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青春,不负将来,不负自己。
考研是一场需要坚守的博弈,但参与这场博弈的从来不止一个人,取胜的亦不止一个人。
我是2017级的重庆大学土木专硕研究生,当初初试成绩417分,在之后有很多学弟学妹咨询有关考研的一些事情,最近又应同学邀请讲述一下自己当初考研的一些经历,谈不上什么经验,权当对自己的考研过往进行一个总结,留下一点回忆,给后来人多少能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
考研,在我看来,考的是心态、勇气、努力、毅力,即你需要具备平和的心态、敢于拼搏的勇气、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及能够坐下来安安静静看书的毅力,具备了这些,考研对你来说就不再是神话。
我备战复习大概开始于大三下的那个暑假,或者说之前没有考研的想法,下面我将从考研流程、院校选择、复习备战、各科复习经历、复试复习等几个方面来讲述自己的经历。
1、考研流程
①明确考研的想法→②挑选学校,选专业→③复习备战→④考研报名→⑤考研初试→⑥等待成绩→⑦考研复试→⑧准备录取事宜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考研报名分为预报名与正式报名,预报名时间一般在九月下旬,此时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试着进行考研报名,不计为最终报考院校,正式报名一般在预报名之后十天左右,这时要综合各种情况考虑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在正式报名截止之前可以更换所报的学校和专业,正式报名结束后不得更换学校和专业;
2.对于考研初试成绩,除开先一步出成绩的34所(985)自主划线的院校,其他院校均服从国家线,此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是否能够参加目标院校的复试,必要时需要多关注一下各院校的调剂信息。
2、院校及专业选择
这个因人而异,我就说说我自己在当初选择院校时的一些心理变化,仅供参考:
在选择目标院校时,个人觉得可以借鉴一下几个点:录取难易程度(这个可以多参考往年的报录数据以及真题难易程度)、院校以及专业知名度(非是追捧高名气院校,而是好的学校资源更加丰富,这点从我本科学校和研究生院校对比能很清晰的看出来)、自我能力定位(这个不多说,反正就是一句话,合适的就是最好的,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是否自己喜欢的城市。
我当初在选择重庆大学之前曾是打算考重庆交通大学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并搜集了一些有关重大的信息,让我对考研这件事有了更多的了解,而让我决定考重大的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是专业课仅考材料力学,这点让我有了自信,当然,还有就是重大的名气了,想着就拼一把,不辜负自己的努力,现在回头看,有时也需要一点血性,说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一点,在选择目标院校时他的考试内容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3、初-复试说明
(1)考研初试科目:
公共课:数学(150)、英语(100)、政治(100)
专业课:不考数学一门专业课(150)、部分专业硕士考政治和管理类综合(300)(不考数学)
(2)复试
这个因学校而异,这里重点需要提醒的是最终总成绩初复试比重,以重庆大学为例,各占50%,故对于在初试中发挥比较好的同学要注意一下,千万不要对复试报以轻心,笔者周围有很多初试成绩很高但被刷下来的同学。
4、各科目复习经验
(1)英语
英语和数学是可以也是需要早点开始的科目,笔者大概从大三那个暑假开始开始复习。
参考书推荐:恋恋有词(朱伟)、长难句解析(何凯文)、考研英语高分写作(王江涛)、真题(张剑)
对于英语的复习,笔者不想讲太多,网上有很多经验,且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习惯(主要是笔者英语复习的很菜,考了70多分),只在这里说一点,英语一和二不要混着复习(笔者考二,曾做过英语一),一和二的出题思路迥异,会对形成自己的做题思路有很大影响。
英语要注意平时对于单词词汇量的积累,多看看外文期刊,多做题(限定时间),尤其是阅读题,尽量不要错(阅读分很贵的)。
(2)数学
这个科目对于理工科类学生是一大重点,笔者也是投入时间较多的一门科目。
参考书推荐:教材(同济版,很重要)、张宇数学系列、李永乐数学系列、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一套不带详细解答过程的真题(15-20多年的)
笔者初试数学成绩136,复习期间,一定先把教材啃透,课后习题不用做(达不到难度、且多得是题),教材看完之后开始啃全书,笔者看了两遍,同时做书上的例题(相对真题难一些),真题做了两遍,第一遍严格控制时间,并查漏补缺,回头继续看没有弄透的知识点,看详细解答,第二遍检查自己是否全部知识点全覆盖。张宇八套卷建议做一下,四套卷看自己时间是否充裕,相对较难。说这么多,数学其实就一点:啃透知识点,多刷题。
(3)专业课
这个应该是很多考研er最关心的一科了,这一科大部分高校都只会考一门,拿土木专业来说,大部分高校都是考结构力学,部分考材料力学,当然还有少数高校会考几门,选了这些院校的童鞋都是些厉害角色,笔者就不班门弄斧了。
我说一说我专业课的备考经历吧,我专业课开始时间大概是在九月中旬,给各位后来者一点点建议:千万不要慌,找准自己的节奏,也别去问别人复习到什么阶段了,心态很重要。
我是先啃教材,总共通读通看了三遍,第一遍捡回知识点,单纯只看知识点,约莫半个月左右完全看完,第二遍继续看,并细看,不放过任何偏僻角落的知识点,带着做课后重点习题(如果能买到相关院校的往年真题资料,部分可能会指出课后重点习题),第二遍看完基本就到了十一月了,到了这个时候笔者则开始做真题,因为很幸运笔者在淘宝网上买到了重大的专业课真题资料,总共有材力一和材力三(笔者考材力三、两者相差不大,一难度系数高一点)、讲义和重大考试复习题,真题材力一15套,三10套,笔者平均两天一套,做真题也有讲究,先严格控制时间做,做完之后即对照解析找出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分析自己的薄弱知识点,并记录下自己做错的题目,此时看书的第三遍则也相应开始了,当找到薄弱知识点后需要回头去再仔细看书,并需要再看看相关联的部分,以达到融会贯通,这一遍做完基本就到了十二月多了,离考试不足二十天,此时整体的知识点应该已经存在于脑海里了,可以尝试自己做一份思维导图,看看是否还有遗漏的地方,或者说往年真题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纠错,把以前自己记录的错题再走一遍,巩固知识。哦对了,笔者在做真题的时候把材力一留了一套,材力三留了两套,在考前一周的时候再做以找感觉,功夫不负有心人,笔者专业课考了144分,还算是对得起自己的努力了。
政治科目笔者就不多说了,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复习经验,(笔者考得不好,60几分)笔者只说几本当初用过的觉得还可以的书:
风中劲草(节约时间,知识点精炼)、精讲精练(很详细,比较耗时)、往年真题(只需要做选择题部分)、肖八肖四(尤其肖四大题,需要多背)、关注了蒋中挺的直播(答题金句)。
5、关于复试
首先声明,本篇复试经历是根据重庆大学复试来写的,需者可用。
我想比较紧张的是知道成绩之后校线还没出来的那段时间,这段时间中需要对自己的成绩有一个大致的把控,以应对接下来的复试复习,如果感觉可以拼一把就按照目标院校给定的复试科目进行复习,说句不好听的,若是有点悬的话则需要好好计划一下调剂的相关事情。
笔者土木工程专业,重大复试占总成绩50%,其中又分为70%的笔试、25%的面试和5%的英语面试,所以就这个数据来看复试笔试依然很重要,从出校线到复试之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则需要根据院校所定的复试科目合理安排时间,每个学校均不一样,以重大为例,分方向,大结构主考混凝土(现已变成结构力学),外加部分结构设计的知识,岩土主考土力学和基础工程,这些专业课大都是在大三期间上的,所以应该还有较深的印象,复习起来应该是比较快的。而对于面试,需要说的就是防止自己给自己挖坑,自己不太懂得尽量避开,把面试老师往自己熟悉的方向引导,切忌不懂装懂,不知道则说不知道,或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老师们都不会过于较真的;英语面试在平时多注重口语的练习(笔者算口语较好的),有的英语老师不一定会按常理出牌,所以需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至于口语相对差一点的同学,则在准备时可以自己多准备一些可能用的到的东西,比如自我介绍、朗读等。
在整个复试复习中,笔试科目需要投入更多的比重,毕竟占比最大,面试只要不要慌,把自己最好的面貌展示给老师们就OK。
说的有点多,研友们可以去我之糟粕,练自己之精华,希望各位有志考研的学弟学妹好好加油,努力复习,成就自己的考研梦,名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