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2018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各专业考研招生人数

新祥旭聂老师xxx-nls / 2017-10-20

 2018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考研招生目录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简介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23年我校建立的政治学系,其基础为1964年成立的国际政治系,该系是我国于1964年在高校设立的三个国际政治系之一。当时仅有一个国际政治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与对外关系。改革开放后,国际政治系有了很大发展,逐步增加了专业设置,扩大了招生规模。1980年首先增设了政治学专业。1984年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继后于1988年又增设行政管理专业。20001121日成立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目前,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共有70名在编教职工、包括教授22人,副教授24人,讲师12人,行政管理人员12人。通过“十五”建设,目前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已经拥有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学院下设政治学、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六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一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两个“985二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六个硕士点、一个专业学位硕士点(MPA)、四个本科专业。

学院秉承“卓越·为公”的培养理念,立足于培养未来的国家和社会领导人、学术精英和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学院一贯注重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及战略思维,突出强调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努力开发学生的智慧和悟性,以期通过四年的修读为学生的人生征途具有质的飞跃奠定基础。学院具有深厚的学术和文化底蕴、完备的课程体系、严格的管理体制、灵活的培养机制和丰富的学生活动,为造就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务”人提供了最优的条件。

学院具有高度的国际化水准,多名教师系海外学成归国任教,大多数教师均有海外研究与进修的经历;同国外十余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有多批次的教师和学生参加国际学术和文化交流活动。学院将进一步沿着国际化办学的方向继续开拓和前进。

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进程对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纪之交的中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形势。要实现民族振兴,完成国家统一,承担国际责任,中国必须具有能对国际形势进行因势利导的对外政策;同时,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社会经济的全面现代化,中国面临着国内政治体制优化和公共政策创新的双重任务。

系别、专业设置:

———————————————————————————————————————

国际政治系(DEPARTMENTOFINTERNATIONALPOLITICS

继承原国际政治系名称的新国际政治系拥有国际关系这一全国重点学科,其"国际关系和全球问题"项目也是国家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学术地位在国内位居前茅。

该系现有21位教师,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7名,讲师6名。有21人具有博士学位。该系设有一个国际关系博士点,一个国际关系硕士点,一个国际政治硕士点,一个国际政治本科专业。

该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大国战略和大国关系、中国对外战略和对外关系、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欧洲一体化研究、军备控制与地区安全、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等。1995年以来承担国家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十多项,其中有国家社科九五重点项目:《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评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环境》等。该系教师承担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有50多门。

近年来主办了国内外学术会议有:"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国家主权""全国国际关系理论研讨会""中日面向21世纪的国际政治学研讨会""亚太金融合作与国际关系国际研讨会"等。

外交学系(DEPARTMENTOFDIPLOMACY)

外交学系是为适应国家总体战略格局和外交实践的新发展、适应完善学科体系和培养人才的新要求于2009年组建的,继承了原国际政治系的外交学专业,拥有悠久的研究和教学传统。该系致力于开展高水平的外交学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研究优势;培养从事外交理论研究和外交实务的高端人才。

该系拥有一支内外结合的教学研究队伍,现有专职教师4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助理研究员1名,兼职教授和研究员6名,他们的研究方向涵盖了世界主要大国和地区。该系拥有一个外交学博士点,一个外交学硕士点,一个外交与公共事务本科第二专业。

该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外交理论、外交实务、外交史、大国外交战略与政策、大国外交风格与特点、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外交谈判、经济外交等。教学研究队伍承担多项国家和上海市的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政策咨询课题,出版的各类著作和文章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正在组织研究团队进行“大国外交风格研究”丛书项目。

该系成立一年来已主办第九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年会暨中国外交体制、运作创新与中国外交研究创新研讨会、复旦大学全国博士生论坛之“新世纪的中国外交:机遇与挑战”。

公共行政系(DEPARTMENTOFPUBLICADMINISTRATION

公共行政系由原国际政治系的行政管理教研室组建。行政管理专业是从原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198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专业为"行政管理与政治学"1990年,正式确立行政管理专业,并同时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1998年设立行政管理博士点,从而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

公共行政系现有15位教师,其中6位教授,8位副教授,3位讲师。

公共行政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行政学理论、公共政策、当代中国政府、比较公共行政、都市政府管理等。近年来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中的国家和上海市科研项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史》、《西方行政学说史》、《比较地方政府研究》和《浦东快速现代化过程中镇政府管理体制研究》等。

2000年,教育部和国家人事部批准复旦大学进行公共行政硕士项目(MPA)试点。公共行政系作为该项目的主要承担者,已为该项目的实施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出版了MPA系列教材(已出三本),包括《公共行政学》和《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等。另外、由我系教师主编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英语联考考试大纲及考试指南》也已出版。

政治学系(DEPARTMENTOFPOLITICS):

政治学系由原国际政治系的政治学教研室和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合并组建。现有教师24位,其中教授9位,副教授10位,讲师5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4位。

原国际政治系从事政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至今已逾20年。1980年政治学本科专业设立并开始招生,1984年招收政治学理论硕士生。以后又开始招收政治学理论博士生。

该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研究、比较政治、政治哲学和政府理论。有关教师先后承担国家和上海市"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研项目,出版各类学术著作、教材和研究报告50余部。

系内另一个学科点是思想政治教育,拥有一个本科专业和一个硕士点,并承担全校学生思想教育课程的组织与教学工作。原思政教研室自建立以来,在长期的教学与科研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特点,在教学上,教研室教师注意主动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注意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了一批优秀毕业生,他们现已成为本校或其他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宣传工作的骨干。在科研上,由有关教师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曾获国家教委第二届(1993年)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教学条件:

———————————————————————————————————————

学院图书馆(网址:http://www.sirpalib.fudan.edu.cn

学院图书馆的藏书总量达4.6万多册。2007年订阅的中外报刊近200种,外文期刊17种,拥有网络化的多功能资料服务平台,实现了图书编目、书刊借阅和查询、研究生论文提交和查询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学院网站:(http://www.sirpa.fudan.edu.cn

目前,学院拥有内容详细、及时更新的中英文网站,不仅为外界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学院的平台,而且在学院教学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判与表决模拟实验室:

2007年,学院投资近百万元修建的“表决与谈判模拟实验室”已投入使用。该实验室包括远程视频系统、投影和电视系统、议事无线会议表决与电子政务模拟系统、计算机中控系统和音响系统,承担“国际谈判”、“选举政治学”、“议会政治”等课程的操作实务和教学任务。

科研实力:

———————————————————————————————————————

近年来,我院学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国际政治专业2010年被评为教育部特色专业。2012年,我院政治学、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一级学科评估分别位列全国第一和第七。

2012年开始,在QSQuacqarelliSymonds)世界大学分专业排名中,复旦大学政治学学科还在2013年被列为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A类建设名单。

近年来,我院先后创办了《复旦政治学评论》、《复旦国际关系评论》、《复旦公共行政评论》、《宗教与美国社会》、《基督教学术》、《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等六本杂志(以书代刊),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其中前五本已列入中文社会科学索引(CSSCI)来源集刊。

平均每年,学院教师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出版20余部专著,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杂志中发表论文200余篇;承办10余个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开设80余个专题讲座。通过这些平台,增进了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承担了繁荣我国学术事业的责任。

国际化办学:

———————————————————————————————————————

学院与英国牛津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瑞典隆德大学、日本庆应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香港大学等2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进行广泛合作,建立师生交流互访或双硕士项目。通过这些国际交流活动,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完善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学院每年出境进行各类学术交流的学生近200余人次。

学院从本科到博士阶段建立了完整的英文学位教学体系,包括“国际政治”博士项目:“中国政治与外交”、“中国政府与治理”和“比较政治”等硕士学位项目和正在创建的“国际公共政策”硕士项目;以及正在筹备启动的“中国研究”学士项目。学院与巴黎政治学院合作的“国际事务中的欧洲与亚洲”硕士双学位项目在2010年创设,每年面向全球招收约20名学生。学院与韩国高丽大学和日本神户大学创办的“亚洲的风险管理专家”项目在2014年教育部对全国10个项目的质量评估中获得总分高居第一的佳绩。

学院目前在读外国留学生184人,其中80人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留学生总数占到学院全日制学生的近20%

由我院创办的“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已成为全球各地青年“关注全球公共问题、激发青年创新能力、唤起世界公民意识、共创人类和谐家园”的平台。

学院每年组织多个学术会议和论坛,2012PMRC国际会议和2013APPAM国际会议的国际来宾都超过了100人。我院教师在著名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担任编委、组织专刊的数量不断增加。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

说明:本院拟招收学术学位推免生38名。

联系人:钟惟东

联系电话:65642323/65642561公共管理

邮政编码:200433

电子邮箱:zwd@fudan.edu.cn

通讯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人数

030201

政治学理论

13

030206

国际政治

6

030207

国际关系

12

030208

外交学

4

120401

行政管理

6

1204Z3

公共政策

13

125200

(专业学位)公共管理

288

 

共计

342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