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人大(RUC)”,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隶属于中央直管高校,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世界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学校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截至2024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设有中关村校区、通州校区、张自忠路校区和苏州校区四个校区。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0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4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0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07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8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09思想政治教育
10思想政治教育-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11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2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③619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④84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培养方式:全日制
学制:2年
学费:0.8万元/年
二、人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招生介绍
学院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1996年,由始建于1964年的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和始建于1986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来,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以独特的历史、雄厚的学术底蕴、一流的教学科研成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高地”、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端人才培养的“工作母机”。
学院建成了国内专业和层次最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体系。目前,学院有1个本科专业,10个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全国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课参考书推荐:
人民大学官方网站并未公布参考书目,以下参考书目根据往年上岸同学情况整理,供大家参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陈万柏、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高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同时,建议各位同学重视经典原著、相关会议、时政论文、领导人思想以及专题的学习。
复习经验指导:
9月份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翻看了一遍,也就是在脑子里大体知道讲了什么内容,并且粗略地完成了知识结构的建构。9月之后,开始着重背诵这两本书里的具体内容,一定要结合知识结构来背,先把知识框架建构好再慢慢把具体的知识填充进去。马原和毛中特的复习方法其实有些许不同,马原部分考试题更注重于书本上的知识,也就是说要把参考书上的具体知识牢记于心。毛中特的考察更注重与时政相结合,所以也就是为什么上述提到要看每年最新的时政会议文件了。所以,虽然两本都很重要,但我建议要更注重对于马原书本的记忆。最后,在正式考试前,我把两本书的知识框架又顺了很多遍,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考试时看到题目当中的关键词,可以联想到书本上的很多不同章节的知识。另外,刚刚上述提到了肖大大的《精讲精练》,虽然这本书是考研政治用到的书,但是对于专业课的考察也有很大的作用。最近几年,人大马院开始注重近代史的考察,比如“古田会议”“三反”“五反”运动,所以《精讲精练》中的史纲部分可以成为很好的复习参考。
三、人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考研复录数据
复试分数线:
2024年:60、60、90、90、390;
2023年:55、55、90、90、373;
2022年:55、55、90、90、365;
2021年:55、55、90、90、374;
历年录取数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方向):
2024年录取9人,最高分394、最低分390;
2023年录取10人,最高分409、最低分373;
2022年录取1人,最高分392、最低分381;;
2021年录取4人,最高分400、最低分374;
四、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考研复试安排
复试内容与形式:
2024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线下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250分)
2.外语面试(含口语和听力,满分100分):听力考试和口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各人表现给予成绩。
3.笔试分为专业综合课笔试和外语笔试,其中专业综合课笔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外语笔试满分为50分,考试时长45分钟。
材料提交:
1.身份证明材料
(1)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一张A4纸上)
(2)准考证原件及复印件
2.学历学位证明材料
(1)往届生须提交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电子文件及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扫描件、加盖公章的本科阶段成绩单原件及扫描件
(2)应届生须提交有效期内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加盖公章的本科阶段成绩单原件及扫描件、《本科应届毕业生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生承诺书》原件及扫描件(见附件)
(3)尚未毕业,但承诺在录取当年开学报到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提交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原件及扫描件
3.其他相关材料
(1)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考登记表原件及扫描件
(2)退役大学生士兵“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原件及扫描件
4.考生本人亲笔签名的《诚信复试承诺书》原件及扫描件(见附件)
复试过程安排:
考生应按照我院通知的复试时间准时参加复试,无特殊原因未按照考务人员通知时间到场的,迟到15分钟以上的视为放弃复试资格。复试当天,我院安排值班电话(电话号码:010-62513732,010-62511288),考生遇到紧急情况,应提前与我院联系。
1.候考
考生应当提前进入候考状态,认真阅读复试考场规则,并在考试过程中遵守考场纪律。在候考室中,考生不得私自与其他考生交谈。
2.身份核验
考生根据报到时的抽签顺序,按照学院安排进入复试考场。进入考场时,考生应将《复试通知书》《准考证》、身份证拿在手中,配合复试老师,进行身份核验,核验过程由学院全程录音录像备查,不得将规定以外的物品带入考场。
3.考生提交签订好的《诚信复试承诺书》。
4.学院复试小组向考生宣读《复试规则》。
5.面试(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外语面试)
时间:2024年3月31日9:00至18:00。请听从现场考务人员指挥。
地点:另行通知。
6.笔试(专业综合课笔试和外语笔试)
考生须在笔试开始前20分钟到达笔试考场,并出示复试通知书、身份证、准考证。考生须提前自行准备黑色钢笔、签字笔(不得使用其他颜色的钢笔或签字笔等书写工具)等考试必备文具。除必要的准考证和复试通知书之外,考生不得携带、使用我院提供的答题纸之外的纸张,不得在答题纸上划线、书写与答题内容无关的标记。
考试时间:2024年3月30日9:00开始
地点:另行通知。
7.考试结束后,考生应按复试组老师要求离开考场。离开考场后,考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不得再进入候考室或复试考场。
复试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150分及以上,外语面试成绩60分及以上,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及以上,外语笔试成绩30分及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50%,复试成绩权重50%。
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
录取原则:
各项复试成绩均合格的,分专业、分方向按加权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序排列,择优录取。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士兵专项计划,按照学校要求单列,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按加权成绩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专业依序排列,坚持择优录取原则。
五、2024年考研人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真题回忆
619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名词解释(6*5=30):
1.主观辩证法
2.人工智能
3.社会总产品
4.物质生产方式
5.《共产党宣言》
简答题(15*3=45):
1.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对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超越。
2.简述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3.简述社会平均利润理论。
论述题(25*3=75):
1.试述马克思关于资本特性和规律的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2.试述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3.试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84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名词解释:
1.工农武装割据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5.党的基本方略
辨析题(10*2=20):
1.《论联合政府》第一次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多新民主主义革命
2.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简答题(15*3=45):
1.简述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问题的初步阐述。
2.如何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3.共建“—带一路”倡议10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论述题(30*2=60):
1.试述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⒉.什么是新发展理念?如何理解新发展理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