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及专业介绍
1923年,南开大学经济学科创立,1931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从1935 年起开始培养经济学研究生,至1950 年共招收13届60多名研究生,培养了一大批海内外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高级管理人才。
学院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史、国际贸易等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城市经济学等15个学科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均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经济学门类的16个二级学科。目前在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财政学、劳动经济学等13个学科招收博士研究生。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博士后226人,在站33人。凭借严谨、自由、开放和服务于社会的学术氛围及在中国经济学发展上的独到建树,经济学院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具有全球化视野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二、招生情况
1.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96经济类综合能力
④433税务专业基础
2.复试分数线:
2023年 总分:370 单科:60 60 90 90
2022年 总分:380 单科:60 60 90 90
3.近几年报录比:
2023年31人进复试,录取26人,初试最低375分,最高422分
2022年报考125人,录取26人
2021年报考114人,录取55人
2020年报考168人,录取30人
三、备考指导
专业课433
因为我是从市场营销跨考税务,跨度非常大,所以当时在专业课上是下了大功夫的。在20年考研的时候,学长学姐们说只要把财政学通背,加上一些整理的资料,再做轻一的题就好。当时就盲目的照做,结果第一年专业课只考了92分。那么我又是如何提高到135分的呢?我们把专业课分成四部分,结合真题分模块来讲,最后讲一下这几本书的分数分布大概比例是多少,以及复习的时间线安排。
Part 1 财政学原理 约60-90分
财政学原理这本书是一定要揪出重点内容反复背诵+理解的,像第三章引入公共物品前后资源最优配置理论分别在13年、15年、16年、19年反复出现,19年还首次考到了算式推导,类似的知识点还有很多,我会在后续的资料中帮大家标注每一个知识点对应的真题。课后题选择部分可以简单略过,但是思考题要认真背下来,以第一章为例
标注年份的都是考过的真题,课后题没有官方的答案,我会在资料中帮大家整理出来。
另外一点算是一战失败后的教训,也是我二战提分的关键,就是要对整本书的结构有较为清晰的把握,很多知识点是可以串联起来学习的。我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所有的知识点标注出来,并备注上真题年份。虽然工程量不小,但到后期我几乎都是在看这张图默背,对整理思路把握出题规律非常有效,这是节选的一部分。出资料的时候也会把这张思维导图附赠给大家。
我备考的时候有买两个学长学姐的资料,总共差不多背了有4-5遍,其实很多同学甚至能够背7-8遍,但我觉得背多少遍资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你理解到位。
Part 2 国际税收 约15-35分
二战那年我仔细分析了真题的规律,这本书在19年考了大概23分,20年约30分,21年约15分(因为没有计算也没有论述)。综合来看我觉得是不用通篇死记硬背的,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战那年我只背了学姐的资料,却出了一道近20分的国际间接税收抵免计算题,整道题垮掉。
二战我先买了书看过一遍,自己根据真题整理出了重点内容,并且又重新掌握了国际税收方面的计算题(这部分确实很难),再加上整理出的一些通用的句子,很轻松地应对了今年的专业课考试。同样我也会在资料里整理这些,加上我做了一张表格标注了所有的真题以及考点分值供大家掌握真题规律。
Part 3 CPA/中国税制 约20-50分
我把这两个放在一起讲,是因为中国税制的复习大家通常都是按各个税法进行掌握的。我相信对于跨考生来讲,这一部分是最令人头疼的了,但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咱们有理有据的说,十年中:
增值税:计算6次、文字3次: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区别、营改增、增值税的三种类型
消费税:计算2次、文字3次:消费税的范围2次、改革方向、与增值税区别
城建税跟着考了很多次 近四年增值税所得税必考
个人所的税:计算2次、文字3次:和美国个税的区别、我国个税居民/非居民纳税人判断标准、纳税义务有哪些、自行纳税申报/专项附加扣除
企业所得税:计算5次、近四年考了2次
房产税:2019考了计算和文字
热点不是考国际税收方面税制改革,就是国内税制体系/增值税个税消费税税制改革
痛苦就在于CPA要学的太多了,知识点太杂,不知道有哪些必须要掌握,有哪些是不值得花大量时间学习的。一战的时候我简直看到轻一就头疼,就问了好多学长学姐的经验,现在综合成一个比较好的回答来给你们看。
大税种的税率、税目、税收优惠及计算题都是必须要掌握的,轻一的题我当时反复做了两边,我写在单独的笔记本上,把错误的原因标记在旁边,你们可以参考一下这种方法。做完题早上我还会抽空背一下这些笔记,毕竟对于跨考生来说,各个税种的知识点要牢记可太难了。
至于小税种,我认为土地增值税、房产税以及跟着考的增值税、消费税考的城建附加也要好好掌握计算,其他的我只是跟着老师听了一遍网课。我跟的是刘颖老师,因为是她编写的轻一,但是私下认为她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有点啰嗦)。也有很多人推荐叶青老师,这个你们可以自行选择。二战那年我还发现了《晨曦笔记》这种知识点整理的笔记书,自己打印下来反复读读背背,觉得也很有用(有需要会在资料里分享给大家电子版)
此外,我建议跨考生税法最好早点开始,不要晚于暑假,把不然到最后面对这一坨庞然大物会很焦躁。先听一遍网课,然后做轻一的计算题,自己背一些税目和税收优惠的知识。
Part 4 经济学原理 约35分
这部分是20年新增的内容,大家都有点手足无措。我们看下这两年的真题,分别考了竞争垄断、供给需求、生产函数、支出乘数的相关知识。简答论述部分推荐大家上喜马拉雅找经济学原理的有声书,走路的时候或者睡觉前听一听,对理解很有帮助。另外我会出资料整理需要背诵的知识点。
计算的部分,20年考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难住了一大帮人,21年考的是均衡时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和财政学原理也有一些重叠的知识点。经济学的备考,学有余力并且本科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可以按照高鸿业的教材来,做课后题。我当时没有买教材,买了圣才的书,重点章节做了部分习题。其实经济学的很多原理和财政学原理那本书是相通的,可以结合起来备考。
想问下学姐曼昆经济学原理的宏观部分还需要看?我看别的经验贴说只需要看微观,参考目录上没说,我不知道宏观是不是也要扫一遍 我当时也只是看了微观,但是我建议你还是要对宏观有个印象,因为官方又没说宏观不出题,最好扫一遍
这两本书的理解程度只到课后题水平够了吗?还需要做额外的经济学的题目吗 一些基础的经济函数计算题还是要掌握一下,别的概念部分不用看得太细,我会出资料整理
Part 5 时间安排
专业课基本是最能拉开差距的一门了。于我这个跨考生而言,尽可能越早开始越好,目前四月份其实就可以开始理解课本上的原理和看课后题了,理解完之后尽快背资料、做计算题,这样后期会少很多压力。此外,如果你也是跨考生,税法的学习尽量不要拖到暑假之后。
关于真题的使用--我今年之所以能在三个月的时间提升近60分,分析真题帮了大忙。我是这样做的:把13年-21年真题打印下来,每道题去书中找考点,重复考察的内容一定要吃透;做成表格汇总,并标注年份和分值,揣测一下老师出题的思路。(396部分也适用此方法)
(一些没有涉及的问题同样用表格列在下面)
除了财政学需要通背以外,另外三科要通背吗,还有您感觉今年考下来433各科的比重如何呢 国际税收虽然说不用通背,但最好自己看遍书,然后再背买的资料,此外跨国抵免的计算还是要掌握为好。经济学原理那本书太厚了,不用通背,但是你对知识点的理解很重要,到考场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需要背诵的部分我会在资料里整理。中国税制我也会整理出一些要背的内容,其他的要做轻一的计算题。
各科比重你可以看我在上文标注的分值
请问专业课大概几月份开始复习,需要报班学习,或者听什么网课吗 时间安排上面有我的建议,你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具体安排。
关于是否要报班,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建议如果是基础不好、自制力较差且跨考的同学,可以考虑报个新祥旭考研一对一,会根据大家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授课计划,全程跟进学习进度,学起来会比较省时省力,效率会很明显的提高。
南开433的计算题和简答题分别会在哪些部分出题呢?每本书的侧重点有哪些 这个我资料里会出全部的真题(去年我出考场就把真题默下来了);简答四本书都有可能出,计算主要出各个税种、经济学的一些基础函数、国际税收抵免等。每本书的侧重点我会在资料里为大家表明考频以及重要性。(不买资料的同学也没关系,也可以自己分析真题)
对专业课完全没有信心怎么办。 我觉得专业课,你只要下过功夫,应该不会差。因为我这篇干货为主,可能一下子让各位小可爱觉得工程量浩大;但其实说白了,就是背书、看真题、写计算。我当时接触专业课完全手足无措,但只要你开始学了,你就会发现都能一点一点消化掉的。
参考用书:
1.财政学原理(第五版)
2.国际税收(第四版)
3.学长学姐资料
4.CPA税法、轻一
5.热点
经济类联考396
396我考了135分,数学逻辑应该没怎么扣分,先讲我的经历做参考,再针对你们的问题来解答。
Part 1 数学 70分
现在四月份,你们看基础视频然后做笔记,跟着老师做做题,就算是步入正轨了
我考研数学跟的是张宇,第一年听了基础课之后做核心笔记+800题,也没有做什么别的资料了,因为南开395超纲考得很差。第二年九月份才开始复习,发现数学都忘得差不多了。我完全按照396的范围来,因为数学只有选择题我没有再做800题。
我是这样做的:
1.听一遍基础课——老师不固定,做题不懂的地方再回过来反复听
2.(你们可以加上一本偏基础的资料)花时间把公式都整理出来,贴在经常能看到的地方
3.买了396的历年真题看了上面的选择
4.张宇优题库刷了2~3遍——这本书偏难,但是你刷完会觉得考试时的数学很友善
5.模拟卷(12月几乎每天都在刷模拟卷)——我买了鑫泉4套卷、张宇4套卷、仲毅6套卷。刷这些卷子计算量都挺大的,但要记得控制时间。一方面为了提高做题速度,另一方面为了保持手感。
有效做题
以张宇的优题库为例,来跟你们谈一下怎么做题
考试时是35道选择题,我当时就每天只做35道选择题,然后整理答案。
按照天数分类,把忘记的知识点和错误的原因记到笔记本上(不抄题,记题号),最后一遍就只看错题。
其实这个话题也是老生常谈了,但一战时候的我把错题整理的特别乱,东一块西一块最后自己都懒得去看。二战的时候我更有体系的整理了错题,并保证时时翻阅。这样一方面能彻底解决掉知识漏洞,另一方面还能很有成就感。
数学跟的哪个老师
要按照数三看吗? 张宇,但是有点后悔跟他,因为他讲的有点太难了。李永乐、汤家凤、王式安等等这些老师都是很好的,你们自行选择。不用按照数三了,396数学很规范,就按照396的大纲来
对数学不敏感,想知道396数学的难度是普通孩子垫垫脚可以够到的吗?我从小就很讨厌数学,高考数学就很差。但是考研数学,尤其是396里的数学,我认为普通孩子努努力都是可以拿满分的。好好做题,把公式背住,不用太担心的。
数学看完基础班,有强化班要不要看?问了好几个人,他们有的说,先看基础的然后看完直接做题,等七月份左右在看强化班,有的又说不用看直接做题 在我心里是 做题>看视频 的
我的建议是看完基础课去买本基础性的练习册(去年396刚改革,我没有买基础性的练习册,所以这个暂时不做推荐),然后自己不熟的章节再去看强化课吧。
当然这只是我的建议哈,你们也看看别的经验贴怎么说。
参考用书:
1.视频课
2.核心笔记+800题(你们可以换最新的396基础版习题代替)
3.模拟卷
4.396真题
5.笔记、错题本
Part 2 逻辑 40分
考研逻辑是一门虚张声势的学科,外强中干。我第一遍打基础是5月份做鑫泉的逻辑精点,当时上面有道题说什么白云苍狗真的把我绕晕了。我对逻辑的初印象是觉得它很难,但后来发现很多第一遍不理解的东西,重复着看,就能懂了。
这个时候找个好老师带着学是很有必要的,我建议逻辑老师就不要换来换去了,因为做题的方法都不一样,教的也不一样。我一战跟的是鑫泉,比较重基础。二战我跟的是王诚老师,虽然他的资源很难找,但他讲做题的技巧对我来说很受用。还有人推荐老吕、绕思中。
暑假二刷完逻辑精点之后,我买了周建武逻辑历年真题库,这本书是当时学姐推荐给我的,但我没有做完,觉得很厚一本,无法形成知识体系。二战的时候才感觉终于通过199的历年真题,把逻辑学通了。我自己学习的特点是,必须掌握了知识的脉络和结构,才能更好地吸收。不然做再多的题,对我来说就是一坨庞然大物罢了。
给你们看我当时做题的方法:
用时、错误率 错误原因分析
2020
65分钟
错四个 1.推理看题不仔细。没有大段文字表述的题目要仔细看!
2.支持题。最能支持首先考虑搭桥,出现重复词,菊花一紧,识别三段论。
3.削弱题。统计相关推手段目的必须假设因果相关,进行削弱因果。找题目关键词嗅觉、空间感B美食家品尝和嗅觉没有直接关系。A虽然是说动物,但明显指出因果倒置的问题,紧扣题目关键词
2019
60分钟
错5个
1.大可不必生搬硬套成本原则。选第一直觉
2.做题时间越长的题反而越容易错
训练不足:其他题<支持题<综合推理
3.如36题,当你进入机械寻找答案状态时,往往忽略了显而易见的排除点。
4.如38题,题目要素列举,选项要素单举,下带上假设
5.如46题选不可能看成可能。很多耗时的行为源自于看错题
这题很经典 想想用了哪些策略
6.如34题最能支持题首先排除“可能”项,重复出现的词语画出来,搭桥。
打好基础之后,我把11年到20年的199真题都控制时间做了2遍,第三遍只做错题。做题的时候不仅是为了作对,还要掌握快速解题的方法。对待错题要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总再同样几个地方做错。
参考用书:
1.逻辑精点
2.鑫泉视频
3.王诚视频
4.周建武历年真题
5.199真题
6.错题整理
Part 3 写作 40分
接下来到了相对轻松的环节了,写作备考是可以在短时间拿到大部分的分数的,我话在上面的时间很少。
一开始听的王诚针对199写作的课,后来就一直在微博上跟张乃心老师。她在去年在微博上无偿发起了很多直播课,也可以通过她的公众号来学习。我觉得她把写作讲成了简单的套公式,非常容易上手,适合短期突击的同学。
什么时候开始写作呢?我觉得可以放在暑假之后,当然学有余力的同学早点看也可以。当时学姐推荐我读《自私的皮球》我愣是没看进去,你们有时间也可以看看补充些课外知识,经济学原理的很多东西也可以用在写作这里。后期做真题的时候要整理出自己的模板,来保证考试时快速的写完它。
参考用书:
1.199、396历年真题卷
2.王诚写作视频
3.乃心微博直播课
4.模板
四、复试
我去年是采用线上的形式,线上的好处是没有笔试,坏处是网络不稳定会很影响面试状态。我去年为了复试买了三脚架、电脑支架...没有买麦克风,用电脑自备的。去年的经院发的复试指南我都会上传到群文件里,操作细则大家去群文件看。
复试流程——老师会怎么问
这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了,我记录了我去年复试的整个问答过程,用时20分钟左右。
1.英文/中文自我介绍
2.抽题目
3.英文问答
①What is production frontier? It’s a curve,right?How to explain that curve?the curve would have two ends right? What’s the meaning of that two ends?
②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ax avoidence and tax evasion.
③Any statistic ways to measure tax avoidence?
4.中文问答
①什么是增值税,增值税和流转税有什么区别?(老师问增值税是不是流转税,一个小坑)
②美国有没有增值税
③什么是公共供给,具体说明纯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举例
5.老师临场问答
①既然你考过了CPA税法,那请你说一下增值税出口退税的免抵退都分别是什么。
②出口退税都退的是什么税?
6.综合问答
①你知不知道国富论;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②现在大学住宅区内很多房屋出租出去,个人租赁应该交所得个人所得税,但是实际上这部分收入大都没有对他征税。这样一个现象违背了税收的什么原则?(老师问的时候我听不清楚,重复了很多遍,这个问题最后没时间回答了,但也太没影响复试分数)
复试资料——要学什么东西
我去年也是跟学长学姐买了资料,自己按照科目重新整理了一遍。
有关复试大家问我的一些问题
估分上不了400还有必要准备复试吗?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估的分,专业课的分数一般是会比想象的高一些,英语有人反映天津会有点压分。南开历年的分数线都没有400那么高,我觉得估分350以上都有机会吧。
复试有几个部分呢,每部分大概多长时间呢 嗯,你可以看下前面的复试流程介绍。总用时在20分钟左右,自我介绍1分钟,英语约8分钟,剩下都是中文。
英语有小组讨论吗,还是单纯自我介绍 英语没有小组讨论,自我介绍老师可能问你英语也可能问你中文的,都准备下,还有就是专业英语了,要背。
本科参加比赛,成绩绩点等等能提吗 当然可以提啦,可以融合在自我介绍里。有证书的可以把材料提交上去。
专业课准备和初试差不多吗,偏学科前沿呢还是重书本基础呢 专业课比较板正,复试抽题的部分跟初试简答题差不多,多了英语部分。后面随机问答就比较随老师心情,热点为主。
复试的时候,老师提问的问题,比如一些概念,名词什么的,也要像书本上那样那么学术的回答嘛,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生活化,口语化一点吗 名词解释类,比如老师用英文问你什么是辟谷税,是要像模像样的答出来的,当然句式可以有很多种。中文部分的定义比如逃税,最好按初试书本上的来。最后综合型问答看你能不能随机应变,比如最后一题我没听懂老师问的什么,我就回答了相关税收原则的内容。
复试和初试相比专业课书有什么变化吗?专业课书还是那几本,多了英语。
我看网上经验贴好像说要看经济学人还有专业英语 经济学人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老师问的英语基本都是名词解释类,你背好就行。
2023年复试内容及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品德,是否合格
2、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0分
3、外语听、说能力。20分
4、综合素质和能力:
(1)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2)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3)人文素养;
(4)举止、表达和礼仪等。40分
录取计算及说明
录取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占30%。
加权录取总成绩=(初试总分÷5)×初试权重 70%+复试成绩×复试权重30%(复试成绩、录取成绩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复试成绩低于 60 分(不含 60 分),确定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不再进行录取成绩的加权计算。
2、通过计算录取成绩正好处在某专业录取名额边缘的录取成绩并列的考生,按照录取名额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考生。如果初试成绩也出现并列的情况,则并列的几名考生均不录取。例如:某专业录取名额为 5 名,通过计算,录取成绩排名第 5 名的共有两名同学,则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同学,如果这两名同学初试成绩相同,由于名额无法追加,则两名同学均不予录取。
3、在报考研究方向之内按加权录取成绩总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和确定拟录取名单,但最终录取名单要以学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审批结果为准。
五、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
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安排各科辅导老师制定辅导计划(报名至考研结束全程辅导)—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
2、课程内容包含:
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全科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按照学员基础灵活分配各科课时。
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全程免费答疑。
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
其他资料:相关出题导师的期刊文章及论文集、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等。
择校指导:根据考试科目、历年真题、招生简章、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综合性对比。
专属班主任全程跟踪回访监督。
3、辅导方式:
新祥旭辅导分为网授和面授两种,通过17年的考研一对一辅导的积累,新祥旭已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师资库以及阵容强大的教务团队,足以满足全国各地各大高校的辅导需求,无论是网授还是面授、专业课老师有多么稀缺,新祥旭都有很好的教学方案给学员提供好保障。
4、全科一对一师资安排
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数学):机构专职讲师,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数学课程。
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直系高分学长学姐。
六、适用人群
1、基础比较薄弱或跨校跨专业
2、立志考取名校学生
3、复习时间紧迫
4、没有复习方向
5、自制力不足无法全心投入
【本文章来源于新祥旭考研刘老师:xinxiangxu010,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