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抽屉里还锁着去年临摹甲骨文的字帖,指尖抚过 “日”“月” 二字古朴的线条时,忽然想起曾对着《说文解字》逐字辨析、在语法笔记里反复标注 “虚词用法” 的日子。如今把这段浸着对汉语言文字热爱与考研执着的时光讲给你,愿帮你在备考路上少些迷茫、多些笃定。
一、考研心路历程
决定报考这个专业,是在一次古籍修复体验课上。当看到修复师小心翼翼地将残缺的古籍拼补完整,指着书页上的篆书字体讲解其演变时,我忽然被汉语言文字的 “厚重感” 打动 —— 从甲骨文到楷书,每个汉字都藏着千年的文化密码,每一条语法规则都凝结着古人的表达智慧。备考初期并不容易,619 汉语言文字学里的 “音韵学” 知识晦涩,光是分辨 “平上去入” 四声就花了我好几周;832 语言学基础涵盖的内容又杂,既要记语言学理论,又要梳理汉语言文字学的发展脉络。但每次啃下一个难点,比如弄明白 “通假字” 与 “假借字” 的区别,就像解锁了一段文化记忆,又有了继续前行的动力。那段日子没有激昂的口号,只有 “今天多读懂一个汉字、多掌握一条语法” 的踏实,在一页页古籍选读、一道道真题解析里,慢慢靠近心中的目标。
二、公共课学习法
公共课的核心是 “抓核心、巧发力”。思政课我没有盲目刷题,而是先通读教材,用思维导图梳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等模块的逻辑框架,比如把 “文化自信” 与汉语言文字的传承结合起来理解,后期再针对真题里的高频考点(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背诵,既记得牢又能联系专业实际。外语我选了英语一,每天早上花 40 分钟背核心词汇,重点关注 “Chinese character”“classical Chinese” 等专业相关词汇;阅读题会逐句分析长难句,总结 “推理题”“态度题” 的答题技巧;作文则提前积累 “汉字文化传承”“古籍保护” 等素材,练习 “观点 + 案例” 的写作框架,比如用 “《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热播” 佐证汉语言文字的当代价值,让文章更有温度。其他外语(如俄语、日语)的学习逻辑类似,重点都是夯实基础、结合专业需求突破。
三、专业课复习攻略
专业课要 “分领域深耕,重理解与积累”。619 汉语言文字学可拆成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 四部分:文字学重点梳理汉字演变脉络,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结合《说文解字》理解每个字形的本义与引申义;音韵学先掌握 “声母”“韵母” 的基本概念,再通过《切韵》《广韵》等文献了解古代语音系统;训诂学侧重学习 “注释方法”,比如结合上下文辨析古籍中的疑难词义;语法学则重点掌握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和虚词用法(如 “之”“其”“以”)。832 语言学基础涵盖语言学和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部分可结合 619 的内容联动复习,重点记 “语言的本质”“语言的发展规律” 等理论;汉语言文字学部分则要梳理从先秦到现代的学科发展历程,比如清代 “乾嘉学派” 在文字训诂上的贡献。后期一定要多刷真题,总结常考题型,比如 “分析某篇古籍选段中的语法现象”,答题时要先引专业理论(如 “古代汉语语法规则”),再结合文本实例(如具体句子的虚词用法),做到理论与文本结合。
四、考研应报班吗
如果你的自律性较弱、基础比较薄弱,或是摸不准 619、832 的考点和答题逻辑,报班确实能帮你少走很多弯路。我备考时就受益于新祥旭考研全科定制辅导服务,老师会根据我的薄弱点(比如 832 语言学理论的理解困难)制定专属计划,帮我系统梳理语言学的核心框架,还针对 619 的 “音韵学” 知识做了专项拆解,让我从 “听不懂” 变成 “能应用”。如今我也在新祥旭担任专业课辅导老师,能针对 619 汉语言文字学、832 语言学基础提供一对一辅导,帮你梳理知识框架、攻克难点、掌握答题技巧。但请记住,报班只是辅助,真正能让你上岸的,是你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日复一日的积累,以及面对难题时不放弃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