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碧云,净月沉璧,西风起,残雪不惊。
忆往昔,云水半曲,不过新词成旧韵。
素笺满地,空余相思句。落红十里,如你。
笑问红尘深几许,戏一场,而已。
魏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东晋南朝的政治
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十六国北朝的政治形势与民族关系
北魏孝文帝改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的盛衰
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与刘备、孙权进行的一次决战。208年,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出兵南下。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抗曹,派周瑜在赤壁与曹军决战,孙刘联军用火攻大败曹军。战后曹操退守中原,孙权据有江东,刘备占领荆州、益州,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高平陵事变
司马懿篡夺曹魏政权的政变。曹芳即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等曹魏宗室势力排挤。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八王之乱
西晋皇族内部因争夺政权而引发的动乱。晋武帝死后,惠帝即位,贾皇后为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外戚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开始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进来,历时16年之久。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侨置
东晋政府为解决南渡的北方人口的户籍问题而推行的户籍管理政策。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东晋政府为了安置移民,设置侨置郡县,仍用北方故地郡县名称,侨民另立户籍,免除赋役。侨置对安抚流民,稳定政局有一定作用。随着土断的推行,侨置废除。
三长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确立的基层政权组织制度。北魏孝文帝接受李冲的建议,于公元486 年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也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
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这一哲学思潮把《老子》、《庄子》、《周易》三部书称“三玄”,尊奉为最高经典,把老庄思想和儒家经义相结合,构造出具有高难度抽象性和思辨性的理论体系,以取代汉代的神学体系。随着佛教的兴盛,玄学逐渐衰微。
隋唐五代
隋朝的统一与覆灭
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
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
隋及唐前期的国家制度与社会经济
安史之乱与中晚唐政局
中晚唐的财政改革与社会经济
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隋唐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
《开皇律》
隋文帝在开皇年间命大臣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经验后修改制订的一部封建制法律。《开皇律》律文500条,素有“刑纲简要,疏而不失”的美誉,是《唐律》的制定基础,具有很高的立法成就,实是法制史上的一大进步,亦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继位后,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关系缓和、中外友好往来增多。因其时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
北庭都护府
唐朝设立于西域天山以北的行政单位。武周长安二年,武则天于庭州置北庭都护府,管理区域东起伊吾,西至咸海一带,北抵额尔齐斯河到巴尔喀什湖一线,南至天山。为西域的统一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安史之乱
唐朝时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玄宗后期,政治黑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起兵。安史之乱历经七年被平息,叛乱者以安禄山、史思明为主,故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甘露之变
唐文宗谋诛宦官而失败的一次事变。大和九年,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唐文宗以观露为名,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等官员被宦官杀死,史称“甘露之变”。甘露之变后,宦官一直掌握军政大权。
榷盐法
唐代中叶对盐官收官卖的制度。宝应元年刘晏推行。即在产盐区设置盐官,向盐户统购盐,加价出售。后再将盐税加入卖与商人。听其运销。产盐区较远地区又设常平盐予以调济。刘晏诛后,这种制度逐渐废弛。
羁縻府州
唐代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世袭其职。还有财政上的自主权,但必须接受唐代在地方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都护府的监领。羁縻府州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
周世宗改革
周世宗继位后,在经济、政治各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经济上,清查土地、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政治上,澄清吏治;军事上,整肃军纪。通过改革后周国力大增,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宋、辽、西夏、金、元
宋朝建立与专制集权的加强
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与王安石变法
辽、西夏、金的建立及其制度
宋、辽、西夏、金的关系
元朝的统一及其影响
宋元的社会经济
宋元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
宋元的思想、文化与科技
宋元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解除将领兵权的事件。北宋建隆二年,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于是召集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举行宴会,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即杯酒释兵权。
更戍法
北宋兵役制度,又称出戍法。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故称更戍法。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宋神宗时,罢废更戍法。
元祐更化
司马光为首的反变法派推翻王安石变法的事件。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其母宣仁太后执政。起用司马光等反变法派,废除神宗与王安石推行的大部分新法。元祐更化是北宋新旧党争全面爆发的一个转折点。
四时捺钵
辽实行的一种制度。辽建国后,皇帝游猎设行帐称“捺钵”。辽国皇帝一年四季外出巡幸,贵族和官员随皇帝同行,皇帝在捺钵中接见北、南臣僚,商讨国家大政,捺钵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猛安谋克制
金朝在女真族聚居区建立的地方行政组织。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其组织按什伍进位编制,因有伍长、什长、谋克、猛安而得名。随着金政权的建立,猛安谋克又演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猛安谋克就相当于领地、领户之长。
海上之盟
宋金之间订立的盟约 。重和元年,北宋统治者已看到金强辽弱的形势,遂遣使从海路赴金,商议联合灭辽事宜。此后,金宋使臣频繁通过海路接触,至宣和二年,双方商定: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析津府,辽亡后,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金国,金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朝。海上之盟签订后,金宋合力灭了辽国。
达鲁花赤
蒙古帝国的职官称谓。蒙古语,原意为“掌印者”,成吉思汗在各城设置“达鲁花赤”,是代表成吉思汗的军政、民政和司法官员。达鲁花赤后来成为长官或首长的通称。在元朝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里面,均设有达鲁花赤一职,一般由蒙古人或色目人担任,掌握行政和军事实权。明朝以后,达鲁花赤官职被废除。
交子
发行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的货币,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称作“官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交子的出现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明、清(鸦片战争前)
明初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明中期的政治、社会危机与张居正改革
晚明政治与明末农民战争
明清鼎革与清初的社会矛盾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康乾盛世及其社会问题
明清国家制度
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
明清思想、文化和科技
《大明律》
明朝法典。朱元璋命李善长等人制定法律。经过多次修订,于洪武三十年最后颁布。它是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典。它条目简于唐律,精神严于宋律,是中国古代法律编纂的历史总结,对清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票拟、批红
明代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程序。明宣德年间,内阁的地位显著上升。内阁的主要工作转变为票拟,即代替皇帝阅读臣僚章奏,草拟处理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上进”。票拟进呈皇帝裁决,皇帝用红笔在奏章和票拟上批答,称为批红。对票拟内容不同意时,皇帝可以加以改动或发还内阁令其再拟,称为“改票”。批红权后多交由司礼监秉笔太监。
土木之变
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败,英宗被俘事件。正统十四年,瓦剌首领也先大举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亲率大军出征。被瓦剌军队包围于土木堡,瓦剌军四面围攻,明朝随征大军几乎全部战死,英宗被俘。这次大败成为明王朝的转折点。
三饷加派
明末为了增加朝廷财政收入,在正常的税赋之外增加的辽饷、剿饷和练饷。合成“三饷”。“辽饷”始征于万历四十六年,明廷因“辽事”紧急,加派“辽饷”,崇祯十二年,明廷又加征“练饷”,崇祯十年,明廷为镇压农民起义,开征“剿饷”。“三饷”,使广大农民倾家荡产,全国各地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匠班银
明代定期当班工匠缴纳的代役银。明代官手工业中的工匠﹐大都由匠户承担。随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成化二十一年规定轮班匠可以银代役,嘉靖四十一年列为定制,称为匠班银。匠班银的实行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摊丁入亩
清代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将人头税废除,而并入土地税。对当时的社会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
乾嘉学派
清代的一个学术流派。因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顶盛,故得名。顾炎武、钱大昕等为其代表人物。乾嘉学派以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着称。在经学、史学、音韵、文字、训诂等方面,都取得了当时最好的成就。
THE END
相信自己,坚持到底。即使自己并非出身名校,也一样能在考研中取得辉煌的成绩!脚踏实地,好好复习,相信来年的三月,你会遇见一个崭新的自己。
更多热点信息,持续放送!
更多相关内容,持续更新!
选择一个靠谱的,考研一次就上!
更多咨询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