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系介绍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是我国最早从事地下结构、地基基础、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单位之一。本系汇集了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两个土木工程学科方向,以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校编教职员工86人,专业教师中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17人、中级职称9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含外籍院士)4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国家和省部级及海外人才百余人次。
二、招生目录
招生院系:土木工程学院
招生专业:(085900)土木水利(专业学位)
研究方向:
01 岩土工程
02 结构工程
03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4 桥梁与隧道工程
05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06 结构风工程
07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
08 智能建造(面向土木工程类专业)
09 智能建造(面向计算机类专业)
10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11 水文学及水资源
12 水工结构工程
考试科目: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英语(一)
科目三:(301)数学(一)
科目四:
(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研究方向 01,02,03,04,05,06,07,08 可选)
(809)工程水文学(研究方向 10,11,12 可选)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研究方向 09 可选)
复试内容:
1.岩土工程方向:土力学(笔试),基础工程、土力学(口试)
2.结构工程方向: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
3.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方向:任选一(1)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2)振动力学基础
4.桥梁与隧道工程方向:桥梁工程综合考试
5.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方向:土木工程施工
6.结构风工程方向:力学
7.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方向:地下建筑结构
8.智能建造方向(面向土木工程类专业):可在研究方向 1~7 的专业课任选
9.智能建造方向(面向计算机类专业):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10-12.研究方向:(1)河床演变,(2)港工建筑物,(3)地下水动力学,(4)水工建筑物 任选一
三、参考书
《材料力学》 宋子康、蔡文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二版)
《结构力学教程》(Ⅰ、Ⅱ部分),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01年
《结构力学》(上、下册),朱慈勉、张伟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邱大洪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四、历年分数线及报录比
(085900)土木水利(专业学位):
2023年:50/50/75/75/310(复试人数203,录取人数196)
2022年:50/50/90/90/340(报名人数1083,录取人数191)
2021年:50/50/80/75/310(报名人数841,录取人数235)
2020年:50/50/80/80/305(报名人数848,录取人数225)
五、备考指导
专业课(809)工程水文学:
我是从去年三月正式开始考研复习的,毫不夸张的说,我四门课复试时间占比政治:英语一:数学一:工程水文学大约是0.5:0.5:6:3。从三月份开始我学习数学一,跟着汤家凤和张宇的网课配上复习全书,到六月中旬,数学一第一遍学完,这三个多月里,我把660和复习全书上的例题全部做了一遍,六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数学强化了一遍,这两个月无非就是刷题,我把李林880刷了一遍;数学强化结束后,我开始了英语复习,每天通过墨墨背单词大约背500+单词,并且到了九月初我开始着手做英语一的真题试卷,保证每天一套,一开始阅读错误也是很高的,到后来词汇量上来了之后,我阅读基本是保证错误4个以内。九月中旬我开始了专业课复习,首先花了两个礼拜熟读一遍课本,之后便是专业课的专项复习。政治我是十月份开始的,二倍速听了一遍徐涛老师的强化课,刷了两遍1000题,然后就是做肖四肖八,大题我背了肖四。到了十二月份,我基本复习完毕,就做数学一的真题保持手感,同时背了几篇英语作文模板,12月大多数时间是用来背肖四的。这种复习状态一直保持到了考研前夕。
过了初试之后,我开始进行复试的复习,水利方向复试是四本专业课选一本复试,分别是河床演变、港工建筑物、地下水动力学、水工建筑物。同学们可以选一本自己学的好的课程进行复试复习。我选择的是港工建筑物,背了一些简答题,同时我准备了一些英语复试,准备了几个常见的问题,自己提前写了模板背诵。同时背诵了一些水利方向的英语专业名词。同济水利在20年、21年复试没有刷人,进行的是等额复试,22年初试过线的刷了一个,所以正常情况下同学们只要能初试过线,好好准备复试,是有极大概率成功上岸的。
1、推荐教材
《工程水文学》第四版,邱大洪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考试范围是前六章,后两章潮汐和近岸海流本科不学,初试也不考。
2、考试题型
填空题、单选题、计算题、简答题、作图题(读图题)、综合题共计六个题型。
近年各个题型分值分布如下:
填空题(20分,一空一分):概念题居多,难度不大,答案全在书本中,考的比较细致。
选择题(20分,2分一题):选择题考试内容和填空一样。
计算题(20分,10分一题):计算题相对简单,掌握好五种类型的计算不会丢分。
简答题(40分,10分一题):简答占分最高,需加强课本记忆背诵与理解。
读图题(20分,10分一题):题型死板,掌握好课本中几个图即可,知识点翻来覆去考。
综合题(30分,30分一题):综合课本内容,也会考察自己对课本的理解。
专业课时间安排大概如下:
9月~10月:专业课基础复习,根据书本以及专业资料进行熟读整理。第一遍专业课复习中有难点不理解很正常。
11月:复习重点计算题型,背诵每个章节的简答题。强化突破重点难点。
12月~考试前:做历年真题卷,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
重难点知识
第二章:径流的度量单位,一定要多做几道题,把公式以及一些换算搞清楚
第三章: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延长的几种方法,例如高水位延长法、水力学公式延长法、史蒂文森法,每种类型的题一定要自己做一遍,步骤要记清楚,易出现混淆。
第四章:几乎全是重难点。统计参数每个要理解到位,每个参数对应的图要掌握。求矩适线法几乎每年都考简答,相关分析和求矩适线是两个重要的计算题考点。
第五章: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设计最高最低通航水位的步骤要背诵。重点简答题考点
第六章:海浪谱、风玫瑰图、波玫瑰图重点作图题考点。
心得体会
由于我的复习方法是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每门课集中几周或几月一直复习,不是每天分时间段学习各门课,这种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若是每天分时间段学习各门课,专业课可以暑假就开始进行复习,再早就不建议了。上半年的重点一定是数学和英语单词。专业课809工程水文学相对来说不算难,而且主要是记忆背诵,所以花时间就一定能有好成绩,性价比较高。切忌考研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809按部就班学习120甚至130是不成问题的,把握好重点知识点,付出和收获一定能成正比。
专业课(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
对于考同济土木的同学来说,可能这才是考研路上最难翻过的一座山。据我了解,初试专业课同时考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两门课的学校是比较少的,大部分学校是只考其中的一门,所以,要考同济的同学,复习的压力相对来说会比较大。除了考试范围广以外,同济的专业课也是难度比较大的,在材料力学中有时候会考到比较冷门的知识点,在结构力学中题目通常比较综合,计算量也是非常大。复习时建议使用的参考教材包括朱慈勉《结构力学》、徐新济《结构力学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宋子康《材料力学》、范磷《材料力学习题精选精解》、黄丽华《材料力学习题及精解》。
同济的808专业课考题近年整张卷子是七道题,只有计算题,没有选择题,每道题的分值在20~30分不等,通常题目的综合性很强,比如在去年的考题中,结构力学部分有一道拱桁架组合结构的题目,第一问要计算作用在桁架上的移动荷载在拱上某一点弯矩的影响线,第二问是固定一个力在桁架上,求解拱的合理拱轴线,可以看的出来,同济的专业课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也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
复习节奏建议
开始准备—10月1号:进行完第一轮复习,掌握基本知识点,做完朱慈勉和宋子康教材的课后习题,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做一做徐新济教材中结构动力学的相关题目。
10月1号—11月15号:进行真题训练,做从1998年至今的全部真题,建议按照章节做题,不要整张一起做,可以留3套最近的卷子在考前进行模拟。真题训练要求搞清楚历年考题中的每一道题目。
11月15号—考试:查漏补缺,根据自身情况继续强化一些薄弱知识点,有条件的话,可以做一些模拟题。另外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还要注意完成对于公式的记忆,形常数表载常数表一定要背熟,这个阶段做题就不要总是一边翻书看公式一边做题了。
同济808的计算量很大,在平时的训练中也要多多加强做题的速度,通常来说,在考场上如果想要做完整张卷子,那么拿到题目读完题基本上就要下笔了,能给到大家思考的时间是不多的,因此,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130+已经算是非常高的分数了。
复试方面
本人上岸的方向是岩土工程,所以,我就岩土工程方向的复试展开讲讲。2022年同济大学土木水利共293人进入复试,计划录取189人,其中岩土工程方向计划招生24人,第一志愿共20人进入复试,后有来自第一志愿为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的4人进行复试前院内调剂,最终24人参加复试,录取24人。
岩土工程的复试共考两门课,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在近三年的线上复试中,只有线上面试,没有线上笔试。面试主要分为英语面试和中文面试两大部分,经过与往年的学长学姐进行了解后,发现近几年的具体流程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因此,在此只对去年的考试情况进行简单的介绍。
英语面试部分主要是土力学专业英语,相对来说只要复习到了,专业词汇背了,考题还算是非常简单的。
中文面试部分包括中文必答题和专业追问两个部分,中文面试的考试范围包括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并且会涉及到部分高等土力学以及桩基工程的相关知识。在专业追问部分,会被老师们问6个问题左右,基本上都是属于综合性非常强的简答题,并且同济的复试考题偏重原理,对于最基本的知识考察较多。
总的来说,岩土工程复试的内容不算多,但是中文面试的问题难度比较大,所以也要重视起来,建议初试结束后,休息一个星期就投入到复试的学习中。
六、全科一对一定制辅导
新祥旭考研2024年同济大学考研辅导班,全新升级,课程种类增加,课程体系更加全面,覆盖面更广,各科均衡提分,有针对性有专业性,为你考研路上保驾护航。
新祥旭课程服务体系
新样旭高端私人定制课程是一套以学员一次性顺利考入目标院校专业为目标导向的高端标准化服务体系。
课程内容包括:
4大核心课程:普通标准课程、高端VIP加强课程、1对1精准辅导课程、小班集训课程。
5大辅导版块:定向择校专业服务板块,公共课名师4大课程板块,学习效果严格管理监督板块,专业课三维课程辅导版块,复试调剂指导板块。
6大服务团队:择校专业团队、名师授课团队、学科辅导团队、专业课辅导团队 ,班主任管理团队、复试调剂指导团队
16大高级辅导体系:个性定制服务系统、目标院校定位系统、公共课资料配置系统、专业课资料配置系统、一对一串讲系统、课堂跟踪系统、复习计划定制系统、复习动态调整系统、学员监督反馈系统、学习效果测评系统、全程追踪答疑系统、应试技巧服务系统、摸底测评训练系统、心理调整评估系统、复试辅导指导系统、调剂技巧指导系统。
新祥旭全科辅导的核心优势
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最为核心的因素有四个,一是科学的辅导体系,二是庞大的师资资源,三是优质的教学服务,四是专业的服务团队。
科学的辅导体系:新祥旭考研开设有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考研公共课一对一辅导、考研全科一对一辅导等一系列考研课程,每个考研课程均是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调整而形成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庞大的师资资源:新祥旭考研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建立和完善庞大的师资库。与其他机构先报名后安排老师不同 ,新祥旭庞大的师资库保证了学员在报名前可以挑进老师,报名后可以直接上课,对老师不满意还可以及时更换老师。新祥旭考研历经十余年,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大部分高校和各专业近万名的师资库体系。庞大的师资库是新祥旭考研最核心的竟争力。
优质的教学服务:新祥旭秉承教学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为考研学生提供最贴心最有针对性的辅导服务。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十分注重学员的学习效果。据大数据统计 ,新祥旭学员对新祥旭的教学服务给予高度赞誉,达到了他们期望的服务标准,许多学员通过新祥旭的辅导和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理想的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完成了人生的名校梦想。
专业的服务团队:新祥旭创始人由三本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对考研具有深厚独到的了解。新祥旭的团队大部分具有考研经验或者读研经验,深刻了解考研学生的痛点和需求点 ,真正解決考研学子的有效学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