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机构,是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学院现拥有“思想政治教育”(企业党建)本科专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并在学校“政治学”一级博士点下设立“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二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学院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系、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学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系、形势与政策学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学系等六个教学单位,并建立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中心、青年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三个研究机构。同时,学院是北京市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学校习近平对外开放思想研究中心、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单位。现学院已经形成了结构合理、布局整齐的学科和科学研究体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45人,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师资队伍。学院教师中,教授12人(博导4人),副教授14人,36人拥有博士学位,博士后4人,11人有在海外留学或从事研究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既有学力深厚的教授,也有博学多才的新秀。教师学缘结构良好,都是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在专职教师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1人,择优资助学者1人,扬帆起航学者2人,北京市师德标兵1人;学校教学名师1人,师德标兵2人,教学标兵4人,科研标兵1人,惠园优秀青年学者3人。学院另有返聘教授2人;兼职教师20余人。
学院不仅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30余门哲学历史类人文通识课教学任务。近5年来,学院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学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余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并先后获得北京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二、培养特色
2024年学院计划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和“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招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27人。本学科研究生聚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学科特色,按照培养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的总体要求,坚持“厚基础、精专业、宽口径”的培养原则,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理论功底,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分析国内外相关问题,成为具备独立教学科研、政策规划、新闻宣传、思想教育、党政管理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本学科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如下:(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2)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术功底,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和理论成果,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3)能熟练运用英语阅读专业资料、撰写和翻译专业论文,并能流畅进行口头交流和翻译。(4)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能力,从事教学研究、理论宣传、政策规划、对策咨询、思想教育和党政管理等方面工作。
新祥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研考博辅导班著名品牌!
手机/微信:133-4100-4451(新祥旭岑老师)
微信号:xxxedu666
咨询QQ:3390451633 (空间相册可看机构环境及学员上课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