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992年,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
邓小平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是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从中国的具体国情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从时代特征看,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加快发展自己的问题,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发展生产力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改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所以,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江泽民指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国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比较快地创造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外,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在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展以前,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将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而逐步地得到充分体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它使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帮助我们自觉地把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整体布局和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更加清醒、更加努力地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