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新祥旭考研】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哲学考研试题

【新祥旭考研】 / 2016-12-20

一、名词解释

 

1 三纲领八条目

 

答案:三纲领八条目出自《大学》,三纲领指的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指的是“格物 致知 正心 诚意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三纲领八条目作为《大学》的纲领要求历来为儒家学者所尊崇,也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体现。其中“格物 致知 正心 诚意”属于“明明德”的内容,是内圣的要求和达到的途径,“齐家治国平天下”属于“新民”的内容,是外王之道的要求。

 

2 事事无碍

 

出自华严宗 “四法界”说,“四法界”意指“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是说一切有分齐的事法,表面上虽然有差别,而从一心所显这 一角度看,则性质为一,故能大小互融,重重无尽,事事之间相互包容而无妨碍,故名事事无碍法界。也就是说,既然一切事物的象多是假的,只是心的产物,那么 大小高下等差别就毫无意义,故能随心所欲,事事圆融,无穷无尽。

 

3 三表法

 

战国初期墨 子关于检验认识的标准。墨子认为,要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必须有一个共同标准,即言必立仪。言而无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 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为此,他提出了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三个标准,即所谓“三表”:何谓三表?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 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 非 命》。所谓“本之”,主要是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其依据是求之于古代的典籍;所谓“原之”,是“诉诸百姓耳目之实”,也就是从普通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立 论的根据。“本之”是间接经验,“原之”是直接经验,都是属于归纳法的范围。所谓“用之”,是将言论应用于实际政治,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百姓人民的利益,来 判断真假和决定取舍。

 

墨子第一次 提出了以历史经验、耳目闻见和实际功效作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他自己论证兼爱、非攻、非命、明鬼等等,可以说都是他的“三表”法的实践。“三表”强调 以感觉和实践经验作为检验认识正确性的标准,可以说是中国“实践论”的初始形态,在中国认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后世影响深远。荀况重“符验”、韩非 重“参验”、王充重“效验”的认识论,都是对墨子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缺陷在于:三表间无推理相连,只是孤立之三标准,不似三段论法,故不能成严整之知 识。且上古知识未必真;百姓见闻因地而异;人民之利因阶层而不同,三表未必可靠。

 

4 二柄

 

“二柄”出自《韩非子 .二柄》:“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 之谓德。” 二柄主要是指君主如果能将“刑德”这两种权柄操持于手中,就能行使赏善罚恶的权力,恩威并施,刚柔相济,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驾驭群臣,为自己的统治服务,为自己卖命。

 

5 谶纬

 

谶纬是中国古代谶书和纬书 的合称。谶是秦汉 间巫师 、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 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后来两者逐渐合流为一体,成为一种在两汉时期很流行的神秘主义学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说: “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纬者经之支流,衍及旁义”。谶与纬作为神学预言,在实质上没有多大区别。谶书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河图》《洛图》,而纬书 的名字一般比较奇怪,什么《乾凿度》之类,在内容上有将古代圣人神秘化的倾向。谶纬之学作为一种迷信学说,成为当时统治者间权力斗争和维护统治地位的工 具。

 

   简答题

 

1 兼相爱  交相利

 

“兼爱”思 想是墨子的代表思想,面对当时的社会混乱状况,墨子主张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并指出社会混乱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区别,相互疏远甚至相 互侵害,不能视作一个整体所至,只有“以兼易别”,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的兼爱状态,才 能彻底根除当时的社会弊病。兼爱也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无差别的相互爱护,这一点很不同于儒家的由亲及疏的“仁爱”思想。墨子提倡兼爱,但不是一种盲目乐观 的主张,墨子的兼爱是以“交相利”为论证基础的。“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 富足。是故,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这种在交相利基础上的兼爱思想也大致反映了墨家作为当时小手工业者的代表在政治上的诉求,只有相互爱护,相互帮扶,每个 人才能很好的生存下来。

 

2 虚壹而静

 

出自《荀子 解 蔽》。荀子所主张的认识上的方法论,他针对人们在认识上容易陷于表面性和片面性这样的弊端,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荀子所谓“虚”,指的是不 以已经获得的知识来妨碍再去接受新的知识;“壹”指的是思想专一,人只有在思想专一时时才能有效获得某种知识,但在同一时段里接受不同的知识时既要做到心 志专一,同时又不能造成不同知识之间的相互干扰。“静”,指思想宁静。荀子认为人的心无时不刻不处在一种动的状态,不动就不能思维,但要正常思维就必须排 除各种干扰,让思想静下来。所谓“静”就是不让各种胡思乱想和烦恼来扰乱思维。荀子认为只有做到“虚壹而静”,才能达到“大清明”的境界,即“坐于室而见 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经纬天地而材官万物,制割大理而宇宙理矣”《荀子 解蔽》。

 

3 历物十事

 

惠施的主要思想主张,主要收录在《庄子 天下》里,在这里,惠施提出了十个命题:1“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6“南方无穷而有穷”7“今日适越而昔来”8“连环可解也”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一般来讲,其中1 2 3 9命题分别谈论了空间的相对性,4 7命题则探讨了时间的相对性。5命题则是惠施合同异思想的体现,在“毕同毕异”的状况下,消除了一切差别,才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境界。

 

4 化性起伪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均出至《荀子 性 恶》),荀子认为人生来是性恶的,他之所以能变善,完全是后天学习教育的结果,这样,人之被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便是是相对立的,人的初始 之性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学习来加以改变。而礼仪法度是人为的“伪”,是圣人制定的行为与道德规范,是人们后天习行的凭借。“性者,本始材质也,伪者,文 理隆盛也”,同时荀子认为“性”作为一种自然的材料。“伪”是人施之以理法后形成的人的行为。人们只有积极主动的认同圣人所制定的礼仪法度,以此为依据修 养身心。才能变化先天之性恶,而遵礼守法,达到涂之人皆可为禹理想状态。这便是化性起伪。

 

5 一物两体

 

“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正蒙 参 两》张载认为,没有对立面也就不可能形成统一体,没有统一体,对立的两方面将无法相互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一物两体”。“两体”指阴阳两个对立面,“一” 指对立面的统一;“神”指气化运动的潜能,“化”指阴阳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一故神”是说,有对立面的统一,才有运动的性能。由于统一体中存在着对立 面,所以其运动的性能神妙莫测。“两故化”是说,有对立面才有运动变化的过程,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存在于统一体中。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具有对 立面,对立面又存在统一体之中。

 

古文翻译

 

无恒产而有 恒心者惟土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 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断句: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土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 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 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翻译:没有 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一旦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那 就会胡作非为,什麽事都做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才去加以处罚,这等于是陷害他们。哪里有仁慈的人在位执政却去陷害百姓的呢?所以,贤明的国君制定 产业政策,一定要让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子儿女;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致饿死。然后督促他们走善良的道路,老百姓也就很容易听从了。

 

论述题

 

朱熹“格物致知”说

 

朱熹继承了 二程的格物思想,并在《大学章句》对格物致知的思想做了更多的阐发,在朱熹看来,“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致,推极也。 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大学章句》),格就是到的意思,物即事物。穷尽事物的道理和规律,并使它到达极处而无所不到,这就是 格物的意思。致,推至到极处使之完备。知,即知识。扩充我的知识使它到极处,使自己的知识无所不包。进一步来讲,关于格物,朱熹认为是指穷至事物之理。根 据他理一分殊的主张,人心中本来就有一切事物之理,但心虽含有万理但却不能自己认识自己,必须通过格物功夫,对事物加以研究,然后才能达到心的自我认识从 而对天地万物之理就了然于胸了。人心有知,万物有理,对事物的理没有研究到,心的知识也就不够完备了。而王阳明则认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 谓”,阳明反对向外探求事物之理,主张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这是种由内而外的路径。关于致知,知有两种解读,一是朱熹所说的 知识,还有一种解读就是王阳明所认为的良知。良知是对知的一种内在化解读。良知人人皆有,它是人生来具有的关于道德真理的认识,也就是对心中之理的自我认 识。良知其实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两良知当中,达到对良知的认识,也就认识了天理。在朱熹那里,知作为由格物而来的知识,只有通过格物是 自己的知识足够完备,才能达到对天理的体认。

 

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  1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名词解释

 

1 努斯

 

努斯,希腊文,nous,源自动词noein(思 想),通常音译为努斯,也疑义指心灵或理智,或在某些方面的理智,在西方哲学史上,阿那克萨戈拉第一个将理智看做高居于物体之上的精神实体的哲学家,他把 努斯当做一种宇宙力量,其本身是单一独立的,拥有有对万物的一切知识和最大的力量,又是灵魂的主宰,它从原初浑沌中将元素分离出来,使种子得以运动,并建 立世界秩序。

 

2 中道

 

中道是亚里 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追求,是判断善恶的标准、衡量德性的准则,所谓“中道”即德性,分为两类:理智的和伦理的。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就是善,过 与不及就是恶。这有一点类似中庸思想。“伦理的德性即是中间性”,中道德性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对于恶与不当的情感和行为,它们的恶性质是绝对的。不 存在中间的过度,永远是罪过。中道的实现是不易的,但是可能的,这需要行为者具有知识,且需用理智去克服欲望才可以达到。

 

3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曾讲“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在这里,人即单个的人,作为尺度的东西主要指人的个体感觉,而非理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说,单个人的感觉是就是我们判别与认识事物的根据。即,对我来说,事物就是对我呈现出来的样子,对你来说,事物就是对你呈现出来的样子。

 

纯存在(纯有)

 

黑格尔的逻 辑学是从“纯存在”开始的。“纯存在”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存在”,它是一个最简单、最贫乏、最片面,然而也是一个最普遍的概念。逻辑学以它为出发点,意 思是想表明,“纯存在”是“绝对理念”的潜在或萌芽,概念的自己运动自然会把它自己的丰富内容揭露出来。在他的这种唯心主义思想中包含着这样一个“合理 的”思想,即认识根本上是从“无知”开始,是从无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从浅知到深知的转化。

 

5 灵魂(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将灵魂定义为一切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形式。或潜在的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第一现实性。这样的定义将灵魂视为形式或现实性,否定了万物幽灵的传统观 念,同时在灵魂与躯体关系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精神的,不是物质的,灵魂又不能脱离身体而存在,因为任何一个生命体都是作为形式的灵魂和作为质料的 躯体结合而成的,也只有在这种结合中,灵魂才能发挥作用。在对灵魂的分类上,他将灵魂分为植物灵魂 动物灵魂和人类灵魂,二 简答题

 

1 两种性质的观念

 

洛克之前的 哲学家们曾区分了物体的两类性质,一类是广延运动形状等性质,一种是声色味等性质,洛克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思想,他将此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体中的性 质,另一方面是有物体中的性质所引起的心中的观念。洛克将物体的性质区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第一性质就是物体的大小 形状 数目 位置 运动 静 止等,这些性质是物体所固有的,与物体不可分离,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第二性质确切来说是物体中的一种引起感觉的“能力”,它可以借助于第一性质在 我们心中产生色声味等感觉,第二性质并非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性质,只不过是第一性质的变形而已,是一种附属性质。与两种性质相对应,我们心中也产生了两种性 质的观念。

 

2 知性为自然立法

 

在康德看 来,人的知识是由先天的知识形式和后天的感觉表象相结合而成的,这就是他所说的“先天综合判断”;在他看来,哲学的真正的关键就在于回答“先天综合判断” 何以可能?康德认为人们的认识在感性的阶段上,人借助于先天的感性直观的纯形式,即时间和空间,把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感觉的混乱状态整理出秩序, 使之成为时空中的现象;到了知性的阶段,人使用先天的知性的纯概念或范畴对感觉表象进一步加工整理,使之带有条理性和规律性,而形成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 真正的知识;知性的范畴只能用于整理由感性所提供的现象,认识的对象是借助人的主观意识、即先天的感性直观形式和范畴而构成的。在他看来,带有普遍性、因 果性的规律并非客观世界所固有,只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知性不是从自然界抽引出规律 ,而是为自然界制定规律。康德提出要根本推翻过去的一切认识都必须与对象一致的假定,而应该假定对象必须与我们的知识形式一致。这是用先验唯心主义的观点去解释人的认识,把自然界和人分隔了开来。特别是,康德限制知识的范围和贬低理性,为信仰留下了地盘。

 

3 观念的关系与事实的事情的区别(休谟之叉)

 

在休谟看来,人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由观念自身而得来的知识,另一种是基于事实事情的经验而得来的知识。关于观念的知识,就是指那些单凭思想就可以推理的知识,它与外在的事物没有任何关系,只要符合自身的法则而不矛盾就一定是普遍必然的。比如说“三角形内角之和是180” “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等等。关于事实的知识,是人们基于事实经验而得到的知识,它的正确性只有在符合了经验事实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保证,因而这类知识是 或然的。比如说“太阳东升西落”“物体的热胀冷缩”等等。进一步来讲,关于观念知识的命题是分析命题,它是必然是真理,关于事实知识的命题是综合命题,它 只是偶然真理。人类除了这两种知识外,就不再有别的知识了。这两种知识的区分也使得经验论与唯理论之间的争论陷入了困境。经验的知识只能是或然的,而分析 的知识又与经验事实本身没什么联系。所以在追求人类知识之坚定根基的的道路上经验论与唯理论都进入了死胡同。

 

4 自然状态(霍布斯)

 

自然状态是 霍布斯在探讨国家起源时所假设的一种情况,是指在公共权力或权威没有建立之前人类所处的一种状态。在自然状态下,尽管每个人身体能力有强弱之分,但由于智 力上的不同或者是弱者之间的联合,使得每个人在权利上处于一种平等的状态,这样,每个个体都有占据一切自然资源的的平等权利和均等机会。但资源本身又是有 限的,由此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就出现了。在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就像狼与狼一样,整个人群处于一种“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人们占 有资源又彼此相互掠夺,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这种状态下的人们的生活是龌龊的,卑贱的,甚至连个体的生命都时刻受到威胁。为了使这一情况有所改观,人们基 于理性而订立自然法,希望能够约束个体之间的行为。但自然法更像是一种道德原则,本身没有强制力,所以其约束力也就没有保证。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状况,人们 之间就相互订立契约,将自我保存权(生命权)之外的一切权力都让渡出去,交由一个人或者一部分人所组成的议会,这样国家便诞生了。

 

论述题

 

1 德性即知识

 

德性即知识,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 品格 特长 功 能,亦即是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人的德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也有了伦理上的意义。德性 作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的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行,但这种具有并非现实的具有,而只是一种潜在的具有。换句话说,人并非生来就符合人的本 性,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表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 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所以,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 恶”的结论。在苏格拉底看来,趋善避恶是人之本性,没有人资源追求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 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是恶的。有些人在作恶,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就是恶的,那些公然谴责正义的人,要么在说谎,要么不了解何为正义。沿着这 个思路,苏格拉底通过“是什么”的追问,探讨了正义 勇敢 智慧 友爱等德性问题。

 

2 柏拉图的理念论

 

所谓理念,即idea,出自动词idein(看), 本义指“看得见的东西”,转义为灵魂看得见的东西。理念由苏格拉底“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基本规定之一就是“有一类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但理念并非单纯 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其存在根据的实在。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理念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理 念不会受到事物的影响,理念之间也没有任何联系。个别事物始终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它们是个别的和偶然的,而理念则是永恒不变的,它们是普遍绝对和必然的存 在。因此个别事物是感觉的对象,而理念是知识的对象。可知的理念是可感的事物的原因和根据,可感事物是可知理念的派生物。在柏拉图看来,这种派生主要通过 两种方式:一是“分有”,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比如一幅画一个人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他们“分有”了“美”的理念;二是“摹 仿”,造物主是根据理念为原型来创造具体事物的,就像木匠根据自己心中图纸制作座椅一样,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由此可见,理念具有多重含义,首先, 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依据,即事物因分有理念而存在,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 物。再次,理念是实物模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完满的模型,事物是理念不完满的摹本。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的就是实 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柏拉图晚年 对理念轮作了反思与修正,在理念的普遍性方面:既然事物因理念而存在,这意味着每类食物都有对应的理念而存在,这样一些低黏的食物是否有对应的理念,柏拉 图加以回避。在分有问题方面,事物因分有理念而存在,但怎么分有,是分有一部分理念还是整个的分有理念,如果整个的分有,理念就存在于许多事物中,这导致 理念自身的分裂,有损于它的单一性,如果部分的分有,又破怀了理念的完整性。在理念的模仿方面,事物因模仿理念而存在,这样事物类似理念,理念与事物之所 以类似,只能是因为模仿了同一个理念,这样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没有尽头。同样在理念与神和我们的关系方面,如果分有与模仿说都有困难,那么理念世界与事 物世界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没有相应的联系,我们将无法认识理念,神与我们这个世界也会没有什么联系,他不统治我们,也无法干预我们。这样,神的就会陷 入一种尴尬的地位。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