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专业课知识重点串讲
3.1新闻理论十讲重点串讲
新闻理论十讲
第一讲 新闻——叙述事实
一、新闻≠宣传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宣传行为的重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其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宣传可以分为商业宣传和政治宣传。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新闻和宣传合起来说呢?
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我们现在的媒体是从党的宣传媒体转轨而来的。在我们党发展之初,宣传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所以宣传在党的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从事的是新闻工作,新闻重可以有适当的宣传,但是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新闻和宣传的六个方面的区别:
一、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
二、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
三、新闻重时效,宣传重时机。
四、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
五、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
六、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
二、新闻≠舆论
舆论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
新闻可以反映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个群众性事件的时候。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映了舆论,这是舆论与新闻的一个关系。
媒体是舆论的载体。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传媒不一定代表舆论(文革时期)。但是,一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三、新闻的特性
一、新闻报告的是现实事物。
二、强烈的时效要求。
三、新闻是可以公开传播的一类消息。
四、现代新闻传播业造成了公众对新闻的持续关注。
第二讲 新闻价值
一、新闻价值理念得以产生的前提
一、传受双方的共同认可。
二、接受者的不知。
三、接受者的兴趣、关心和需要。
二、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价值判断,即一件事实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因素(对于媒体来说是可以实现交换价值的对事实的选择标准,对读者来说是使用价值)。
三、新闻价值的十个要素
一、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有新闻价值。
二、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三、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
四、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五、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兴趣、生活地域、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专业、经济收入、民族或种族或宗族的心理距离),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六、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是著名地点,那里发生的事实也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
七、凡是含有冲突是事实,多少都有新闻价值;内含的冲突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1.冲突一:竞技
2.冲突二:论战
3.冲突三:商业竞争
4.冲突四:外交斡旋
5.冲突五:战争
八、越能表现人的情感的事实(悲欢离合),便越是具有新闻价值。
九、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各种成功者、英雄母题、撒旦母题、大团圆母题),越具有新闻价值。
十、事实在比较中带有的反差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四、传播者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使用价值是有限的
一、从意识形态角度看,相当多的宣传要求压抑着传播者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这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
二、从传媒市场的角度看,报道一个复杂的事实,不如报道一个善恶分明的简单事件。
三、从新闻实务的角度看,事件在一天的什么时候发生、记者是否恰好在场、值班主任的个人偏好、照片的清晰度、版面文字的容量或事件容纳新闻条数的限制、信息等级的确定、版面的位置等等,都会影响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
五、传媒选择事实的实际运作标准
第一、传媒运转的时间周期。如果事实的发生正好与传媒的新闻编排时间吻合,就有可能被选中并加以报道。事实发生的持续时间短,有可能成为日报和广播电视的新闻。
第二、事实的强度和重要性。规模大、突然产生显著意义的事实容易被选中。发展缓慢的事实,很难成为有价值的新闻,因为记者没有耐心去关注它。
第三、事实的清晰度。不受怀疑、清晰度高的事实容易被选中。人们往往愿意选择那些报道省力的事实,不愿意选择那些需要花费很大力气,甚至要冒一定风险才能搞清楚的事实。
第四、文化接近或者利益接近相关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第五、与先入为主的观念相符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第六、符合报道连续性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第七、版面或节目组合中,从整体均衡出发,有对比特色的事实容易被选中。
六、新闻价值的五个属性
时新性、接近性、兴趣性、重要性、显著性
第三讲 新闻真实——事实的真实
一、新闻真实——事实的真实
新闻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新闻与它所反映的事实本身完全不是一回事,很多事实是复杂的,头绪很多,新闻只能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叙说里报告这个事实,很难做到“完全相符”。
二、新闻真实受到的各种自然制约
一、新闻只能选取很少的事实加以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李普曼——《舆论学》。新闻与真实并非同一回事,而且必须加以清楚地区分。新闻在于突出一个事件,而真相的作用则是揭露隐藏的事实,确立其相互关系,描绘出人们可以在其中采取行动的现实画面。只有当社会状况达到了可以辨认、可以检测的程度时,真相和新闻才会重叠。
二、新闻工作面临的基本矛盾,具体事件的纷繁复杂与新闻报道不可避免的简约,因而,具体新闻的真实,只能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
新闻真实具有共同的特点:事实本身在发展,人们对这个事实的认识也在发展,人们对事实认识到什么程度,新闻才可能真实到什么程度。
三、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传—受双方彼此信任,受方就会认为是真实的,否则相反。
四、选择事实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真实性难以被完全确认。
文化背景影响新闻真实的若干情形:
1.把新闻事实类型化(新闻其实是老故事)。 2.新闻礼仪化。
3.传媒有意无意对事实的命名、定义。 4.权势人物占据新闻亮点。
5.传媒的报道总体趋向,无形中在维护现状,有意无意地曲解现实。
五、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使得新闻接受者对真实的理解也会发生差异。
三、造成新闻不真实的诸多具体因素
一、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
二、体制性失实,即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
三、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1.由于采访不深入造成的失实 2.由于编辑过程的差误出现失实
3.编辑核实程序不对造成的失实 4.写作中作者想当然造成的失实
四、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
传媒假事件,即传媒可以制造或推动了事实的发展,然后报道该“事实”。本来事实很小,没有新闻价值,媒体推动事实的发展,或者事实不存在,媒体找个由头,制造真实,然后再去报道。这种新闻是不真实的。
“假事件”是假新闻中的一类,但是表现形式和假新闻有些不同。传媒假事件是指一些传媒为了迅速扩大知名度或增加美誉度,以弘扬主旋律的名义,策划、推动的事实。
1、假事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最简单的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某些街头采访,实际是找人念稿。
(2)相对基层领导的表演事实,传媒明知是表演是在表演,仍然当做新闻加以报道。
(3)传媒推动事实的发展。
(4)陷阱新闻。
2、“假”的特征:
第一、消息来源与报道者重合。
第二、传媒假事件隐藏着传媒自身的公关需求,或记者的单纯职业主义动机。
第三、方式上,传媒或记者导演事实。
第四、事件媒介化。即媒体对自己导演的事件进行报道。传媒运用处理新闻的各种技巧,来对事件进行诠释,或通过报道框架,提供给受众一种经传媒精心组合的“媒介真实”。
暧昧的“真实”。这种由传媒自己建构的社会真实已经存在,但它是传媒掌控的“客观存在”,由传媒决定事实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社会真实。
3、一些“假事件”中,目的合理性模糊了人们对手段的道德评价。
马克思所说的“目的使手段变得神圣”。通常情况下,目的会对手段形成先在的限制。“以公众利益”的名义采用不合法或不合理的手段本身,证明了目的的不真实。
五、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地夸大事实。
六、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
七、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
四、传媒对科学的误解
一、记者对科学事实的选择偏重于事实的轰动性和影响力。
二、科学的结论往往是不确定的和有很多附加条件的,但是新闻报道的接受者通常希望得到肯定的事实,而且是就是,非就非。
三、以叙述性和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语言表达科学术语,注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
第四讲 新闻客观性原则
一、“客观性理念”出现的历史背景
第一、从19世纪中叶开始,政党报刊向商业报刊的转变。
世界上的报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官报时期、党报时期、商报时期。在党报时期,报纸大都具有党派色彩,记者写新闻稿是不客观的,按照党派的观点需要来选择和报道事实,通常只选择有利于自己、不利于对方的事实加以强化,或者在报道对方的事实时添加较多的记者的批评性评价,以减弱公众对有利于对方的事实的理解。在这种情形下,新闻很不客观。处于政党论战之外的公众想要了解真实的情况,得同时对比几份观点对立的报纸消息,或通讯社的电讯稿,才可能较为全面地把握事实的真相。
19世纪中叶前后,首先在美国和英国,报刊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党报刊消失,商业化报刊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客观性的理念。传媒不再以党派的观点作为选择事实和加以报道的标准,商业化传媒的目标就是尽可能扩大自己的受众群,受众多了,广告就会多,经营才能维持。现在传媒的目的,是尽可能让绝大数人都能接受自己提供的新闻。通讯社则希望各传媒多多采用自己的电讯稿。因此,也要求记者把电讯稿写得适合所有传媒服务于大多数受众的目的。这样,在选择事实的时候,原来的党派选择标准必须变化,得考虑各种不同观点的人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都愿意接受我提供的新闻。这是客观性这个新闻工作的职业理念得以产生的大背景。
第二、19世纪以来哲学认识论关于事物可知的信念得到确认。
第三、传播科技的发展(例如照相术、电影、电视的出现等)支持着客观性理念。
总之,19世纪中叶前后报业自身经营理念的变化、当时哲学观念的发展、传播科技的发展,都让人感觉,传媒和记者有可能把这个世界客观地反映出来。客观性理念在无形中形成。
二、马克思所说的“一般的公正”
“一般的公正”是与客观相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可译为“共同的公正”,即在报道新的事实、争论的观点时,报刊一般应持一种形式上的公平、平衡的态度。报刊面对的每一事件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看法,报刊本身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但作为社会性的传播媒介,要取得社会的承认,就不能只报道自己赞同的观点或偏爱的事实,而要尽量表现出公平的态度。
“一般的公正”是报刊的一种形式上的姿态,就具体的关于事实的报道或描述而言,“公正”则表现为客观,即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全面反映。于是便出现了所谓“客观报道”。马克思把这种方式概括为“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恩格斯则进一步提出了这种报道方式的基本原则,就是你可以有你的观点,但是你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
三、客观性首先是一种新闻职业理念
第一、诚实。在报道事实之前,记者应该是一张白纸,该是什么样就描绘成什么样,不能随便添加个人的好恶在其中。
第二、超脱、平衡、公正地对待事物。这是一种职业理念的表现。站在第三者立场上去看问题。
第三、无党派色彩,不抱成见或持偏见、不固执己见。事实已经发生了,不论是令人愉快的,还是令人不愉快的,都要克制自己既定的看法,尽可能按照事实的本来面目来报道。
第四、不牵扯个人利益。如果涉及记者的个人利益,要尽可能跳出个人利益的圈子,从职业角度去衡量和报道这个事实。
第五、只相信事实,怀疑出于价值观的别人的判断,努力将二者分来。
客观性理念指导下的新闻,并不能保证它的完全可观,原因在于我们每个人不可能跳出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现实的环境,不可能完全摆脱既定思想的影响。
作为一种可望但不完全可及的目标理念,客观性原则应当成为一种新闻职业的追求,一种评判新闻工作水平的标准。
客观性总是受到批判,又永远存在着,我们就处在这样的矛盾中。
四、客观性成为一种报道方式
第一、将事实与意见(包括价值判断)分开。
第二、以超脱情感的中立观点表述事实。
有些事实可能带有比较强烈的可爱、可憎因素,我们在报道的时候,一般来说要选择中立的词语来表述事实,尽管记者有自己的看法,或者非常感动、或者非常仇恨,但不要明显地溢于言表。特别在消息这种新闻体裁中,副词、形容词本身就是一种评价,使用这些词有悖新闻客观性原则。
第三、努力做到公平和平衡,为事实涉及的各方提供应答机会。
不同表述体裁做更为具体的说明:
第一、叙述性新闻,所叙述的内容要能够被核实。
第二、分析性新闻,能够列出一系列消息源清单。
第三、因果性新闻,使用推断和猜测的语句。
五、客观主义
以往的“客观主义”,是指不分主次、不分本质与现象,把一大堆各不相属的现实加以罗列,以示其客观性,又被称为“自然主义”、“纯客观”。
学术上的“客观主义”是中性概念,指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这种认识或主张。
政治上的“客观主义”,在以前的背景下,是批评性的政治概念,是对新闻客观性理念的否定。
六、我国新闻中较多的主观操纵现象
一、主题先行,不能客观地描述人物,而是硬要人物服从某种宣传目的,这种报道很难客观,也难以让公众接受。
二、对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的负面报道,则有效地防止了人们认识上的片面和偏激,从而有利于维护国内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我们的传媒在报道新闻时,通过带有倾向性的副词、形容词和方向性的位于动词,传达了太多的主观意愿。
七、客观的职业理念受到的各种自然而无形的影响
一、记者在报道事实之前,其认识问题的方式和思维习惯已经存在了。
即使他真诚地想要客观报道,但是他本人已经被先前的经营和生活环境规定好了,建构好了。超越个人的局限是可能的,但是超越传统和文化的束缚很难。
二、不少事实本身,体现了一定的立场观点。
三、人对事实的感觉和知觉具有相对性,不可能完全相同,因而会有此一时彼一时的情况。
四、信息时代信息过载,人们在传媒提供的海量事实面前虽然无暇思考,只能接受传媒提供的“事实”,但他们有自己的体验和选择标准,即使记者真诚地以客观的理念来报道所选择的事实,仍然难以让每个受众都感到客观。
3.2传播学知识点串讲
3.2.1传播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传播学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
1 传播的定义: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 传播的特点 :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这里的共享概念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这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 传播的类型
传播的类型
非人类传播
传播 非社会传播:自我传播
人类传播
人际传播
社会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1)内向传播
内向传播也被称为自我传播、人内传播、内在传播,是个人内在的信息活动,个体对信息的加工过程。
内向传播的特点
①隐蔽性
②内动性
③短途性
①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人内传播不外乎个人内部的意识、思维或心理活动,这个过程由以下几方面要素构成: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概念
e、判断
f、推理
②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人的自我并不是孤立和封闭的,相反,它是在与他人的社会联系中形成的,自我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互动性。
a、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的研究表明:自我可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客我”。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
自己找工作时也是“主我” 与“客我”的互动结果
主—— 有意义 —— 客
的
我—— 象征符 —— 我
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
b、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c 、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 P80
(2)人际传播——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
①定义:一般是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传播,又称面对面传播,人对人传播。
②人际传播的特点
A渠道多,方法灵活;
B信息的意义更加丰富和复杂;
C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
D与组织传播相比,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
③人际传播的主要功能:
A 传递信息
B 协调传播各方人际关系
C 促进人们之间相互交换知识、借鉴经验
D 调节情绪,形成积极心理氛围
(3)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指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4)组织传播
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
(5)大众传播
第二章
4 传播的三大来源
一,以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为基础的行为科学;
二,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即俗称“三论”为主干的信息科学;
三,以新闻传播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闻学。
5 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
(1)传播学注重理论研究,而新闻学则注重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原理为重点,而新闻学以“术”为重点。
(2)从研究对象上看,新闻学研究的范围相对窄些。
(3)从研究内容上看,新闻学重新闻事业本身的职能和业务技巧的研究;传播学主要研究媒介与社会的互动,以及媒介对社会产生的效果,尤其注重对“人”即受众的研究。
(4)从研究方法上看,新闻学较单调,传播学则全面系统。新闻学是站在微观的角度,采用“直观的分析法”也就是“经验研究”;传播学往往站在宏观的角度,显示出多角度研究的特征,在方法上,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经验与实证相结合。
6四个先驱的重要贡献(观点和所著的书籍)
(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
1927年,出版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35年,与人合写《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
1946年,和史密斯合著《宣传、传播和舆论》。
拉斯韦尔对传播学的贡献:
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
他关于政治传播和战时宣传的研究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类型;
5W传播模式导致了传播学对于确定效果的重视;
5W模式对应的5种分析: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
(2).心理学家卢因
库尔特·卢因是守门理论创立者,代表作《解决社会矛盾》。
将心理学知识引入传播学,用来研究“群体生活的途径”。
1947年,发表论文《群体生活的渠道》,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守门人。
场论、群体动力论。
(3).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卡尔·霍夫兰,1921年6月12日出生在美国芝加哥,1936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担任该校心理学系讲师、助理教授、教授,是著名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 编纂出版了一套《美国军人》丛书,共4卷,其中第三部《大众传播实验》(1949)代表了霍夫兰等人最早的研究成果。霍夫兰又主持撰写出版了《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共5卷,其中以霍夫兰和贾尼斯、凯利合著的《传播与劝服》(1953)最具综合性和学术性,是这套丛书中的一部力作。
(4)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是奥裔美籍著名社会学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25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后对社会心理学和传播研究产生兴趣,并作出突出贡献。主要著作有:《人民的选择》、《美国士兵-----述评》、《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社会研究的语言》等。
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贡献:
A 把社会学实地调查方法扩大到传播学领域。
B 他是首先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社会学家之一。
C 他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两级传播论”、“有限效果论” 等著名观点。
5.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韦尔伯·施拉姆(1907--1988),美国传播学者,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人称“传播学之父”。他一生写了30部传播学著作,对传播学这门学科创立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1982年,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在大陆翻译并出版(新华出版社)。
施拉姆的主要贡献:
其一,他建立了最早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传播学得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947年,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并开设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伊大学获得通过,施拉姆成为该校传播系主任;1956年,创办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他主编最早一批传播学教材,包括《大众传播学》(1949)、《传播过程与效果》(1954)
其二,他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起之秀。
其三,他出版了一系列流传甚广的传播学著作。
《报刊的四种理论》(1956)
《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1964)
《传播学概论》(1982总结性著作)
7 两个学派各有什么特点,比较和缺陷
(1)两大学派的由来与立场:以美国为代表的经验学派,又称传统学派;以欧洲为典型的批判学派。马克思主义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阶段、列宁阶段、西方马克思主义阶段)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
(2)两大学派的差异与比较:
(1)经验学派
①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则:
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关于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②经验性方法的缺陷:
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限复杂,有些情况不能单纯用经验材料观察、测定、量化、说明;目前,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程序或技术主要是问卷调查或控制实验。前者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精确和严谨,后者说明不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
②经验性方法的缺陷:
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主要是个人或小群体层面上的经验材料,在考察社会历史及宏观社会结构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②经验性方法的缺陷:
尽管经验性方法论者主张用“纯客观”的态度来研究社会现象,但这一点在现实中很难做到.
(2)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的特点:
A他们都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
B他们更多的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
C批判学派在方法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加拿大批判学者斯迈司总结了两大学派的差异:
①研究问题不同
②研究方法不同
③意识形态倾向性不同
美国经验学派代表罗杰斯列举了
两派一系列特征:
经验学派特征: 批判学派特征:
经验的 批判的
定量的 思辨的
功能主义 马克思主义
具体实证的 广泛联系的
注重效果研究 注重控制分析
8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本土化的东西有哪些)
(1)传播学研究的引进
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四个时期:
(1)20世纪50年代的:萌芽期
(2)60--70年代“文革”:中断期
(3)70年代后期—80年代:引进和兴起期
(4)1985年以后:自主化和本土化研究时期
(2)、传播学中国化
1982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香港中文大学余也鲁大力倡导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与传播学研究¡±,即¡°华夏传播研究¡±。
精神交往论:
交往活动两类: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决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而精神交往又反过来作用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二者辩证运动构成人类社会的总体运行。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的基本思想。
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辩证关系):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存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前提。
(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
(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
(2)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具有不同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特殊规律。
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
(3)在物质文明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状况将成为制约社会历史进程的主要要素。
第三章
9 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二、定义:
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A 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B 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连续、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C 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
D 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E 从传播过程的性质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F 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10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各种功能的定义)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环境监视:
(2)社会协调:
(3)社会遗产传承
2、赖特的“四功能说”
(1)环境监视
(2)解释与规定
(3)社会化功能
(4)提供娱乐—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
(1)政治功能
(2)经济功能
(3)一般社会功能
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3)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11 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几种观点
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西方早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一种是“怀疑主义的否定态度”。
(1)乐观态度
“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
(2)否定态度
“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第四章
12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1)传播者(2)受传者(3)讯息(4)媒介(5)反馈
13 传播的模式(结合课本)
(1)线性传播模式
线性传播模式的缺陷:
A 直线、单向的过程,没有信息的反馈。
B 将传播过程视为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
C 假定任何讯息总有效果,过高估计了传播力量。
(2)循环和互动模式
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
释码者:执行解释意义的功能
译码者: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特点
这个模式说明了从一般传播模式向大众传播模式过渡的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续性和交织性。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3)系统模式
第五章
14 传播者的定义:
传播者即传播活动中运用特定手段向传播对象发出信息的行为主体。
15把关人的定义,实质和标准(结合课本)
A“把关”过程实质
(1)并非纯粹“客观中立性”
(2)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3) “把关” 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B把关标准:
①时间跨度
②强度或阈限价值
③明晰性
④文化接近性
⑤预期性
⑥出乎预料性
⑦连续性
⑧组合性
⑨社会文化价值
(2)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3)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
C“把关人”理论的积极意义(地位)
(1)纽带和桥梁。
(2)信息通道“把关人”。
(3) “限制器”和协调者。
(4)引导者。
(5)指导者与参谋。
16 传播制度的分析与思考
(一)施拉姆报刊四种理论(了解四种理论的核心思想)
1、集权主义理论
集权主义理论的内容:
(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与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
(4)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集权主义理论的核心:
强调国家的神圣不可侵犯性和权威性,通讯工具必须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无条件的为国家的最终目的服务。
2、自由主义理论
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主要原理原则有:
(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2)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与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3)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4)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两个重要原则:
(1)“观点的公开市场”
(2)“自我修正过程”
缺陷:
(1)资本特权代替了政府的特权,人民的意愿无法得到保障;
(2)追求利润的原则导致煽情新闻泛滥,黄色报纸蔓延;
(3)垄断扼杀了意见自由市场。
3、社会责任论
社会责任理论包括以下几个原理原则:
(1)大众媒介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3)媒介必须在现存的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报刊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是社会责任论所要阐述的核心问题。
缺陷
(1)许多观点自相矛盾;
(2)该理论要求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条件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缺乏相应的现实基础。
4、苏联的共产主义理论
主要原则和规范:
(1)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是国家的公有财产,不允许私人占有;
(2)传播媒介必须为工人阶级服务,必须接受工人阶级先锋队——共产党的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
(3)媒介必须按照马列主义原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来传播信息,宣传、动员、组织和教育群众;
(4)在服务于社会总体目标的同时,媒介应该满足广大群众的愿望与需求;
(5)国家有权监督和管理出版物,取缔反社会的传播内容。
(二)威廉斯的四种传播制度
1.集权传播制度
2.父权传播制度
3.商业传播制度
4.民主传播制度
(三)阿特休尔的媒介三种体系
1.西方媒介体系
2.东方媒介体系
3.南方媒介体系
《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
一对一辅导(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45课时常规+全套资料
60课时两科保线+全套资料+复试全程
90课时两科保分(240分+)+全套资料+复试全程
全科一对一辅导160课时(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咨询老师: 新祥旭考研---邓老师
手机/微信:13366254592 咨询QQ;3364342286
机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长远天地大厦B1座。
请大家关注风景园林考研联盟微信公众账号
新祥旭2018年中民大考研一对一辅导班报名中!
一对一辅导(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
45课时常规+全套资料
18同济大学园林考研群45119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