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挽歌
考研已经过去很久了,回想整个考研历程,我收获颇多。不只是考研给我带来了一个还算满意的结果,还因为考研教会了我坚持、忍耐和拼搏,并促使我把大学里的知识又全面地学习了一遍,同时加深了我和同学们之间的感情,让我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体谅……考研,断断续续持续了很长时间,现在想开始新的征程, 想为考研画上一个句号,特写下以下文字,为考研唱响最后的挽歌。
这几天再谈考研,忽然发现自己一直在重复,重复自己以前说的话,重复自己以前的想法,这时我知道我对考研也就只有这么点感触了。对于考研,我已经讲不出什么新意了,只能重复重复再重复。
我想让大家都知道考研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这样大家都能充满信心的报考自己心仪的学校;但我又怕大家因此而放弃勤奋刻苦的精神,放弃对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坚持。我想让大家都知道考名校研究生其实很难,这样大家都能懂得努力、懂得刻苦;但我又怕大家因此产生畏惧心理,放弃冲击名校的机会,放弃对自己理想的坚持。考研,说难不难,说易不易,不同的人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断,这时候需要我们自己的声音、我们自己的果断。
在我决定考北京大学之时,有人给我说——要决定考北大就一定要考上,否则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是的,如果选择了她,就一定要报着考上或上不成学的打算,因为压分实在太厉害了。进入复试的大部分人的成绩都不会高于国家线,如果不小心被刷,这些人连调剂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那么多进入不了复试的。
我考上北京大学,很多人都很吃惊,当然也有不少同学很平静,因为我确实是真正的学了。学的很痴、很疯狂,因为我不够聪明,我只懂得拼命地学,把握住每一分每一秒。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现在的成绩,但是在这成绩的背后却是数百个日日夜夜的坚持与拼搏。这种坚持与拼搏给我带来了冲刺北大的实力与基础,但是这种坚持与拼搏同时也给其他人带来了冲刺北大的实力与基础。最终我考上而某某却没有,我想这时候就真正地看运气了,我运气好了点,结果我上了。我想说的是,这种运气的获得不是“摸彩式”的乱碰,而是建立在你可以和别人有同等实力的基础上,建立在数百个日日夜夜的坚持与拼搏上。
考研,具体怎么考,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考法,适合自己是最好的。这里的说的一些感触都是一年来我个人对考研的感受和体验。自己的考研,需要自己去感受、去体验。
(注:下文很多内容不是出自本人之手。一些语句引自一位考取人大研究生的牛人的经验介绍,多是我想说但表达不出来的话,个人觉得这些话说的特好,就把它们融入下文,但我不是下文的作者,我只是觉得它们对考研的人、对考名校的人有些作用,就把它们放在下面;另一些表达参考了一些材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前记:
一路走来,甘苦自知。
复试已经过去很久了,很早之前就打算写点东西来纪念一下一年来的考研生活,可每次要动笔时都不知从何写起。从决定考,到初试、复试,再到最后出来拟录取名单,一路走来有太多的话想说,但却不知道怎么说。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很迷茫,当选定了这个学校后,我不知道我能否坚持下去,我也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我甚至不知道应该学什么、看什么书,当时所做的就是拼命地上网查一切与这个学校、专业相关的信息,搜集一切与考研相关的东西。
峥嵘往昔,曾失落、曾厌恶、也曾放弃过……偶尔,沉在书中不知所以;偶尔,人在而心已飞远,恍惚中不知思绪何处游玩;偶尔,烦恼不已,有把所有课本丢出窗外的冲动……但一种无形的力量不停地鞭策着我,让我最终忍了下来,都说忍字头上一把刀,刀削过无数,心也就没了。
我最先考虑考研是大三之前的那个暑假,当时定的方向是复旦大学的媒介经营管理,后来发现复旦的媒介经营管理要工作经验就把目标改为北京大学的媒介经营管理,但因怕北京大学也倾向于招收有工作经验的考生,我就把目标又改了。定方向之后因四级成绩没过,便把考研放了放,专心学英语。后感觉四级又过不了,便放弃了考研,利用寒假时间在报社实习了几天。一直到去年三、四月份,看到同学都准备考研,我考研的心便再次萌动起来,从此,真正过起了“三点一线”的考研生活,每天都保证十几个小时学习时间,期间有点力不从心,十一月份病了一个月,但并没有放弃,然后初试、复试、等待,一路走到现在。
为什么考研:
虽然真正准备考研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可考研的打算却早在高中时就有。考研的原因有很多,但说到头只有一个——不想过“无风无浪”的平淡生活,不想让自己就此止步,想多学点知识,想走向世界舞台!
当郁闷、无聊、烦闷围绕着我们,当我们实在无事可干、整天碌碌无为时,你可曾想起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艰辛的考研之路上有很多东西是难以让人忘怀的,在这期间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周遭发生的一切人和事让我对考研、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对大多数的考研人来说,我们都来自社会中最普通的家庭,这种普通已经不能容忍我们再普通下去。我们的父辈们很普通,我们自己更普通,这种“普通”让我们在如今的关系型社会中处于边缘的地位,而且有越来越边缘的趋势。父母的殷切希望、自己的远大抱负,不断地鞭笞着我们,我们要勇敢追逐,我们不能再重复他们那样的生活,因为我们不能再让我们的后代在竞争的起点上处于劣势,不能再让他们在爬升社会阶层的阶梯时像我们那样辛苦。我们希望在城市中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我们也希望从小就能有人发现我们的天赋培养我们的天赋,但父辈的无助要我们学会承担,我们要自立,漫漫人生之路我们只能靠自己。这种追逐让我们的成长之路充满艰辛,我们越身心俱疲我们也越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在城市中受到最优质的教育,越希望他们在城市中参加高考然后进入名校,越希望他们高中毕业就能出国去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和理念,越希望他们的成长之路不用花比其他人多得多的勤奋刻苦。一代人的努力改变三代人的命运,不能做有钱人的后代但我们可以努力去做有钱人的祖先。西方国家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正存在趋弱的迹象,从社会底层爬升到上流社会之间的奋斗历程愈加艰难。这或许由于“马太效应”,或许由于赢家通吃、强者愈强的客观现实。即使在有梦工厂之称的美国,“美国梦”实现的途径也越来越少,而教育无疑是最迅速最有效率也相对是最公平的途径和手段。奥巴马从平民到第一任黑人总统的教育经历或许能告诉我们些什么:洛杉矶西方学院—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法学院。奥巴马为什么要上三所大学,而且上的是越来越精英的学校,为什么在27岁时还要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在从平民到精英的蜕变过程中,教育无疑提供了一种最有效率甚至是唯一的方法。
每当我们要上学、要考研的时候,我们会时常听到有人说某某人小学都未毕业现在也是百万、千万富翁了,照样成了企业家,成了人中之杰,所以不读书照样能扬名立万。这是多么愚蠢和可笑的想法,须不知时势造英雄,那是时代造就了他们;时势变了,造英雄的方法也会跟着变。当一个社会处于新兴或者变革阶段时,各种规则和秩序的不完善使得创造财富的途径多元化而且无法控制,“奇迹”会成井喷状充斥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一大批巨人、一大批企业诞生于变革之初;但当一个社会逐渐稳定,随着制度和机制的完善,各种游戏规则得以建立,靠投机来获利的可能性就会逐渐丧失,激烈的竞争以及既得利益集团的种种限制会使创造财富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和现在“和谐社会”的差别。白手起家,靠做零工赚得第一桶金,然后创建大企业的例子过去确实存在过,但将来很难再存在了。那么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现代社会留给我们的游戏规则是什么?——是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创造财富。所以我们必须凭借教育背景来获得机会,在大家都无法事先向雇主展示自己能力的条件下,越来越少的机会只会最先给予那些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因此教育不仅是目的,而且也是手段,它是我们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占有仅剩下的为数不多的资源的一种手段。通过教育我们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自我,扩展了视野,同时它也是我们战胜竞争对手成为强者的武器。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高层次的教育让我们接触到了高层次的人脉,同学、校友、导师形成的关系资源无论对于我们还是我们后代的发展都大有裨益。众所周知,目前本科教育在逐渐贬值,当然严格来说不是贬值,只是社会对它的认可度在降低,而优质的研究生教育是不会贬值的。理由很多,我只说一点,那就是国家不会让它贬值,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它保持“币制稳定”。
考研的准备:
决定考研之前有很多要准备的,比如资料、钱财、各种信息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勤奋刻苦的打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任何成功都需要付出代价,苦难是一笔财富,它让我们更有韧性和后劲。我们周围会出现很多例子,以前很多很有才气的同学现在已经没有了当日的辉煌,而以前很多不起眼的同学现在却让人刮目相看,原因是什么?——就是一些人懂得吃苦,结果这些人越来越有后劲,越来越有锐气;而另一些人却放弃了吃苦的精神,结果就如我们身边发生的那样。其实人生说简单了就是要先苦后甜还是要先甜后苦的问题,当然这不是全指,有一小部分人要除外。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年轻时谈情说爱、即时行乐却没有限度,等人到中年别人事业有成、尽享人生欢乐时,自己却在社会的底层艰难度日。人这一辈子确实应该干点事情出来,尤其对于那些不想浑浑噩噩活着的男人们。我们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24岁,假设74岁时就离开这个世界,还有这50年的时间怎么过?是花十年时间吃点苦然后轻松幸福地度过余下40年,还是先不知不觉地玩上十年接着在社会的底层度过40年平淡无趣的生活。年轻时吃点苦是为了让以后的人生更加幸福、更加辉煌,我们应该学会延迟幸福。而考研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吃苦换取回报的机会,花上半年,一年,两年的时间获得了一个踏上人生跳板的机会,更高的平台让我们对未来近50年的生活充满希望,我们无法想象10年、20年、30年后我们会是什么样子,虽然我们很难确定我们是否拥有财富、事业和美满的家庭,但我们拥有这些东西的机会会大得多。考研的人从准备考研那天开始就要有吃苦的准备,在备考过程中即使觉得再苦也要坚持下去,因为你要清楚你这半年、一年的苦是以你以后几十年的幸福生活为补偿的,所以是值得的。
此外,考研过程中坚持不懈很重要,一周两周的刻苦学习、废寝忘食并不能说明什么;长久的坚持才是成功保障。这种坚持需要的毅力和信仰。红军、解放军的小米加步枪为什么最终能战胜国民党美式装备的飞机大炮,这其中共产党人的信仰起了关键作用。面对酷刑和死亡,共产党人总是选择临危不惧、宁死不屈,“没有什么可以战胜我的信仰”,这是先烈们面对敌人威逼利诱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当秋收起义失败后,剩下的一两百人由毛泽东一瘸一拐领着奔向井冈山,靠着这腔热血和信仰共产党人仅用20年的工夫就解放了全中国。作为革命先烈的后代,面对考研我们应该有点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因为考研也是一场革命,是一场革我们自己命的革命,通过革命我们获得新生和发展。其实考研真正意义上只是年轻人之间一场意志的较量,要么征服,要么被征服,胜利永远属于勇者。
怎样考研:
说实话,很想给明年考研的师弟师妹们一点帮助和建议,作为考研过来人我深知师弟师妹们此时的心情;但我很明白个人能力有限,我更明白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最后结果什么样,关键靠自己。当然,说这话不是说别人的经验教训没有用,恰恰相反,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别人的经验,努力提高自己。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们常说“天道酬勤”,然而现实有时却是很多人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后却没有得到应得的结果。于是人们开始感叹上天不公、命运多舛或者开始怀疑自己,放弃对梦想的追逐。天道酬勤不错,可我们不能因此只用蛮力学,成功不能只靠苦大仇深、勤奋刻苦,还要讲究方法。方法有两个途径可以获得:一是直接经验,即我们自己的实践;二是间接经验,即他人的实践。先说第一个途径,我们周围有很多人从小成绩就好,然后顺利地中考、高考,考上重点高中,考入名牌大学。但他们似乎不比我们更努力,甚至没有我们努力。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他们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不自觉中拥有了一套好的学习方法,当然这种习惯可能是受他们父母、老师的影响也可能是他们自发地养成的。科学已经证明人的智商差别其实很小,除了极个别天才外。那种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孩子也就成了大人们经常说的“聪明的”孩子,他们似乎总能轻而易举地在考试中名列前茅。如果我们经过努力后考研成绩仍然不理想我们应该想到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们的习惯或方法不对。既然我们自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方法,那我们就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从别人的实践经验中获取成功的方法,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学习习惯作彻底的改变。各种考研经验网上有很多,大家可以先去广泛收集,把各家的高分经验集中在一起,然后仔细研究一下,发现各篇经验中具有共性的地方, 这就是真正有价值具有可模仿性的经验。
结合我自己和同学的考研经历,下面我把我个人对考研备考的一些看法、建议简单说说,希望对明年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学习过程中要知道的几点:
1、? 理解比记忆更重要。记住的东西很容易忘掉,而理解的东西却能内化为自己的。平时看专业书的时候除了特别重要的语句(如重要名词解释)外不用刻意地去背书上的表述,记住一句话的“形式”(表述)要比记住这句话的意思多花好几倍的时间,在紧张的考研时期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去记别人的表述不值得,因此只要记住某个问题有几条几点以及每条每点的大体意思即可。当真正走到考场后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时间回忆以前记的东西,那时那地脑子想的是什么就得在答题纸上写什么。
2、? 多看书没错,特别是期刊。首先,对那些报考不指定参考书的学校的同学来说,多看课本和期刊尤其重要。这些学校不指定参考书,它就可能出这一专业的任何一个知识点,而任何一本教科书都不会涵盖所有的知识点,要获知这些知识点,就要靠平时多看书和期刊。书的理论性、系统性很强,而时效性不足,对备考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考生来说,期刊就显得不可获缺了。其次,对备考那些指定参考书的学校来说,多看书和期刊也很重要。参考书的作用只是告知考生学习的方向,而不是说明题目的出题范围,已有学校这样明确说。我一同学研究完几所高校的试题后总结说,很多学校出的题都来自他们自己学校出版的书,而指定的参考书上却没有。总之,多看书和期刊没错,一来可以帮助开阔思路;二来显得答案特有深度,角度广而新。
3、? 付出总有回报,投入和产出基本成比例。“付出总有回报”,大凡经验介绍都少不了这句话,今天这里要再重复一遍,还是那句老话,付出了总有一天会有回报的。至少在我身边发生的事例是这样的,考好的基本上都是平常努力学习的同学。在这里“付出”不单指花费的时间、精力,还包括为考研牺牲的一切东西,比如工作、爱情、钱财。
4、? 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坚持到底,不放弃。个人认为在这十条中,自信心是最重要的,不管是考研,还是干其他事,自信都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自信真的很重要,决定考研,需要自信;选择名牌学校,也需要自信;复试时正常发挥,更需要自信。自信既要求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于挑战,敢为人先;也要求有“虚心向别人学习”的谦卑,放低自己,向每一个人学习。相信自己,坚持到底,自始至终不放弃自己。漫漫考研路,考研的同学很容易疲乏,特别是十一月左右,这时一定要坚持,即使身心俱疲也要坚持,如果这时松下来将会前功尽弃,坚持下来则会柳暗花明。另外还有一个阶段更需要坚持,那就是复试之前这个阶段, 这时一定要好好学,毕竟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千万不能错失这一提升自己总成绩的机会。这时如果“破罐子破摔”,复试时很可能被刷。
5、? 协调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考研真的不容易,每个考研人都会觉得很累,也很紧张、很敏感,在这过程中要好好调节自己,多和同学聊聊天,让自己放松一下,有事多沟通,不要把事压在心里,这样既能让自己愉快地学习,又能为大家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班干部在协调好同学间的关系时也要处理好和老师的关系。考研阶段老师都很体谅班干部的难处,自己能干的基本上都自己干了,但这阶段有很多事是班干部不得不干的。另外,班干部也要体谅老师的难处,在学习的间隙多去趟办公室,看看有什么可帮忙的地方吗。这样不但尽了班干部的责任,还能调节自己,不过这里有个度,一切还要以考研为中心。考研过程中不免有很多事,中间可以有这些小插曲,但一定要把它们控制在小插曲的地位,不要成为你考研的障碍。
6、? 重视真题,但不要把它奉为圣经,真题只是看书的方向。真题很重要,很多情况下真题是这个学校出题的集中点,甚至有可能会成为后几年的题目,比如今年上海大学的考研试题,与往年试题重了大部分。不过,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千万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放在真题上,真题最好的利用方式就是以真题为中心选择看书的重点。
7、? 学会整体作战,不要孤立自己。平时吃饭或休息的时候多和同学聊聊,彼此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信息,互相鼓励一下,交换一下复习资料什么的,这样既可以学习经验,又可以让自己充满力量,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能创造一个团结向上的学习环境。另外,这种共同学习、共同奋进的经历还能大大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平时上课,都是上完便走,除了自己的舍友外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多,而考研却提供了相处的平台,大大加深同学之间的情感
8、? 既有主见,又要善于听从别人的建议。做人要这样,考研也要求这样。考研的决定和付诸实施都是自己的事,自己要有主见,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但个人毕竟视野有限,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综合分析各种意见,得出自己的看法。特别是选学校时,一定要自己拿主意,确定一个自己考完之后不会后悔的学校。不论别人怎么说那都是他们自己的看法,具体什么样谁都不知道,想想同学之间怎么说自己的学校的,你就知道自己该不该相信别人对你要考的学校的“看法”了。
9、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如果认为自己不是那种会学习的人,就提早开始自己的征程吧;如果自己既不会学习又没有提早准备,那么一定不要认为自己不行,而要勤奋努力,学会用时间去换取回报。我不是会学习的人,我也没有准备很早,那时我认为我的资本就是时间和勤奋,所以在考研备考阶段我非常卖力,不管是我运气好还是发挥好,我拼时间的策略还是取得了回报。现在距离考研还很早,对像我一样不会学习的人无论是先飞,还是勤奋努力,都还不晚,从今天开始好好干吧,未来不是梦。
10、好好准备复试,复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考研人的命运。复试时,除了要表现的阳光、自信外,一定要把口语和听力弄好,或许它们占不了多少分,但它们代表了一个人的形象、素质,这种形象、素质的评价可能成为最终是否录取的标准。
以上是我觉得考研的人需要知道的几个方面,当然要考研知道以上几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不断搜集信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多和其他同学交流,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取得考研的最后胜利。
二、各科的学习:
英语:在这要考的几科中,个人认为英语是最实在的,学的多少能很好的反映在成绩上。英语主要是阅读和作文两大块。最近两年考研阅读题的风格有较大变化,以往过来人的经验是把阅读真题好好研究个3、4遍甚至更多,什么出题方式、选项特点都好好研究。其实这样是舍本逐末,真题确实要好好研究,但从近两年出题的变化趋向来看,关键还是把文章、句子读懂。首先单词要过关,多记一些单词,最好把单词放在句子中记,这样既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忘。然后买本长难句解析,把句子结构弄懂,不用太透彻,只要见到同类型的句子能翻译就行。接着就是买本阅读题作,不过关键还是真正读懂文章,做题只是粗略检验一下文章读懂没有;另外, 一定要把阅读作为自己每天的必备功课,坚持每天都看一些。作文主要是平时做阅读时多积累一点好的用词和句子,词选那种特地道的,句子选结构有点复杂的,不过也不用太多,然后把它们背下来,能活用即可。最后阶段最好准备几篇模版,正面评价社会现象的和反面评价社会的不良现象的表述都记一些。考试时把平时积累的好词和复杂的句子结构都套上去,多用点语法结构,什么倒装,省略,现在分词作定语、做状语,过去分词作定语,这些尽量都用上,作文给人的感觉也就很好了。英语是一种语言,平时一定要每天都学,切不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政治:没有想象的那么难。除个别东西要背熟之外,一定不要打算以记求胜,政治其实也比较重视理解。暑假看政治有人觉得太早,个人觉得不是很早,因为政治也有很多内容,我们最好在新大纲出来之前把去年的大纲解析看上一遍,争取对政治总体上有所了解。新大纲出来后一定要买上三本书:教育部考试中心编的大纲解析、教育部考试中心编的大纲解析简本(具体名字记不清了,和大纲同时出,后期用这本书比较实用)、一本习题集(好好做做选择题,大题看看答案就行)。出来大纲后,坚持每天都看一点解析,然后做下相对应的题,不用太贪,一天看一点就行,贵在坚持。到考试前夕买一些比较有威望的模拟题做一下;同时再看看上面提到的解析简本,熟悉一下知识点;再把同学在**上获得的讲义复印一下浏览一遍,这样政治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特别强调的是,政治复习一定要把时间尽量多花在选择题上,分析题的得分每年一般都是30-35分之间,花太多时间在大题上不值,做好了选择题政治考个70多分还是很容易的。
专业课:我的专业课是怎么学的,在上面对考研的看法中已经提到了很多,在此再强调一下:理解比记忆更重要,但该记的一定要记住;多看书、期刊、论文;多关心关心本专业发生的时事;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根据真题,有重点地看书;答题时多角度地分析问题,答案多分段,字迹要整洁清楚,多举些例子,只要时间允许尽量多写一些,要分配好时间;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把所考专业的脉络理清,把核心知识记住;时时复习,多重复,保持思维的敏捷;不要太贪,懂得舍弃,把心放开;考试前夕不要再接触新的东西,浏览浏览以前自己很熟的知识,多看看网上名家对今年的总结,关心一下一年来发生的事件;比较难的地方放在备考的中间阶段看;学会“浏览式”看书。除为数不多的学校外,通常专业课都不会成为我们考研的拦路虎,我们在重视专业课的同时,不用太担心专业课的学习。每天坚持学一点,天天保持学习的状态,最后出来的成绩可能都会让自己大吃一惊的。
此外,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分配好时间,英语和专业课是大头。去年有位考兰州大学的师哥建议我,如果一天有十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前期应把英语、专业课、政治按4.5:4.5:1的比例进行时间分配,后期按4:4:2的比例安排时间。个人觉得这样挺科学的。
后记:
如果不是把考研作为自己毕业之前顺便走一遭的程序之一,考研确实是一项艰苦工程,大家考研都很不容易,尤其是对那些目前生存状况不太好的考生,他们负担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和身体压力。在我接触的一些人中,有考了2年、3年的考生,也有年纪很大马上就要结婚了的考生,还有已经没有其它退路了的考生,很多人都企盼着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作为一个过来人我能理解他们内心那种对成功的渴望,但自己却帮不上他们什么忙,考研是一个人的战斗,我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最后借用一位考研过来人在考研经验中的两句话,送给在奋斗中的朋友们,愿他们好运相伴、考研成功!一句送给奋斗中的男人们,是NBA一位球星所说:The only way to break me is to kill me and everything that cannot kill me will make me stronger,I just keep fighting.一句送给奋斗中的女生们,基督山伯爵里的话: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wo words:wait and hope.
路在自己脚下,选择了考研,是我们人生理想迈出的又一可喜的一步,是我们立志拼搏、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又一起点,更是我们释放青春活力、把握当前机遇、成就美好未来的开始。考研需要勤奋,也需要毅力,更需要誓不服输的“精神头”!“鹰击长空,鱼游潭底”,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在汗水的浇灌下,在泪水的洗礼下,在顽强的斗志下,天道酬勤,考研终究会铸成你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最后,祝愿10考研人考研成功!
(此文后半部分有点宣传北大,希望大家看后不要不爽,我写那些的目的只是让打算考的更自信一些、更认可一些自己所考的学校!!)??
附:其实,北京大学最早有新闻学专业,早在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便成立,此为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并集体研究新闻学的学术团体,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发端。此研究会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创办了第一份新闻学期刊《新闻周刊》,在此研究会任导师的徐宝璜教授和著名记者邵飘萍也成为中国新闻学的先驱。七、八十年代因院系调整,北大新闻学全部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就此在北大历史上消失,但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1年在众人瞩目之中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也于2008年4月15日正式恢复成立,这一系列的事件必将促进北大新闻学的发展。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报考有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专业,因为叫做新闻与传播学院,所以很多人认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不强,其实她的名字掩盖了她的实力,如果说北京大学的新闻学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学还有些差距的话,北京大学的传播学一点也不比人大的传播学差,甚至远强于人大传播,人大强在新闻而不在传播,(个人看法)上述看法可能是因为我站的立场不同造成的,但北大的传播学真的很强。北大传播学专业下有国际传播、大众传播(含广播电视)、新媒体和网络传播、广告学、媒介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六个方向,各个专业方向单独出题,单独进行复试,这样保证了每个专业方向招进的考生在进入北大时就有了理论功底,不用再到学院学习基础知识,直接可以进行专业类的高层次学习,这样就保证了北大两年学习期限的学习效果。但同时个人觉得这样的划分限制了各个方向的发展,因为各个方向附在新闻传播学下,因为北大新闻传播不是最强的,所以她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这些专业方向也不是令人很满意。其实这些附在传播学专业下的方向都很出色,以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的编辑出版学为例。1984年,国家教育部决定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和复旦大学等高校创办编辑学。北京大学是首批设立编辑学的学校之一,当时从属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5年进行了调整,编辑出版学从北大中文系转移到北大信息管理系,后于2001年转到新设立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可以说北大编辑出版既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又有很强的办学实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的专业考试一传播学综合知识的参考书网上有不少热心的过来人列举过,在此不再一 一列出,下面的书单都是我个人认为应对这门考试必须看的书,有条件的话仔细看看。既然不指定书,出题就没有套路,因此传播学以及所报考专业方向的所有东西都要略知一二。下面只是我备考传播学综合知识考试时着重看的书,各个专业方向要看的书因报考方向不同在此不再列出。这些书或许现在已不合当前形势,打算考的一定要有自己的读书计划。
切忌:下面只是要看好几遍的书,只看这些书远远不够。
书籍: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周庆山《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3、许静《传播学概论》;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4、塞弗林、坦卡得《传播理论、方法、起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中华传媒网《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精编•传播学》;
6、中华传网《新闻传媒播学热点难点50题》
7、《大众传播理论 基础与争鸣》;清华大学出版社
8、程曼丽《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9、程曼丽《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10、程曼丽《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11、陈阳《大众传播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武汉大学出版社
13、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
14、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
15、《大众传播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界》近一年
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近一年
网站:
考研论坛
中华传媒网(比较侧重人大和传媒,有些东西只可当参考)
传播学论坛
?
?
注:不管谁的经验教训都不会完全切合任何一个其他人,有的经验教训甚至是在胡扯,有时候很多东西只是个人的片面之言,我们在学习别人经验教训的同时一定不要被诱导,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那么无论是我胡扯的还是其他人胡扯的东西都不会成为阻碍我们自主学习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