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分享

新祥旭周老师:18907290916(微信同号) / 2023-03-17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周老师对2024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学院及专业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分数线、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一、简介

学院简介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为“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2015年更为现名。成立25年来,研究院以沟通中外文化为己任,整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整体学术力量,在继承北京外国语大学“将世界介绍给中国”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承担起“将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的历史使命,依托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科,以世界范围内的中国文化研究为学术领域,以中西文化交流史为切入点,紧扣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海外汉学、海外中国学、世界汉语教育史等方向取得显著成绩,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研究院多次获我校优秀科研集体之科研机构奖,成员多次获学术特别贡献奖、优秀科研奖、学术新秀奖。

“十四五”期间,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将服务北外全球化战略,打造“中国学”研究基地,以世界眼光审视域外中国研究,从全球角度推动中国文化传播,建立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话语体系,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交流互鉴。

专业简介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科是目前国内设在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的唯一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类二级学科点。本学科以北外独特的学术资源与国际化办学实力为依托,以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学会、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海外汉学研究学会等国际学术组织为平台,凝聚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从事跨文化研究和海外汉学研究的高水平中青年学者,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教学梯队。本学科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学科、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国际化高端人才为目标,培养既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高层次国际交流或高校优秀师资输送人才。

本专业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具有良好的外语基础,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相关人员报考。

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

本方向全面研究海外汉学/中国学发展的历史、人物和著作,使学生系统掌握世界主要国家汉学/中国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特点,为他们从事国别汉学/中国学的个案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借鉴。通过重点研究各国汉学家/中国学家的学术活动和成果,从跨文化研究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探索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轨迹和路径,认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这三个方向是比较文学学科下面的国际文学与文化关系领域的三个研究方向。中英文学关系研究关注英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影响与接受关系;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关注西方的文学与副文学文本是如何塑造中国民族与文化形象的;中华经典英译研究关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经典的英译者、译本及其在域外的影响与接受。

中外文化交流研究:

本方向以中外关系为背景,从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梳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总结中外文化的融通现象,,从跨文化研究立场分析与理解中外文化的交融与对话,关注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路径和特点,彰显中国文化为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

队伍建设

研究院拥有国际一流的汉学领域学者和国内知名的中国文化研究专家。教师100%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占29%,副教授占60%,他们大都具备海外留学、海外访学和海外工作的经历,工作语言除汉语以外,共有10个外语语种;开设专业课30余种,5名教授具有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资格,所有科研人员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的资格。近五年来,我院获纵向科研项目立项23项,包括国家级项目3项(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1项、校级项目9项。获横向科研项目立项11项;出版著作47部(其中专著15部、编著6部、译著3部、文集22部、教材1部);发表文章313篇(A&HCI刊物论文2篇,CSSCI刊物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6篇,一般期刊、集刊、论文集及报纸论文176篇、译文9篇)。

学科建设

基础性研究:

自成立以来,成员作为负责人获纵向科研项目立项58项(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30项,校级项目19项)、横向科研项目立项7项,出版著作96部(专著35部,译著8部,编著9部,文集28部,教材16部),发表文章869篇(A&HCI刊物论文6篇,CSSCI刊物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18篇,一般期刊、集刊、论文集及报纸论文632篇,译文13篇),向国家及省部级单位提交研究报告7篇。

智库型研究:

作为高校智库,研究院多次入选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联合研发的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名单,位列A+级别。另同圆明园管理处合作,成立北京外国语大学圆明园研究中心。并多次承办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以及由本校主办的“了解中国”高级研修项目。研究院一贯注重以学识服务国家和社会,自成立以来,成员应邀在国内外举办讲座200余场。

学术交流:

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在国内外主办重要学术会议60余次,聘请外籍专家40余名(长期专家2名),接待外籍学者来访400余次,面向全校举办学术讲座200余场,与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马德里智者阿方索十世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法国滨海大学等国外学术机构洽谈合作,所辖图书馆汉学分馆常年接待国内外读者。

学术出版:

由任继愈先生、张西平教授先后任主编的《国际汉学》以辑刊形式出版19年后,于2014年转为期刊,并于2017年进入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19年,院刊《国际中国文化研究》创刊。自成立以来,研究院同大象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学苑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合作,策划推出学术著作100余种,其中包括《西方早期汉学经典译丛》《当代海外汉学名著译丛》《海外汉学研究丛书》《国际汉学研究丛书》《中国与世界:16—19世纪》《世界汉语教育丛书》《国际汉语教育史研究丛书》《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域外传播研究书系》等。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

国际文化交流纽带、高校教师、政府机关。

二、专业目录

招生年份:2023年 

拟招生人数:9

考试科目:

① 101政治

② 二外(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1法语、242德语、243西班牙语,选一)

③ 613外国文学

④ 813中国文学

三、推荐参考书目

613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史》欧美本、亚非本 朱维之版(北外指定)

《外国文学史》上下 郑克鲁版《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版(北外指定)

《比较文学概论》陈惇版(北外指定)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

《西方文学十五讲》徐葆耕 

《世界文学史》张德明 

813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史》四本 袁行霈(北外指定)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3》两本 朱栋霖(北外指定的是精编 看你喜欢哪个)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 李春青

《中国文学史新著》章培恒 骆玉明(个人推荐 提供新视角)

四、2022年复试分数线

总分:367  招生计划人数:9

五、2022报考录取数据

复试人数:13  拟录取:13  初试最高分:415  初试最低分:367

六、2022年拟录取名单

 

七、备考建议

择校原因

择校的原因挺私人的,北京是我一直想去的城市,它的各方面资源在全国均名列前茅,人文景观也很丰富,虽然大佬云集,一直被称作“旱区”,但考虑以上几点因素,我还是选择了北京。由于自己读的本二,所以最多也只敢试试211的学校,综合下来,选择北外是比较合适的。

再谈谈选择专业的方面吧,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是属于外国语言文学大类的,是北外自设的专业。历年来比跨是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进入复试的,考的题目相对来说也不是太难(但是从真题来看,难度是一年一年地有在提升……)。两门专业课都是单科,考的不是大综合,相对来说不需要背那么多参考书。而且北外初复试比5:5,对于初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是有“逆风翻盘”的机会的(每年都有踩线进复试的同学被录取)。今年的话,原本只打算招8个人,但是最后进复试的13个人全都录取了。

初试经验

政治

如果想要取得高分,建议早一点就开始。把政治的几个模块的基础知识都打扎实了,后续拿高分才可以手到擒来。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可以跟住一个老师,或者报个全程班之类的,省去找课、买书的麻烦。并且整个学习过程下来,思维和思路都会比较连贯。在冲刺阶段,腿姐的技巧班、冲刺班和肖4肖8都是不错的选择。其实我的政治分数并不算高,政治也不是我的长处,但这些都是过来人的肺腑之言。

英语

我考的是英语一。想要在英语取得优势,最大的问题还是词汇。今年出现了很多考纲中没有的词汇,建议有时间的话可以多加扩展。英语当中最大头的话是阅读,一定要把真题都做了,有时间的话必须多做几遍,对每一个题目都要有印象,然后留下几份按照时间来做模拟。我在备考期间,大致做了3-4遍。了解清楚题目是什么题型,要考的点在哪里,错误的选项会在哪几个方面设置,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英语一的阅读题目一般都是需要多加思考的,文章中有很多的同义改写,需要特别注意辨析。另外分值高的是写作,我背的是王江涛的20篇范文。最后考场上也有用到,把一些细节改一下,套上去就好,作文这一部分不会特别难,认真背就行。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分为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两部分。古代文学的参考书以袁行霈版的为主,这一部分是考试重点。现当代文学史的比重不大,只需要看看近代文学和“鲁巴茅郭老曹”的部分。古代文学时间跨度大、涉及的作品种类丰富,所以内容特别多,背起来其实也很费劲。建议按照朝代进行大方面的分类,再按照文体进行下一步的分类。这样的话,内容就会比较明朗清晰,背起来的话也就不会有遗漏。还有就是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空出时间进行3小时的模拟,专业课的题型都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文学的内容很多,3个小时几乎是不间断地写,所以一定要提前适应。答题的时候加上具体的文本内容是一大加分项,对一些重点篇目可以仔细背。有一些考题比较综合,需要自己整理好思路,再进行答题。在这一方面,可以和上岸的学长学姐进行咨询,看什么样的答题方式有利于取得高分。

外国文学

我一直觉得文学类没有特定的参考书,可以把市面上通行的几种参考书都看看。重点放在郑克鲁版本上,朱维之和张德明的都可以互相补充。外国文学这一门科目还涉及到比较文学和西方文论的内容,需要对这两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比较文学的出题范围不外乎三大学派、形象学、《赵氏孤儿》的部分。西方文论的分值不高,如果没有时间的话背一下基本的名词解释就行。外国文学还会比较注重亚非文学的部分,可以参考朱维之版的《亚非文学》,里面的内容挺适合答题的,把重点和例子背下来。其次,真题的重复率比较高,一定要利用好真题,可以试着自己整理答案,最后的阶段也可以自己押题试试。

复试经验

复试的参考书以《西方汉学十六讲》为主,杨乃乔和陈惇的《比较文学》也要看完。《西方汉学十六讲》是基础,可以采用框架的方式,以时间和国家进行划分,发生的大事件也要记得清楚。复试包括中英文自我介绍和答题两个部分,采取抽题的方式,问3-4个问题,其中包括一个英文问题。复试的题型还是比较灵活和综合的,答题的时候要注意逻辑性和全面性。并且复试的时候一定要有自信,给老师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千万不要过度害怕。

建议、鼓励

考研是一个长期过程,复习了大半年到初试结束后以为可以放松了,但是还有复试,复试也要刷人,也得好好准备。这样掐指一算,可能有一年的时间都在为考研这件事操心。所以,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定,选一个自己想去的城市想去的学校,这样坚持下来就不会太累。在备考期间,个人认为学习环境特别重要,最好是在自习室有自己的位置,后期背书的话,时间地点也固定,就不用花时间在图书馆找位置。从心态方面来看,可能在某些时候,心态会垮掉,会产生“自己的付出没有收获”之类的负面心态,这种情况特别正常,每个人都希望付出得到回报。可以找朋友倾诉,聊聊天,或者让自己放松半天,其实在备考期间读的每一本书,做的每一道题都是有效的,如果觉得自己读完背完觉得没有达到理想分数的话,可以从其他方面找原因,是不是方法、答题思路的问题之类的。最后,对自己有信心很重要,备考期间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