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128分经验帖
Po主是经济学类跨考,之前没有接触过教育学。总复习时长在6个月左右。
本文包括以下内容:
写在前面
复习概况和进度
学习和答题方法论
常见困惑
写在最后
写在前面
第一、别急。
很多同学在大三开始学习的时候都还有很多课程,需要完成不少作业,所以会存在内耗和焦虑现象。上岸的同学在10月以前的任何时候开始背诵的都有,所以不用太过焦虑。
第二、务必把333考研备考的首要位置。
333既是教育硕士是否上岸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也是901学习的基础。
注:考试科目是学科专业课而不是901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第三、输入和输出都很重要。
Po主认为,对于冲击高分来说,输入和输出同样重要。此处的输出不一定是纸笔测试,也可以是形成自己的输出体系。
第四、效率优先。
在作息问题上保证学习精神状态和效率,切忌疲劳战和精神、情绪状态不好的时候学习。
复习概况和进度
1.备考周期
6月中旬—12月底
2.学习时长
日均期望学习时长10小时
日均实际学习时长8小时43分钟【番茄to do统计的】
3.时间安排【7—11月,12月之后比较灵活】
11:00—12:00政治
12:00—16:00学习和背诵333
16:00—16:30政治
16:30—17:30英语
17:30—18:30学习901【主要是看一两篇论文】
20:30—21:30学习901
21:30—23:30学习和背诵333
*因为po主早上实在起不来,所以在作息上直接摆烂,不建议模仿。但是po主觉得效率第一,作息要看个人接受程度。
4.333学习进度
6月中旬—7月中旬左右,这个阶段通读了四本书,但是没有背诵
这里顺带提一下,相较于各个机构的学习资料,教育史的两本书和心理学的教材其实是写的非常有意思的,而且内容很详实,如果觉得时间不是很紧张可以把四本书先看完,其实可以帮助你在脑子里形成我们教育专硕考研四门课的大致内容的框架,留下印象,而且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抵消复习刚开始阶段的畏难情绪。
第一轮7月中旬—9月中旬左右,2个月
本轮是第一轮背诵,我在以框架为基础的前提下详细的背诵了四本书的内容,具体进度大约是每天一章,做好笔记。
如果时间比较充裕的话可以第二天复盘和复习,但是我的时间不是很充沛,所以第二天基本上之复习第一天的重点知识。
第二轮9月中旬—10月中旬左右,1个月
这一轮其实依然比较痛苦,第一轮过完基本上什么都记不得。但是基本上都这样,所以也不用太焦虑。
*复盘
复盘是很重要的,不复盘的话会导致复习效果大幅降低。复盘相对于学习新知识来说确实比较痛苦,但是要坚持复盘,这个过程很重要。不要因为复盘发现什么都不记得就产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大家都是这样的。可以每天问自己几个昨天学的问题,或者与研友互相考考。
第三轮10月中旬—11月上旬左右,不到1个月
这一轮略好于第二轮,但是依然觉得背诵的东西一直忘记,这也很正常。就我而言,这种情况一直到11月中旬才缓解。
*在这一阶段我就开始模考了,主要是我觉得每天背书有点枯燥,而且对自己的输出能力没底。但是是否需要模考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我本人并不排斥输出,所以还是尽早地模考了。但是也有不少130+的同学是没有进行模考的,所以还是要看个人接受能力。
就我本人而言,我考前一共模考了7次。
11-12月剩下来交叉背诵了4轮左右,直到考前
这个阶段有了前三轮的基础,重点知识能够说出较多,但是很多地方能搭框架却记不得具体知识,比如说不全、卡壳、中国教育史背不出原文,等等。都很正常,一直到考前大家都有这样的情绪。
学习和答题方法论
*本节中主要讨论的是强化阶段如何有针对性地学习北师大333,相信对各位考北师大的同学来说,机械背诵都不是问题。
po主前期是按照以全国大纲的参考资料来进行复习的,但是后来从学长学姐处了解到了北师大自己独特的命题规律和答题要求,故干脆在按照全国大纲进行复习的基础上自己做了拓展和整理。
1.交叉学习,科目之间相互扩充。
Po主认为,333其实是由教育学、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三个板块组成。每个板块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当中注重这三个板块之间的交叉学习。
例如,在学习以下知识点时,就可以将教育学和教育史的内容结合起来:
(三)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审批、调拨教育经费等办法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统治阶级还利用意识形态上的优势,通过编写教材、审定教科书、发行各种读物等途径来决定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链接:蔡元培的教育实践)20世纪,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独立论就是对民国政府的教育领导权的挑战,但最后由于理论和实践上的不可实践性最终以失败告终。
2.注重思考,重视重点知识。
我觉得在学习的时候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就是既要叙述完整,又要知道这个知识点的重点在哪里。
例如“北宋三次兴学”这个考点,就要了解到背景、内容(3+4+5)、评价(影响)。
(1)在背景中,我们要指出,“宋初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不少人才,有利于巩固统治,但却忽视了兴建学校培育人才”,这里点出了科举考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联系了不同的知识点;
(2)在完整阐述内容的时候可以突出教学方法,例如在本题中重点就三舍法和积分法两个创举进行重点作答和阐述;
(3)在评价中,注意多维度作答,可以考虑结果、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对教育体制的影响、对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当今教育教学研究的影响等等,可以结合时事热点。评价一项内容的时候也要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说。
注意:很多资料中一些知识点只有积极影响或只有消极影响,这是原参考书的作者出于行文的考虑而产生的。我们在作答的时候可以自己查找一些资料和论文补充积极或消极影响。
如果考察一些小知识点,如上面的“三舍法”(2023),则采取一样的思路,此时相较于突出重点,更重要的是扩展知识。
如,指出在教育史上的影响和延续【“清朝国子监仍然在使用”】;也要指出“王安石的长远目标是逐渐让“三舍法”取代科举考试。实际上,后来蔡京在改革的时候就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这就结合了“北宋兴学”这个知识点中的“崇宁兴学”,交叉内容;还可以结合当下指出“过程性评价”这个知识点,提出2022年义务教育课标中的观点,这样就既讲了自己的传承,又联系了其他知识点,又与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法、教育教学热点相结合,答题就比较完整了。
3.注重维度,有逻辑地学习和输出观点
在学习和答题的时候要注意维度意识,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输出框架。
例如在回答“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2023)这个开放式问题时,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的维度三个回答:
例如宏观方面可以积累教育方针、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政策等等;
中观方面可以从课程等方面来答;
微观则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来回答。
这些在初试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就可以准备起来。
相较于部分其他考察333教育综合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的333教育综合是非常注重观点输出的,它本身题量少,因此观点的输出就更为重要,而这一部分就需要平时积累论文热点+自己重视整理和思考。这一部分的试题很灵活,例如2022年考察“德育和教学的关系”,2023年考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每道题25分,需要自己进行输出。
对于北师大333简答题和论述题来说,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内容和思考,这可以体现在”评价“或者”评述“的部分,写出自己对这一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的看法和评价,一定要注重多维度、有深度。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有东西可写。我本人在2023年考察《大学》的有关内容的时候,因为没有背诵三纲领八条目的具体内容阐述,我用大篇幅的评价和评述来挽回【当然最好还是背仔细一点】,挽回了一部分分数。所以在强化阶段要注重对评价和评述的琢磨。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常见问题Q&A
1.是否需要按311准备或者补充311内容?
理论上不需要。按照目前北师333的出题来看,一般包括的是333重点和应用,出题比较灵活。
所谓的超纲试题我觉得有三个分类:
(1)既不在333考纲内也不在311考纲内。这一部分往往是研究前沿和教研热点。
例如:多重编码(2021)、教学中的伦理性原则(2023)。
(2)在311考纲内但是答案不一定要按照311来回答,有自己的答题框架也很好。
例如:简述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2022)。
(3)不算完全超纲题,需要自己的理解。
例如:结合实际,谈谈德育和教学的关系(2022)。
此处特别注意:要注意北师大考纲中特有的内容。例如北师大考纲在《教育心理学》这部分有“教师心理”这一章节。2022年的试题“皮格马利翁效应”就出自该章节,这不算超纲试题,但是按照全国大纲编写的资料可能会没有。
但是也要复习北师大考纲中没有但是全国大纲中有的,例如韩愈的教师思想(2018、2022)。
如果有多余时间,可以看lucky学姐的补充资料,还挺不错的。
2.高频考点、中频考点和低频考点应该如何取舍?
(1)以复习高频考点为主。
应付北师大灵活的考试题目,掌握重要知识点并灵活运用是最关键的。相较于部分其他院校,北师大很少考冷门的纯记忆性质的试题。
*有一部分上岸的同学直接背诵了高频考点,但是还是要适当了解一下其他考点,因为近两年333试题较为简单不代表不存在考稍低频考点的可能。故:
(2)简单了解中低频考点,可以作为高频考点的补充和拓展知识在答题中体现。
在最后一到两个学习阶段,可以适当地舍弃一部分其中的内容。
3.是否需要听课?
我个人觉得如果你的复习时间不长,除了教育心理学之外不需要听课。教育学和教育史本身不存在理解上的难度,就是刚接触教育学会有点枯燥。
切忌通过看很多课来让自己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很多内容,学习时长很长,但是不去背诵和复盘。这样到后期真正背诵的时候压力很大。在学习的时候我觉得应该避免这样的盲目自我感动。如果实在备考有困难,可以考虑新祥旭一对一,比较有针对性,效率可以提高不少。
4.什么时候需要进行模考?
如在第二部分中写的,我是10—11月这一阶段开始模考的,但这个因人而异。对于我而言,通过模考可以查漏补缺,并且锻炼我的临场思考能力和谋篇布局,这最后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考前,我基本上每周三晚上20:00—23:00都会进行模考。考前我基本上模考了7轮。
5.模考怎样排版?
我的安排是名词解释每个半页(0.5*4);
简答题每个一页(1*4)
论述题每个2—2.5页(2.5*2)
共11页。
写在最后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跨考的同学,我觉得有畏难情绪是很正常的,特别是遇到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学科体系,压力会非常大。但是你要相信333本身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对于喜欢思考、不盲目地感动式学习和有决心的同学来说,其实是有努力就会有回报的学科。
大部分同学在初试期间遇到的问题我也遇到过。例如学习方面的,北师大的打分标准、出题规律,以及到第三第四轮甚至到考前都想不起来很多内容,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我身边参加2023考研的认真背诵、认真模考、有自己的思考和输出的同学大部分都拿到了一个不错的分数。
其实相比很多333院校,北师大没有考过很偏的纯记忆的题目,因此一定要注重思考,这不仅对考333很有好处,对学习901也有好处。对于掌握学习方法、认真背诵、认真思考的同学,这一门课也不会很难学。
对每一个备考的同学来说,都会有自我怀疑和质疑自己能力的时候,但是要相信大家都是一样的,相信自己,每年都有很多本科背景不好、跨考的同学圆梦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