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艺术与电影基础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
专业一全校一样,艺术与电影基础,我考的专业二是<制片与市场>。
专业一《艺术与电影基础》
1.看什么书? 我是把彭吉象、王宏建、赵斌和新祥旭考研机构的艺术概论全都看了至少一遍。虽然都大同小异,但是我个人认为读百家之言还是挺有好处的,能让你对这个学科有更全面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形成自己的观点。除了艺术概论,我还看了艺术史、艺术哲学、电影史、影视美学方面的书,虽然事实证明题目还是偏艺术概论,但是哪届考生又敢不复习电影基础呢(摊手)。
建议先选一本好读的艺术史读完,然后读彭吉象,再读王宏建,在读王宏建的时候,对照彭吉象进行复习,加深印象,再读赵斌,会非常有启发性。而且王宏建的和北电的两本《艺术概论》都是有课后习题的,一定要重视!!读完自己写答案,就算不写出来,也要在心中思考。
2.怎么答题? 看书和答题完全是两回事。专一一共3种题型,名解简答不能丢分,论述要能拉分。名词解释靠背诵就行,一定要广撒网,重点不是背得有多么一字不漏,而是背了多少个。简答和论述就需要“理论+案例+文字能力”了。
首先说理论,知识框架是最重要的,所以呢?怎么办?当然还是用那个宝贝啦!思维导图!手写也行,电脑绘制也行,到12月要能闭着眼睛把知识框架全部描绘出来。
然后说案例,不要以为看了《艺术概论》里的案例就够了!!!问创新的重要性,所有人都写齐白石衰年变法,你写什么???你也写这个???自己有意识的多积累一些小众但有名气的案例好吗!!!艺术史、电影史、艺术家传记、艺术作品赏析、影评、电影幕后纪录片都是案例来源。我每次不想复习的时候,就去抽本传记故事来读,看一晚上,啊~~超级放松der~~,就这样看完了程砚秋、马蒂斯、毕加索、蔡国强们的传记,看传记的好处在于,你会印象非常深刻。复习到后期,对考题比较熟悉的时候,我已经练就在放松的同时分分钟联想到适用的考题的技能,马上打上tag添加到我的案例库。
最后说文字能力,其实就是初高中语文水平。举个不是特别恰当的例子,“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和“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你选哪个?如果不能保证自己能在考场上写出文笔优美的小论文,那就用笨办法,把一段段的文笔优美的答案背下来(当然是自己写的,难不成想用千篇一律的答案拿到鹤立鸡群的分数??)。第一稿不尽完美没关系,慢慢修改,到12月底,你自己的小题库会越趋完善的。
【新祥旭考研一对一·集训营】2019年考研专业课全年复习规划
1.基础复习阶段
着重基础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梳理。该阶段要保持踏实认真的态度,深入研修。
建议复习专业课时可以交叉进行,一天可以看两门专业课或更多。可交替进行,减少疲劳,提高效率。
该阶段可以认真听听辅导班的课,仔细看书,做好笔记,增进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
2.强化提高阶段
该阶段要对照真题进行复习,深入分析考点,对重难点进行反复的研究。在这个阶段的复习中,需要把在基础复习中看过的书的内容进行整合,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该阶段要大量地做练习,并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找出复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检验自己知识点掌握的程度,并且要反复地看书,消化考点。
通过强化阶段的学习,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完全掌握了各个知识点,能熟练应用这些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
该阶段要背诵和记忆相关概念和理论。
3.冲刺阶段
找出对自己来说价值最高、效率最高,也就是脑力活动的最佳时间段,把重点的。难度大的任务尽量安排在这一时间去做。由于考试时间是第一天上午政治,下午英语,第二天上午专业一,下午专业二,所以在复习时可以适当的根据考试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复习时间。同时要在后期进行模拟考试,主要练习自己的答题速度,因为专业课考试看似题目不多,但是需要写在答题纸上的字数要求有很多,大部分考生都反应考试时间不够或相对比较紧张,因而平时一定要加快自己的答题速度。
在冲刺阶段,最好要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做专业课模拟试题。调整心态,保持状态,积极应考。
只要认真复习,脚踏实地的看书,考出好成绩,并不是难事。
2018-2019更多考研资讯、高质量学习资料 复习有困惑直接咨询新祥旭考研汪老师,希望学弟学妹都能考上自己喜欢的学校。 一个负责又尽职的老师:xxxeduk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