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营销
定义:
事件营销是指企业通过组织、策划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吸引社会团体、媒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的手段和方式。
特点:
1、目的性
事件营销策划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自己的目的,然后明确用何样的新闻可以让新闻的接受者达到自己的目的。
2、成本低
事件营销一般主要通过软文的形式来表现,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最重要的特性是利用现有的非常完善的新闻机器,来达到传播的目的。由于所有的新闻都是免费的,在所有新闻的制作过程中也是没有利益倾向的,所以制作新闻不需要花钱。
3、风险性
事件营销的风险来自于媒体的不可控制和新闻接受者对新闻的理解程度。虽然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了,但如果一旦市民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很可能会对该公司产生一定的反感情绪,从而最终伤害到该公司的利益。
4、多样性
事件营销是国内外十分流行的一种公关传播与市场推广手段,它具有多样性,它可以集合了新闻效应、形象传播、公共关系、广告效应、客户关系于一体来进行营销策划,多样性的事件营销已成为营销传播过程中的一把利器。
5、效果明显
一般通过一个事件营销就可以聚集到很多用户一起讨论这个事件,然后很多门户网站都会进行转载,效果情况显而易见。
6、新颖性
大多数受众对反常、新奇、变态,事件营销往往是通过当下的热点事件来进行营销,这样事件营销就是拿当下最热的事情来展现给客户,因此它不像许多过剩的宣传垃圾广告一样让用户觉得很反感了,而事件营销更多的体现它的新颖性,吸引用户点击。
7、求真务实
网络把传播主题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不平衡彻底打破,所以事件营销,不是恶意炒作,必须首先做到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这是对企业网络事件营销最基本的要求。
8、力求完美
所谓“完美”就是要求网络事件策划要注重企业、组织行为的自我完善,要注意网络传播沟通的风度,要展现策划创意人员的智慧。在利用网络进行事件传播时,企业应该安排专门人员来把控网络信息的传播,既掌握企业的全面状况,又能巧妙运用网络媒体的特性,还能尊重公众的感情和权利,保护沟通渠道的畅通完整,最终保护企业的自身利益。
9、以善为本
所谓“以善为本”,就是要求事件的策划和网络传播都要做到:自觉维护公众利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自觉考虑、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也应该成为现代网络事件营销工作的一个基本信念。
粉丝经济
定义:
“ 粉丝经济 ”是通过提升用户黏度来优化口碑营销实效以获取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信任代理形态与经济运作方式。火箭少女101的组成是依托粉丝经济支持,对于花了巨资送偶像出道的粉丝们,他们是否也该有决定偶像去留的表决权?粉丝战斗力非常强,话题度也高,否则仅靠买热搜换来的大牌代言和五大刊封面,不足以支撑起女团的实力基础。
发展趋势:
1.从满足粉丝需求到引导粉丝追求
“粉丝经济”,是相对于 “用户经济”而言的。在用户经济阶段,产品营销全靠企业自身完成,用户则是理性消费。整个过程中,企业与用户各取所需。进入 “粉丝经济”阶段,用户参与企业品牌传播,变成优质的目标消费者。因粉丝对品牌注入了情感成分,忠诚度非常高。整体而言,未来商业已经不再是用户经济模式,而是 “粉丝经济”模式。
2.从经营粉丝圈子到经营粉丝社群
网络经济注定是常规生产力的源泉。互联网的发展,让营销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基于情感关联的粉丝营销,成为备受追捧的新型方式。粉丝热潮催生 “粉丝经济”,粉丝们有可能将其所具有的创造力、生产力和消费力演绎得淋漓尽致,企业与商家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趋势,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拥抱扑面而来的 “粉丝经济”浪潮。
3.从众包到众消再到众筹
“粉丝经济”的发展告诉我们,今天的企业间竞争,不仅不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甚至不再是渠道之间的竞争,而是资源整合的竞争,是终端消费者的竞争,但归根结底,依旧是人的竞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竞争。
文化工业
定义:
文化工业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西奥多·阿多诺及马克斯·霍克海姆等人提出的概念,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火箭少女101的诞生,带来了一场呼啸而来的时代共创,同时对偶像流水线式的生产培育、割裂式合约也为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特征:
1、艺术生产的工厂化、工艺化或制作化,因此可量身定做、机械复制、批量生产,艺术不再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的精神生产";
2、艺术作品的商品化、消费化,因而艺术从精神领域蜕化成只具使用价值的器物,从而剥夺艺术本应具有的任何反抗和批判功能;
3、文化工业的大众传播形式使其传输给大众的信息具有两重性,表层信息往往是自由、平等、幸福,反抗不公和极权主义等等,深层隐藏的信息却传播给大众适应与接受现实秩序的必然性;
4、文化工业的升华是伪升华,它不断地供应文化快感和幸福承诺,用伪审美假升华遮蔽人性压抑的真实,无限期地延长支付它开出的快乐支票。"文化工业不是纯化愿望,而是压抑愿望。"
5、文化工业还具有伪个性主义特征。"个性化"是它倾销文化商品的典型伎俩,大众常常被款待得像主人一样,似乎它的产品只为您一个人生产。而且它总是给文化商品打上天才的独创性和独特个性的迷人光辉,以掩饰其情感与形式的标准化、格式化以及风格的千篇一律性。
6、文化工业使工具理性完全凌驾于价值理性,使使用价值彻底臣服于交换价值。利用拜物教使文化商品笼罩上一层厚厚的偶像光晕,凭借偶像化这一最原始也最有效的手段,在文化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达到最大限度的价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