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计划表
课程名称 |
英语语言文学 |
辅导科目 |
648专业能力+805专业知识 |
授课老师 |
新祥旭授课老师 |
适用学校、专业 |
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 |
课程目标 |
学习和复习主要分三步走:1.基础阶段:英国文学中世纪到20世纪,美国文学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主要作家作品通读,部分常考作品熟读;同时需要了解每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文学作品的大背景(context);2.提高阶段:以考察重点为参考,熟悉重要作品的学术论文分析观点并进行自己的批判性思考;3.考前冲刺阶段:真题演练,计时模拟答题,并根据自己的论文查缺补漏。 |
||
教学内容 |
考研形势分析 |
近两年专业知识的考察重点变化较大,很少再出去过去常考的固定题型,尤其英国文学部分考察不再集中于18、19世纪,出现向中世纪文学或者early modern文学作品的偏移,备考时需要额外注意。相较于18、19世纪的文学,中世纪文学难度较大,需要特别注意。 |
|
考研真题分析 |
试题九选三,大概可以分为6道英国文学和3道美国文学题。美国文学一般包括一道诗歌鉴赏,另外两道选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或现代主义。英国部分维多利亚文学1-2道,其余题目分散于中世纪到20世纪现代主义,近两年变化较大。 |
||
课程主要内容 |
本学校(北京大学)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考试,第一阶段的阅读主要包括以下作家的作品: 主要作家(需了解生平、主要作品细读,对其作品的学术分析有较深入了解) 英国:莎士比亚、弥尔顿、笛福、斯威夫特、理查逊、菲尔丁、柯勒律治、华兹华斯、雪莱、奥斯丁、狄更斯、乔治艾略特、阿诺德、丁尼生等 美国:爱默生、梭罗、霍桑、梅尔维尔、惠特曼、马克吐温、福克纳等 次重要作家(选读作品,掌握一定作品分析即可) 英国:中世纪文学、德莱顿、蒲柏、布莱克、拜伦、罗斯金、勃朗宁夫妇、哈代、王尔德、康拉德、伍尔夫、T.S.艾略特 美国:德莱塞、亨利詹姆斯、海明威 第二阶段:针对重要作品,了解主要的分析立场、视角。 第三阶段:以真题为例,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能针对每个题目能给出答题的主要框架。 |
||
学时分配 |
鉴于课时有限,各部分时间安排如下: 基础阶段:40小时;强化阶段:10小时;冲刺复习:5小时;共55小时。 |
||
课程考核 |
习题主要采用过往真题回忆。经过复习考生的能力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
||
参考书目 |
必看参考书目 |
英文版《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 《诺顿英国文学集》《诺顿美国文学集》 16-20世纪主要小说 针对作品分析的英文学术论文期刊、专著 |
|
选读参考资料 |
写作类、词汇书,提高学术写作水平 |
备注:1.此计划表由授课老师填写,一式两份,给机构备案一份,老师自己保存一份。
2.本计划是教师整个教学过程的依据,如有变动,请及时联系机构老师更新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