |
|
选读参考资料 |
《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民法典评注》、《刑法修正案11》、《民事诉讼法2022版》、《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国政法大学老师新发表文章、学界热点文章等 |
备注:1.此计划表由授课老师填写,一式两份,给机构备案一份,老师自己保存一份。
2.本计划是教师整个教学过程的依据,如有变动,请及时联系机构老师更新存档。
辅导咨询:15201307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