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情况分析
1.招生目录
专业
|
学习方式 |
专业 |
统招人数(不含推免) |
考试科目 |
复试要求及相关说明 |
|||
085504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49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
204 英语二 |
301 数学一 |
809力学基础 |
笔试科目: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电子技术基础(任选一门)。 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阅读相关专业外文文献并复述内容,能根据内容回答问题,综合面试。 备注:含异地科研联合培养8人。 |
2.复试分数线
专业 |
年份 |
总分 |
单科(满分100) |
单科(满分150) |
085504航天工程 |
2023 |
300 |
45 |
68 |
085504航天工程 |
2022 |
310 |
45 |
70 |
085504航天工程 |
2021 |
351 |
45 |
70 |
3.录取名单
1 |
王贝尔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453 |
80.70 |
428.26 |
拟录取 |
2 |
李函潞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97 |
89.57 |
422.44 |
拟录取 |
3 |
黄予欣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87 |
91.21 |
421.53 |
拟录取 |
4 |
胡凯焜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422 |
83.36 |
419.41 |
拟录取 |
5 |
胡钦栋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423 |
82.52 |
417.79 |
拟录取 |
6 |
周立梁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93 |
85.65 |
410.62 |
拟录取 |
7 |
王逸尘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403 |
82.24 |
407.10 |
拟录取 |
8 |
胡远昭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91 |
84.10 |
405.76 |
拟录取 |
9 |
刘越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78 |
85.07 |
401.66 |
拟录取 |
10 |
黄镇垒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400 |
80.32 |
400.80 |
拟录取 |
11 |
柳冰杰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86 |
82.75 |
399.88 |
拟录取 |
12 |
刘祥华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99 |
79.86 |
399.15 |
拟录取 |
13 |
王子琦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90 |
81.46 |
398.64 |
拟录取 |
14 |
任启明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95 |
79.53 |
396.33 |
拟录取 |
15 |
刘锐奇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77 |
82.84 |
395.59 |
拟录取 |
16 |
段鹏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99 |
78.21 |
395.03 |
拟录取 |
17 |
谭晓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92 |
78.57 |
392.41 |
拟录取 |
18 |
朱少波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421 |
72.42 |
391.56 |
拟录取 |
19 |
杨森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74 |
81.36 |
390.40 |
拟录取 |
20 |
荚左龙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82 |
79.64 |
390.09 |
拟录取 |
21 |
谢菲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68 |
82.05 |
389.13 |
拟录取 |
22 |
王毅杰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78 |
80.03 |
389.07 |
拟录取 |
23 |
郑嘉龙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63 |
82.99 |
388.98 |
拟录取 |
24 |
陈颖俊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74 |
78.19 |
382.48 |
拟录取 |
25 |
肖炜强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83 |
76.28 |
382.20 |
拟录取 |
26 |
张普熙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40 |
84.85 |
382.14 |
拟录取 |
27 |
邓智傲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70 |
78.66 |
381.64 |
拟录取 |
28 |
余淼森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37 |
84.22 |
379.04 |
拟录取 |
29 |
岳思怡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55 |
80.57 |
378.94 |
拟录取 |
30 |
韦彭威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52 |
80.58 |
377.46 |
拟录取 |
31 |
胡智强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29 |
84.77 |
376.43 |
拟录取 |
32 |
齐普阳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62 |
77.19 |
373.97 |
拟录取 |
33 |
李肖瀚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64 |
76.39 |
372.97 |
拟录取 |
34 |
赵洪浩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65 |
75.76 |
371.89 |
拟录取 |
35 |
赵今朝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46 |
79.37 |
371.43 |
拟录取 |
36 |
罗浩文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44 |
78.72 |
368.81 |
拟录取 |
37 |
周媛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40 |
78.81 |
367.02 |
拟录取 |
38 |
陈晨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68 |
72.85 |
366.13 |
拟录取 |
39 |
马正正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73 |
70.96 |
363.90 |
拟录取 |
40 |
李莹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67 |
72.13 |
363.81 |
拟录取 |
41 |
滕竺芸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34 |
78.51 |
363.27 |
拟录取 |
42 |
王卓越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36 |
77.63 |
362.08 |
拟录取 |
43 |
刘昱彤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16 |
81.24 |
361.09 |
拟录取 |
44 |
陈彤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46 |
74.65 |
359.63 |
拟录取 |
45 |
赵鹏程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31 |
77.46 |
359.16 |
拟录取 |
46 |
刘国梁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32 |
76.18 |
356.45 |
拟录取 |
47 |
李志超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46 |
73.15 |
355.87 |
拟录取 |
48 |
张泽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78 |
66.38 |
354.94 |
拟录取 |
49 |
慕金鹏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48 |
72.34 |
354.84 |
拟录取 |
50 |
裴煜坤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36 |
74.69 |
354.72 |
拟录取 |
51 |
张建发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09 |
79.78 |
353.95 |
拟录取 |
52 |
胡馨元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17 |
78.16 |
353.91 |
拟录取 |
53 |
高阳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34 |
73.83 |
351.58 |
拟录取 |
54 |
叶晨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49 |
70.72 |
351.30 |
拟录取 |
55 |
刘宇航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06 |
78.85 |
350.13 |
拟录取 |
56 |
成海东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10 |
78.01 |
350.02 |
拟录取 |
57 |
崔子颜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35 |
72.79 |
349.48 |
拟录取 |
58 |
杨至楷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14 |
76.76 |
348.89 |
拟录取 |
59 |
刘和瑞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16 |
73.99 |
342.99 |
拟录取 |
60 |
贾方雨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28 |
71.11 |
341.77 |
拟录取 |
61 |
李慧敏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22 |
71.08 |
338.69 |
拟录取 异地研究院 |
62 |
刘子健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40 |
66.66 |
336.64 |
拟录取 异地研究院 |
63 |
孙悦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27 |
69.15 |
336.38 |
拟录取 异地研究院 |
64 |
王政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20 |
67.81 |
329.51 |
拟录取异地研 究院 |
65 |
谭智文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07 |
70.32 |
329.31 |
拟录取异地研 究院 |
66 |
张家瑞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06 |
70.18 |
328.45 |
拟录取异地研 究院 |
67 |
马本杰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03 |
70.23 |
327.08 |
拟录取异地研 究院 |
68 |
刘彦言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03 |
68.77 |
323.42 |
拟录取 异地研究院 |
69 |
王博涵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19 |
65.52 |
323.30 |
拟录取 异地研究院 |
70 |
李锦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00 |
68.46 |
321.16 |
拟录取异地研 究院 |
71 |
齐智昊 |
航天工程 |
全日制 |
307 |
65.83 |
318.06 |
拟录取 异地研究院 |
二、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809力学基础
(1)考试要求
①了解:点的运动学(点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刚体的基本运动(平移和定轴转动),刚体的平面运动,纯滚动圆盘的运动描述,点的复合运动,力系的特征量,二力构件的特点,静摩擦力应满足的物理条件,动力学的三个基本定理,达朗贝尔原理。
②理解:点的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平面运动刚体的速度瞬心、加速度瞬心和其上点的曲率中心,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尤其是动点的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动点的科氏加速度),圆盘在水平地面、圆凸面、圆凹面上作纯滚动时圆心的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与圆盘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关系,常见约束的约束力特点,物体与物系的受力分析,力系的平衡方程,带摩擦物系的平衡,刚体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刚体的平移、定轴转动、平面运动的动能、动量、对某点的动量矩及达朗贝尔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的计算。
③掌握:用速度瞬心法、两点速度关系的几何法或投影法对平面运动刚体系统进行速度分析,用两点加速度关系的投影法或特殊情况下加速度瞬心法对平面运动刚体系统进行加速度分析,用点的速度合成公式的几何法或投影法以及点的加速度合成公式的投影法对平面运动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力系的主矢和对某点的主矩的计算,最简力系的判定,物系平衡问题的求解(尤其要掌握通过巧妙选取研究对象和平衡方程对问题进行快速求解),带摩擦的物系平衡问题中主动力或主动力偶的取值范围或摩擦因数的取值范围或平衡位置的求解,平面物体系统的动能、动量、对某点动量矩的计算,动能定理积分形式的应用,动量守恒、质心运动守恒和质心运动定理的应用,对定点的动量矩定理、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及其守恒定律的应用,用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求解平面物体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包括动力学正问题:已知主动力求运动和约束力,以及动力学逆问题:已知运动求未知主动力和约束力)。
(2)考试内容
①运动学:点的运动方程,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在自然轴上的投影,刚体的平移,刚体的定轴转动,刚体平面运动方程,平面运动刚体的速度瞬心,速度投影定理,刚体上两点的速度关系,平面运动刚体的加速度瞬心,刚体上两点的加速度关系,同一刚体上两点连线的中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在水平地面、圆凸面、圆凹面上作纯滚动的圆盘上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确表示及其求解,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②静力学:力对坐标轴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过该点的轴的矩的关系,力偶和力偶矩,力系的简化,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一矩式、二矩式及其限制条件、三矩式及其限制条件)及其应用,带摩擦的物系平衡问题。
③动力学:刚体的质心和均质细长直杆、均质圆盘、均质细圆环对过质心且垂直于运动平面的轴的转动惯量及刚体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力的功(包括常力的功、弹簧力的功,力偶的功),质点系的动能,动能定理,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质点系的动量,质心运动定理,质心运动的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质点系对定点的动量矩定理和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定律,刚体达朗贝尔惯性力系的简化,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及其在单自由度平面系统或二自由度平面系统中的应用。
(3)题型及分值
所有考题均为计算题,其中: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考题各占50分左右。
(4)参考书目
1.《理论力学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水小平、白若阳、刘海燕,2013年 9月
2.《理论力学学习指导与题解》,电子工业出版社,白若阳、水小平、刘海燕,2014年3月
三、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
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对接各科辅导老师(随报随学、全程辅导)—各科老师了解基础,制定计划—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1V1)。
2、全科一对一老师安排
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机构专职老师,毕业于名校,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课程。
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专业高分有经验的学长学姐。
3、课程内容包含:
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
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答疑,全程免费,不限次数。
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
其他资料:相关导师的期刊文章及发表论文、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
教务老师全程一对一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各科复习规划
1、基础阶段(3—6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
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主要学习后进行吸收、理解。建议每2周上1次课,中间可根据吸收情况适当的增加。
英语:主要是对英语语法部分进行学习以及相关的练习。建议每2周上1次课。
2、强化阶段(7—10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巩固,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进行背诵。
专业课:还是需要先把所有的教材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7月份可用于一轮的复习,但是还是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完成一轮复习,8-9需要完善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可以按照考试的题型去补充完善笔记。开始进行1轮、2轮的背诵复习。每周上1次课。
英语:主要是进行专项的训练,主要以真题为主,先做早年的,将近几年的放在后期进行模拟测试。然后根据真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生,并需要自己去总结、反思,进行消化。此阶段单词继续背诵(利用碎片化时间)。建议每1周1次课。
政治: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结合《精讲精练》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要理解,大部分的内容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有接触过,以理解为主。可结合教材课本完成配套习题,并回归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建议每周上1次课。
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阶段,专业需要进行3轮背诵。英语和政治也需要进行素材的积累及大题的背记。
专业课:以背诵为主,进行三轮、四轮的背记,同时开始进行历年真题的训练,分析真题,总结出题的规律,讲解答题的技巧。建议每周上1课,每次2-3课时。
英语:主要是完形填空、新题型等其他题型讲解和练习,翻译、写作方法论和思路练习,素材积累。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9-10月份,可每两周上1次课,配套相关的选择题、历年真题,总结出题和答题规律,充分了解考试的重难点与高频考点,在此过程中对自身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针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性复习资料,配合相关老师强化巩固,11月份可以开始进行主观题的背诵。
3、冲刺/模考阶段(11-12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冲刺,对整体知识开始查漏补缺,以及进行相关的模拟训练,以更好的去适应正式考试。(剩余课时)
专业课:进行模拟、讲解真题,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每周上1次课。
英语: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
备注:这是参考模板,实际各科老师按照学生个人情况去进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