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周老师对2024年北京语言大学朝鲜语口译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学院及专业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分数线、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一、简介
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部下设 6 个学院:英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中东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应用外语学院;两个研究院: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院、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有 5 个研究所:外国文学文化研究所、理论语言学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所、翻译研究所、国别和区域研究所;另设有中法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中心和 15 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高级翻译学院是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成员单位。期刊《翻译与传播》和英语期刊《Translating China》挂靠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院;期刊《国别和区域研究》挂靠国别和区域研究所。
外国语学部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设有外语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有 17 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包括 14 个语种和专业:英语、法语、德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印尼语、罗马尼亚语、商务英语;另有 5 个复语方向:英语+西班牙语、日语+英语、土耳其语+英语、罗马尼亚语+法语、印尼语+英语;以及 3 个翻译方向:中英翻译、中法英翻译、本地化翻译。在建有 1 个专业语种:波斯语,和 2 个专业方向:国际语言服务、法律英语。
专业简介
培养目标:面向英、法、日、韩、德、阿、西七个语种招生口译、笔译两个方向的研究生,旨在培养具有广博国际视野的通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毕业生能熟练运用相关工作语言,具备逻辑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素质、宽广的知识面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理论,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
培养方式: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口译课程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如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开展,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笔译课程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即教学单位通过承接各类文本的翻译任务,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加强翻译技能的训练。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至少有 15 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或累积不少于 400 小时的口译实践。
课程设置特点:在保证基本技能和知识学习的前提下,MTI 课程设置特点:实践型课程与理论型课程相辅相成 翻译理论与实务、英汉对比与翻译、语言与翻译、翻译批评等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对翻译理论和研究的视野,为学生理解或解决翻译实践中所遇见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课堂教学与翻译项目相结合 新闻翻译、公文翻译、外事实务、实用翻译、文学翻译等课程,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进课堂、模拟翻译公司等教学模式,将实际的翻译任务融入课题教学环节,展开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注重学生翻译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翻译项目管理、计算机辅助翻译等课程,极力培养学生与真实翻译职场更为接轨的翻译理念与工作模式,提高其职业能力,包括管理能力和质量监控能力。
队伍建设
外国语学部目前共有专任教师 152 人,其中教授 28 人(博士生导师 13 人)、 副教授 40 人;另聘有荣誉教授 4 人:生成语法创始人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法兰西学院海然热(Claude Hageg)、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James B. Steinberg)、原外交部副部长现中东问题特使翟隽;特聘教授 4 人:哈佛大学黄正德、香港中文大学潘海华、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王宁、北京大学王继辉;以及包括美国语言学会前主席帕提(Barbara Partee)和欧洲语言学会前主席罗伯兹(Ian Roberts)等多位国际一流语言学者为客座教授。
学科建设
外国语学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依托北语“小联合国”国际型大学的资源优势,以国际教育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专业人才。学部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近70个合作交流项目,涵盖11个语种。每年有350余名本科生通过国家公派、校际交流等形式出国学习,在学期间出国交流的学生占比达到60%,其中葡语、俄语、西语、阿语、土语、意语专业达到100%。每年超过50余名学生在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外国语学部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每年都有200多场学术讲座,陆续邀请了Chomsky、Lasnik、Chierchia、Rizzi、Hageg、Ian等数十位世界顶级语言学家来我校做学术交流和语言学专题讲座。多次主办国际重大学术会议,其中包括乔姆斯基做主旨演讲的“第8届国际生成语言学会议”和“中外语言类大学校长论坛”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我校外语学科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外国语学部的英语、日语、法语、阿拉伯语四个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评为国家级一流专业;翻译为北京市一流专业;英语为北京市特色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团队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英语学院获“北京市教育创新优秀集体”称号;应用外语学院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多位教师获得国家级和北京市教学大赛重要奖项。
研究生毕业就业去向:
毕业生能胜任外事、经贸、教育等领域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工作。
二、专业目录
招生年份:2023年
拟招统考生人数:3
拟招推免生人数:2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16 翻译硕士朝鲜语
③362 朝鲜语翻译基础
④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三、推荐参考书目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李国正)
《翻译硕士真题汇编》+《翻译硕士考研手册》育明教育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
《应用文写作(第四版)》(夏晓鸣)
《高考满分作文》
四、2023年复试分数线
总分:363 政治:54 二外:54 专业课一:81 专业课二:81
五、2023拟录取数据
拟录取:5 初试最高分:430 初试最低分:397
六、2023年拟录取名单
七、备考建议
1、 选择学校(为什么选择北语)
考研之前我就决定去北京,于是其它地方的院校我几乎就没有考虑,当时想着如果考不上我就去工作。
为什么北京有那么多学校而选择北语?综合考虑,北京有北外、贸大、北二外和北语几所学校开设了朝鲜语笔译这个专业,贸大的竞争力太大,我想求稳。北二外和北语之中我选择了北语,北语 14 年开设这个专业,先后四年,名气还有没那么高,很多人还不知道有这所学校,但北语其实非常不错。北语是小班授课,我觉得小班授课,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相对来说比较高,我喜欢这样的氛围(入学才得知我们班还有两名韩国留学生,中韩学生一同上课,取长补短,效果很不错,这是北语给我的一个惊喜),而且北语是教育部直属高等院校,北二外是市属重点高校。北语的学费非常人性化、专硕一年 9000,爱她。
综合以上因素我选择了北语。
2、初试
首先我来说说这俩天来的考试情况以及每一科对应的复习情况。
23 号首先是政治统考,题型就不再赘述,对于政治的考试记忆只有两个字―手疼。在审题时就要条件反射出自己背过的内容,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实在想不起来可以抄一抄题干中相关语句,我当时就抄了很多。对于政治的复习是从九月份开始的,每天两个小时,做肖秀荣的 1000 题,我报了高联的补习班,复习的周期相对比较长。复习建议:基础好的同学或者高中是文科地同学可以更具自己的情况安排复习,对政治不太敏感的考生还是早下手为强,把一些基本的知识点都掌握,要反复记忆。感悟:最后半个月死劲背,效果是非常好的。
23 号下午考 216 翻译硕士朝鲜语,北语没有任何参考书目,所以这部分内容拼的是个人的扎实基础,题型主要有选择,阅读,作文。经验:多做旧版 Topik题,记住上面出现的成语、俗语、拟声拟态语、副词应对选择。阅读拼基础,多做 Topik 就行。作文多积累素材,多背一些精读书上优美的句子,表达观点的句子,对于作文不要慌,隔几天自己动手按照不同的主题写一写。推荐一本书,今年的作文题目就在这本书上出现了。《韩国报刊选读》24 号上午考 362 朝鲜语基础翻译,题型主要有俩大类,一是词组单词翻译, 中译韩韩译中各十五个,一个一分;二是短文翻译,中译韩,韩译中各一篇,每篇 60 分。对于它的复习主要以俩本书为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张敏教授的《中韩翻译教程》和《韩中翻译教程》,每天练习人民网韩文版微信公众号,新华网中韩互译板块上的中韩互译,积累新词热词,但北语考的单词短语翻译偏韩国的文学,文化方面,还有一部分经济方面的词,总之就是多积累单词,短文翻译没有捷径,我的方法就是手动翻译再修改,只用眼睛看我觉得没怎么有效果。24 日下午考 448 汉语写作与百科,北语今年变换了题型,换的猝不及防,考倒了一篇考生,题型四种,四道不定向选择,每题 10 分;三道改错(选出错的再修改)每题 10 分;小作文,大作文。这一部分内容我复习的时间不长,百科背了很多一个也没考。这部分侧重时事,多看新闻会有帮助。复习作文的时间大概只有一个月,我们专业没有真题,但是北语各个语种的百科是一样的,翻译硕士英语有回忆版真题,所以我研究了北语作文的命题方向,一般是翻译和文化。我阅读了新华网上的一部分这几个话题的文章,然后多练习,多背,效果还是不错的。接下来关于作息,作息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可以稍微适当放松。吃好饭,休息好,不要感冒,考研并不可怕,加油,等你们的好消息!
最后分享我的一个复习习惯:整理出一张关于学习计划的表格,并严格执行。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