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是培养教育学术人才的顶尖学府。学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16人,其中教授占37%,副教授占35%,91%的教学科研人员拥有博士学位。他们之中,既有以中国教育学会荣誉会长、著名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教育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教育学家,也有以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张斌贤教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构成当代中国教育科研中坚力量的专家学者。学部以“大家、名师”为引领,以“优质课程”为依托,加强对学生学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学部现有全日制学生2317人,其中本科生530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664人,全日制专业硕士148人,博士研究生304人,各类留学生85人。此外,还有暑期教育硕士566人、伊拉斯谟项目学生20人。
二、专业简介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主要依托教育学原理学科发展,现在承担着“教育学原理”、“教育政策学与教育法学”(北京师范大学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两个二级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本科设教育学专业(早先为学校教育专业),授教育学学士学位。硕士设教育学原理专业,授教育学硕士学位。博士设教育学原理和教育政策学与教育法学两个专业,授教育学博士学位。
三、招生专业目录
2023年招生目录
计划招生数:全日制19人
拟接收推免人数:全日制10人
研究方向
01. 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哲学
02. 教育政治学与教育法学
03.教育社会学与教育人类学(含家庭教育)
04. 德育原理(含公民与道德教育)
05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06援藏计划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03教育学基础综合
参考书:
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印刷,第三版新版
2.《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四版,华东师大出版社
4.《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四、报考情况分析
(一)复试分数线
23年:总分3340、政治50、英语50、专业课180
22年:总分355、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180
21年:总分330、政治50、英语50、专业课180
20年:总分335、政治50、英语50、专业课180
19年:总分320、政治50、英语50、专业课180
(二)录取信息
教育学原理往年拟录取分析
2023年教育学部教育学学硕拟录取情况:
教育学原理一志愿拟录取7人,最高分406分,最低分245分(为专项计划);
课程与教学论一志愿拟录取12人,最高分396分,最低分248分(为专项计划)
教育史一志愿拟录取7人,最高分381分,最低分348分;
比较教育学一志愿拟录取7人,最高分383分,最低分356分;
学前教育学一志愿拟录取6人,最高分380分,最低分284分(为专项计划);
高等教育学一志愿拟录取4人,最高分394分,最低分369分;
成人教育学一志愿拟录取3人,最高分384分,最低分334分;
职业技术教育学一志愿拟录取3人,最高分396分,最低分353分;
特殊教育学一志愿拟录取3人,最高分405分,最低分355分;
教师教育一志愿拟录取5人,最高分362分,最低分349分;
远程教育一志愿拟录取3人,最高分367分,最低分331分;
(三)2023年复试细则
1、复试分笔试、综合面试、外语口试三部分,复试总分400分(240分及格)。其中笔试150分(90分及格),综合面试200分(120分及格),外语口试50分(30分及格)。未达到及格线,不予录取。
2、录取方式:总成绩=初试总分+复试总分。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05方向考生一起排队、06方向考生单独排队录取,040103教育史和047101教育经济与管理按方向录取,其他均按专业录取。按照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第一志愿上线复试合格考生优先,调剂考生单独排序。
五、专业课复习指导
第一阶段:通读教材、做笔记。从3月开始,我花了课余的时间通读教材,在看书的同时用电脑做笔记,整理每本书的知识框架,概括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对内容有一些了解,以便第二阶段背诵知识点。
第二阶段:第一轮背诵。完成对教材内容的基本了解后,大概从7月开始,我进入第一轮背诵。每天规定一定的学习量,不理解的地方看视频讲解或者询问其他考教育的同学,能做的是先打好基础,知识点在脑子里有点印象
第三阶段:第二/三轮背诵、看往年真题。大概从9月下旬开始,我进入第三阶段的复习。这个阶段临近初试,但是自己的本专业课又很多,复习时间特别少,心态波动会比较大,但是仍然需要坚持,不能这么轻易放弃啊。
经历过第二阶段的背诵,这一阶段的背诵相对来说会轻松一些,照样在每本教材的知识框架和自己整理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背诵。然后结合真题,观察总结一些出题的重点,针对性的强化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