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系介绍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设有传播系、音乐与表演系。本科开设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表演、音乐表演6个专业;研究生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位、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艺术设计专业学位(MFA)硕士点;并在设计学博士点下设新媒体艺术与理论博士招生与研究方向。与设计创意学院共享的艺术与设计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在QS艺术设计学科排名全球第13名,亚洲第1名。
二、招生目录
招生院系:艺术与传媒学院
招生专业:(050300)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050300)研究方向:
01 媒介融合与新闻研究
02 新型传播与社会研究
03 广告创意与创新研究
04 新兴科技与出版研究
05 智能媒体与网络研究
(055200)研究方向:
01 智能媒体
02 融合新闻
03 数字出版
04 广告传播
考试科目:
科目一:(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英语一
科目三:(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科目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内容:专业综合
三、考试大纲及参考书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1、考试要求:
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领域常用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及其具体应用,体现出对国内外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较高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对各类新闻传播实务、包括新兴媒体新闻传播实务比较熟悉且能够熟练运用。
2、考试范围:
A.质化和量化研究方法及其在新闻传播领域里的应用;
B.新闻、广告、出版、影视传媒、跨文化传播、创新传播及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策划与实务;
C.与新闻传播学专业有关的当代中国议题。
D.各类媒介载体的不同类型新闻文本创作。
3、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创作题,简答题,论述题。
参考书:
1.[美]维曼、多米尼克著(金兼斌译).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第7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其他本科相关教材。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1、考试要求:
了解和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密切关注国内外新兴媒体与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能以跨界思维的方式,综合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比较全面、科学而有一定创见地评析相关现象。
2、考试范围:
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传播伦理,传媒法规,信息自由,言论自由,新闻传播的社会控制,媒介演化史,符号,信息,新闻,宣传,舆论,传播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思想与流派,传播范式,比较新闻传播学,国际传播,全球传播,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新秩序,媒介生态学,媒介融合,新媒体,自媒体,网络新闻,融合新闻,交互新闻,大数据与新闻业,信息可视化,视觉传播,影像传播,艺术与传播,文化与创意,创新与扩散,城市与传播,广告,公共关系,危机传播与管理,科技与传播,出版与数字化,受众及受众心理,传媒经营与管理等。
3、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参考书:
1.编写组: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其他本科相关教材。
拓展书目
1.《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常昕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2.《市场营销学》 ,吴建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3.《新闻评论》 ,李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 ,彭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5.《新媒体概论》 ,匡文波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四、历年分数线及报录比
(050300)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
2023年:60/60/105/105/375(复试人数20,录取人数17)
2022年:60/65/100/100/370(报名人数396,录取人数18)
2021年:60/60/110/115/390(报名人数257,录取人数20)
2020年:60/60/100/100/360(报名人数205,录取人数17)
(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2023年:60/60/105/105/375(复试人数14,录取人数10)
2022年:60/65/100/100/370(报名人数131,录取人数9)
2021年:55/55/110/115/370(报名人数59,录取人数11)
2020年:60/60/100/100/370(报名人数87,录取人数2)
五、专业课指导
同济的新闻传播学22届改革了,两门专业课现在和专硕考一样,都是考334和440.专业课三本参考书是19考研及以前官网明确放出来的,20考研官网并没有考纲的内容,事实证明20初试真题确实部分超纲,出现了广电和新闻史的内容,因此需要格外注意知识涉猎的广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公关营销新闻史广电通通都要准备!这块后期可以跟热点一起整理。
往年同济考的热点都会比较多,但是20初试真题热点比例下降,除了题型变化以外,加重了基础的考察。但是划重点!正是基础题才是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你所学所背的热点内容呈现在考卷上,就是令老师眼前一亮的地方!
从暑假开始我就开始背书了,一个是前面做的各科笔记,还有就是课程讲义。最开始一天大概背诵四个小时左右,时间分配在早晨和晚上,也是我记忆力相对较好的时间段。另外可以尝试各种资料交叉背诵,可以减少枯燥感,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坚持下去。
同济题目灵活多变、开放性极强,大纲规定只考简答和论述题,从20年开始出现名词解释,之前也出现过小论文,研究设计以及新闻事务,涉及范围较广,风格多变,那么做到统筹兼顾,打好基础的同时让自己掌握开放性题目的风格,这样才能稳操胜券。以《新闻理论十讲》作为过渡期在半个月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开始了专业课参考书的学习,仍然是制定每日学习目标,按时按点完成就可。第一遍读,不放过任何细节,尽量掌握参考书中的每个知识点,硬知识上一定不要留死角,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及时与学长学姐进行沟通,争取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同济出题涉及面广,因此不论是新闻稿,评论,实验设计还是活动策划等其他类型的事务都有所涉及,澎湃、人民时评、新京报等媒体评论可以作为娱乐放松,培养良好语感,虽然起初可能会低分或则满篇红字,但慢慢地也会看到实务的进步。
最后是真题,不止是同济大学的真题,其他各个高校的真题也都是超级重要,特别是那些top高校,运气好还有可能碰到原题。初试前我搜集到了几乎所有高校的真题,将一些同济的易考类似题作为重点提炼出来,给自己出试卷,然后在三个小时内掐表完成。考前一个月大概是2天一次专业课模拟,每模拟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最重要的是练了手速,一天写24页真的不是开玩笑,考试那天我也是把答题卷写得满满。至于没时间写的其他高校真题,我虽然没有诉诸笔头,但是都会自己写一遍框架,很有用,可以训练自己在快速时间内反应出答题思路和案例。
六、考研真题回忆
2021年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名称解释
1.网络议程设置
2.软新闻
二、简答题
1.请简述单一品牌战略和多品牌战略优缺点和适用于什么情况。
2.请简述数据新闻和新闻客观性关系。
3.请简述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大众传播功能。
4.请对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进行对比分析。
5.自媒体人选题的方法和方向。
三、创作题
1.城市生活乐享低碳,写针对市民的宣传文案。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2*10)
1.受众商品论
2.硬新闻
二、简答题(4*15)
1. 虚拟社群的含义、它与互联网技术平台的关系,以及与传统文化社群的区别。
2. 内容营销是什么,并说明内容营销与传统广告的差别
3. 网络谣言有什么社会传播效应,结合新冠疫情中的事件加以解释
4. 品牌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作用有何差别?
三、论述题(2*35)
1. 论述算法推荐技术对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影响
2. 批判学派的历史来源与基本立场
2020年新闻与传播考研真题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报道客观性原则,
2、普利策,
3、媒介融合,
4、营销传播组合,
5、声画关系
二、简答题:
(1)乡村短视频的内容特点和文化动因是什么?
(2)请简述人类社会的信息分发模式
(3)质化研究是什么,有哪些质化硏究?
三、论述题
材料一:一段在微信工作群里发消息引发公司损失的新闻。企业与员工各执一词,员工认为微信工作群组是完全私人的交流空间,企业管理者认为工作群组是工作的一部分,要听群主的安排。
材料二:共享单车的图片
问题1:微信群组作为组织媒介的优缺点,以及你认同员工还是企业管理者的观点。
问题2:关于共享单车新闻评论,1000字内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大众化报刊
2、媒介化
3、知情权
4、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二、简答题:
(1)电视直播与数字传播对反映论新闻真实观的冲击
(2)简述知沟理论
(3)简评自由主义媒介理论
三、论述题: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
七、全科一对一定制辅导
新祥旭考研2024年同济大学考研辅导班,全新升级,课程种类增加,课程体系更加全面,覆盖面更广,各科均衡提分,有针对性有专业性,为你考研路上保驾护航。
新祥旭课程服务体系
新样旭高端私人定制课程是一套以学员一次性顺利考入目标院校专业为目标导向的高端标准化服务体系。
课程内容包括:
4大核心课程:普通标准课程、高端VIP加强课程、1对1精准辅导课程、小班集训课程。
5大辅导版块:定向择校专业服务板块,公共课名师4大课程板块,学习效果严格管理监督板块,专业课三维课程辅导版块,复试调剂指导板块。
6大服务团队:择校专业团队、名师授课团队、学科辅导团队、专业课辅导团队 ,班主任管理团队、复试调剂指导团队
16大高级辅导体系:个性定制服务系统、目标院校定位系统、公共课资料配置系统、专业课资料配置系统、一对一串讲系统、课堂跟踪系统、复习计划定制系统、复习动态调整系统、学员监督反馈系统、学习效果测评系统、全程追踪答疑系统、应试技巧服务系统、摸底测评训练系统、心理调整评估系统、复试辅导指导系统、调剂技巧指导系统。
新祥旭全科辅导的核心优势
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最为核心的因素有四个,一是科学的辅导体系,二是庞大的师资资源,三是优质的教学服务,四是专业的服务团队。
科学的辅导体系:新祥旭考研开设有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考研公共课一对一辅导、考研全科一对一辅导等一系列考研课程,每个考研课程均是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调整而形成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庞大的师资资源:新祥旭考研自创办以来,一直坚持建立和完善庞大的师资库。与其他机构先报名后安排老师不同 ,新祥旭庞大的师资库保证了学员在报名前可以挑进老师,报名后可以直接上课,对老师不满意还可以及时更换老师。新祥旭考研历经十余年,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大部分高校和各专业近万名的师资库体系。庞大的师资库是新祥旭考研最核心的竟争力。
优质的教学服务:新祥旭秉承教学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为考研学生提供最贴心最有针对性的辅导服务。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十分注重学员的学习效果。据大数据统计 ,新祥旭学员对新祥旭的教学服务给予高度赞誉,达到了他们期望的服务标准,许多学员通过新祥旭的辅导和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理想的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完成了人生的名校梦想。
专业的服务团队:新祥旭创始人由三本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对考研具有深厚独到的了解。新祥旭的团队大部分具有考研经验或者读研经验,深刻了解考研学生的痛点和需求点 ,真正解決考研学子的有效学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