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情况分析
1.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23年
招生专业: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化学电源与绿色催化
02 (全日制)化学工程
03 (全日制)应用化学
04 (全日制)新药创制与绿色合成
05 (全日制)生物化工
拟招生人数:15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31化工原理
复试要求及相关说明:
笔试科目: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实验)。
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复试分数线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
1、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复试分数线:单科45(68),总分311;
化学工程复试分数线:单科45(68),总分300;
制药工程复试分数线:单科45(68),总分300;
2、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参加复试34人;
化学工程参加复试48人;接收校内调剂,具体政策以学院招生调剂通知为准。
制药工程参加复试5人;接收校内调剂,具体政策以学院招生调剂通知为准。
3.录取名单
姓名 |
拟录取专业代码 |
拟录取专业 |
初试成绩 |
复试成绩 |
总成绩 |
备注 |
雷壬婵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79 |
88.91 |
411.78 |
|
李格格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73 |
88.44 |
407.60 |
|
吕灿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01 |
82.07 |
405.68 |
|
齐慧敏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64 |
87.03 |
399.58 |
|
罗欣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61 |
86.92 |
397.80 |
|
高腾飞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60 |
85.56 |
393.90 |
|
唐世杰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40 |
88.47 |
391.18 |
|
田鑫丰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59 |
84.13 |
389.83 |
|
孙静雯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66 |
82.01 |
388.03 |
|
崔浩然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33 |
88.42 |
387.55 |
|
王宇辉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48 |
84.63 |
385.58 |
|
苏诗超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51 |
83.79 |
384.98 |
|
雷云川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47 |
84.36 |
384.40 |
|
杨艺琳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46 |
84.10 |
383.25 |
|
韦钦松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52 |
82.76 |
382.90 |
|
李诗迪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45 |
83.00 |
380.00 |
|
邹镇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54 |
80.57 |
378.43 |
|
吴禧龙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64 |
78.37 |
377.93 |
|
李嘉琪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38 |
82.84 |
376.10 |
|
段卓飞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41 |
81.72 |
374.80 |
|
李香印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58 |
78.14 |
374.35 |
|
孙其杰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44 |
80.51 |
373.28 |
|
乔俞霜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34 |
82.02 |
372.05 |
|
石元昊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50 |
78.78 |
371.95 |
|
王振越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34 |
81.70 |
371.25 |
|
苏聪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37 |
81.03 |
371.08 |
|
刘欣欣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28 |
81.24 |
367.10 |
|
王琳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19 |
82.06 |
364.65 |
|
凌辰 |
081700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23 |
78.19 |
356.98 |
|
二、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831化工原理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31
1、考试内容
①流体流动部分:基本概念,流体静压强与静力学基本公式,流体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流体流动阻力——范宁公式,管路计算,流量计算;
②流体输送机械部分:基本概念,输送机械的类型和特点,离心泵的性能参数、特性曲线、流量调节与工作点、气蚀现象与安装高度;
③传热及换热设备部分:基本概念,热传导(导热),对流传热,换热器内的传热计算,辐射传热;
④传质导论与气体吸收部分:基本概念,吸收气液平衡,传质理论,吸收塔的计算(低浓度气体的吸收:物料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填料塔泛点速度及塔径计算);
⑤精馏部分:基本概念,二元理想体系的相平衡,精馏塔的计算(全塔物料衡算,理论板数的计算,实际板数的确定,填料精馏塔高度的确定,回流比的影响),其它形式的蒸馏;
⑥其它基本单元操作;
⑦实验部分:流体流动阻力测定、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吸收系数测定、精馏塔效率测定、干燥速率曲线测定。
2、考试要求
①了解:湍流的本质与边界层的概念,流体输送机械的类型及特点,沉降与过滤的基本概念,传质基本理论及其发展,空气的湿度及测量,临界含湿量和平衡水分;了解主要单元操作实验的原理及实验装置流程;
②理解:无因次数群及因次分析法,伯努利方程的意义,离心泵汽蚀余量及允许安装高度,连续性方程,串联过程的控制步骤,传质系数及其测定,精馏的原理;
③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伯努利方程、范宁公式及其应用,简单管路和复杂管路的计算,流量计的工作原理,计算公式等;离心泵特性曲线及物性、转速、叶轮直径对其的影响,离心泵安装高度的计算及其选型;傅立叶热传导定律、牛顿冷却定律及其应用,换热器内的传热计算,辐射传热基本公式;亨利定律、Fick定律、吸收速率方程及其应用,填料层高度的计算;拉乌尔定律,全塔物料衡算、精馏段和提馏段操作方程,回流比的确定及理论板数的计算,全塔效率和塔板效率的计算。
3、题型及分值
①选择题25%;②填空题15%;③计算题50%;④实验题10%。
4、参考书目
谭天恩、窦梅等编著,化工原理(第四版上、下),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说明:考试范围和内容不针对具体教材,参考书目不限于此教材。
三、新祥旭全科定制化流程
1、整体流程:咨询课程—支付学费—签订协议—对接各科辅导老师(随报随学、全程辅导)—各科老师了解基础,制定计划—老师辅导—教务老师全程跟踪(1V1)。
2、全科一对一老师安排
公共课老师(政治、英语):机构专职老师,毕业于名校,长期从事于考研政治、英语课程。
专业课老师:对口目标院校专业高分有经验的学长学姐。
3、课程内容包含:
线上辅导:随报随学,定制化辅导,报名后即可开始学习,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备考时间,各科基础等合理分配课时。
线下答疑:课上、课后直接和学长学姐(各科老师)进行沟通、答疑,全程免费,不限次数。
考研资料: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内部资料:专业课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的知识点笔记梳理及公共课的讲义。
其他资料:相关导师的期刊文章及发表论文、案例分析补充材料等。
教务老师全程一对一跟踪学生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各科复习规划
1、基础阶段(3—6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先了解考试科目的情况,及考研院校专业老师的初步情况,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及构建。
专业课:主要是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框架的搭建。主要学习后进行吸收、理解。建议每2周上1次课,中间可根据吸收情况适当的增加。
英语:主要是对英语语法部分进行学习以及相关的练习。建议每2周上1次课。
2、强化阶段(7—10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知识巩固,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需要进行背诵。
专业课:还是需要先把所有的教材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7月份可用于一轮的复习,但是还是尽可能在第一阶段完成一轮复习,8-9需要完善整体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可以按照考试的题型去补充完善笔记。开始进行1轮、2轮的背诵复习。每周上1次课。
英语:主要是进行专项的训练,主要以真题为主,先做早年的,将近几年的放在后期进行模拟测试。然后根据真题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学生,并需要自己去总结、反思,进行消化。此阶段单词继续背诵(利用碎片化时间)。建议每1周1次课。
政治:从课本基础知识开始,结合《精讲精练》把所有的知识点过一遍且考生要理解,大部分的内容在高中或者大学时期有接触过,以理解为主。可结合教材课本完成配套习题,并回归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建议每周上1次课。
这个阶段主要是强化阶段,专业需要进行3轮背诵。英语和政治也需要进行素材的积累及大题的背记。
专业课:以背诵为主,进行三轮、四轮的背记,同时开始进行历年真题的训练,分析真题,总结出题的规律,讲解答题的技巧。建议每周上1课,每次2-3课时。
英语:主要是完形填空、新题型等其他题型讲解和练习,翻译、写作方法论和思路练习,素材积累。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9-10月份,可每两周上1次课,配套相关的选择题、历年真题,总结出题和答题规律,充分了解考试的重难点与高频考点,在此过程中对自身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针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找一个比较好的辅助性复习资料,配合相关老师强化巩固,11月份可以开始进行主观题的背诵。
3、冲刺/模考阶段(11-12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冲刺,对整体知识开始查漏补缺,以及进行相关的模拟训练,以更好的去适应正式考试。(剩余课时)
专业课:进行模拟、讲解真题,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每周上1次课。
英语: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
政治:套题练习、答疑复盘、考试注意事项等后期归纳整理性内容。建议每周上1次课。
备注:这是参考模板,实际各科老师按照学生个人情况去进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