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北京大学教育学科历史悠久。早在1902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即设立师范馆,开设教育学课程,培养教育专门人才。1924年,北京大学设立教育学系,蒋梦麟、胡适等著名教育家先后担任教授会主席或系主任,院系调整前培养了王焕勋、滕大春等一批著名教育学家和原北大校长陆平等著名人士。1949年,根据政府的统一规划,北京大学教育系科调整至兄弟院校。20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学科在北京大学逐步得到重建。1980年高等教育研究室设立,1984年发展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1999年建立教育经济研究所。2000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与电化教育中心(前身为1973年建立的电教组)部分机构合并,成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现任院长、党委书记为阎凤桥教授,名誉院长为闵维方教授。
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旨在培养在教育技术学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教育技术学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在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高科技企业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与毕业去向
硕转博或到国内外其他高校读博
高校与其他相关教育部门
政府部门与教育相关事业单位
教育类企业
其他相关单位
招生目录
参考24年招生
学习方式
全日制
招生人数
计划招生人数7人,推免5人。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11 教育技术学综合
复试分数线
23年:总分355、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180
22年:总分355、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180
21年:总分340、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180
20年:总分340、政治55、英语55、专业课180
参考书目:
(1)[美]约翰•D•布兰福斯特等编著:《人是如何学习的: 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程可拉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美]R.基思·索耶主编:《剑桥学习科学手册》,徐晓东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3)[美]艾伦·贾纳斯泽乌斯基、迈克尔·莫伦达主编:《教育技术:定义与评析》,程东元、王小雪、刘雍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Darlene Van Tiem, James L. Moseley, Joan C. Dessinger. Fundamentals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 Guide to Improving People, Process, and Performance(绩效改进基础),中信出版社,2013年版。
录取信息:
2024年进复试:2人(434、413、407、404)
2024年拟录取:2人(434、413)
2023年进复试:2人(404、395)
2023年拟录取:2人(404、395)
2022年进复试:1人(412)
2022年拟录取:1人(412)
2021年进复试:2人(416、397)
2021年拟录取:2人(416、397)
2020年进复试:3人(384、376、365)
2020年拟录取:3人(376、365、384)
2024年复试细则:
三、复试基本内容:
复试组将对学生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外语口语水平、研究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四、复试和录取规则
1.复试权重及最终成绩(百分制):
a)内地考生:50%*初试各门总成绩/5+复试成绩*50%=最终成绩:
b)港澳台生、留学生:复试成绩*100%=最终成绩
2. 初取:
复试结束后,各专业及方向按考生总成绩名次提交建议拟初取名单,经教育学院复试与录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上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审批。
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初取。
初取考生须在2022年5月20日前将所有复试所需提交材料的纸质版提交至指定地点,具体请待下一轮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