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80分)
1.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15分)
(1)发音时,呼出气流通过口腔时不受阻碍而发出的音叫 。
(2)声母是 。
(3)调值是 。
(4)汉语的句子按照不同的语气功能,可以分为 句 、 句、
句、 句四类。
(5)“首长命令部队立即出发支援灾区。”从句法结构上看是 套用的句子。
(6)现代世界各国所用的文字可分为 文字和 文字。
(7)比喻是用甲事物来描写说明乙事物,我们一般把甲事物称为_______,把乙事物称为_______。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分别是段玉裁、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每个1分,共10分)
(1)合成词是两个语素构成的词。 ( )
(2)“东西”、“存款”、“思想”、“眉目”都属于联合式。 ( )
(3)“去是对的。”这句话中的“去”是名词。 ( )
(4)“不”既可以用于过去,也可以用于将来。 ( )
(5)“白玉兰花儿略微有点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还不知要深多少倍。”划线部分用了比喻。 ( )
(6)“然后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划线部分用了借代辞格。 ( )
(7)“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是拈连。 ( )
(8)儿童语言是社会方言。 ( )
(9)动物语言具有单位的明晰性。 ( )
(10)聚合关系是语言单位的线性结构关系。 ( )
3.选择题(每个1分,共15分)
(1)元音和辅音的根本区别在于_________。
a. 气流强弱 b. 声音强弱 c. 声带是否振动 d. 气流是否受阻
(2)“窗(chuāng)”这个音节_________。
a. 有3个元音音素 b. 没有韵头
c. 韵有头、腹、尾 d. 有4个音素构成
(3) 调类依次是去声、上声、阳平、阴平的是_________。
a. 花红柳绿 b. 袖手旁观 c. 五光十色 d. 千言万语
(4)“年轻——年青”这一组词属于_________。
a. 同形同音词 b. 异形同音词 c. 异读词 d. 同音词
(5)“难听”一词属于_________。
a. 联合式 b. 偏正式 c. 述宾式 d. 述补式
(6)“彩色”是 。
a. 名词 b. 区别词 c. 形容词 d. 兼类词
(7)“究竟”是 。
a. 连词 b. 动词 c. 区别词 d. 副词
(8)“气得脸都发青”是 短语。
a. 状中短语 b. 连谓短语 c. 动宾短语 d. 述补短语
(9)“采”是 。
a. 象形字 b. 会意字 c. 指事字 d. 形声字
(10)“必”的第三笔是 。
a. 点 b. 撇 c. 竖弯钩 d. 捺
(11)“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句中“以”的意义是?
a.与、同 b. 使 c. 率领 d. 凭借
(12)“无乃尔是过与!”句中“过”的意思是?
a. 过错 b. 责备 c. 超过 d. 过去
(13)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
a. 《论语》 b. 《左传》 c. 《尚书》 d.《史记》
(14)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是哪个国家的贵族?
a. 齐国 b. 楚国 c. 魏国 d. 赵国
(1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喻”的意思是?
a. 比喻 b. 开导 c. 懂得 d. 得到
4.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语音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运用“扩展检测法”区别下列语言单位哪些是单词,哪些是短语。
铅笔/旧笔 眼看/快看 很好/相好 登上/登陆 打拼/打人
(3.)下面三个短语中的“起来”意思是否一样?请简单解释。
a. 站起来 b. 接起来 c. 笑起来
(4)下面的句子是否都能成立?请简单说明。
a. 我希望病快点儿好,明天能去上课。
b. 我希望病快点儿好,明天会去上课。
(5)拈连与顶真有何不同?
(6)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的任意性?
(7)举例说明什么是格范畴。
(8)什么是亲属语言?
二、汉语运用能力(40分)
1.下列词语中有无不规范的字?如有请改正。(5分)
破斧沉舟 卑恭屈膝 一愁莫展 克苦耐劳 寻序渐进
2.什么叫连读变调?上声的连读变调有几种形式?试举例说明。(10分)
3.简要指出下列各组近义词的主要区别。(5分)
成效 — 后果 红火 — 热闹 损坏 — 毁坏
战术 — 战略 交换 — 交流
4.下面两句话的意思是否一样?这说明了什么?(5分)
a.我只跟他说了这个问题。
b.我跟他只说了这个问题。
5.说明下面的句子存在的歧义,并且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5分)
这篇文章你给我看看。
6.标点并翻译(标点翻译各5分,共10分)
楚 相 孙 叔 敖 知 其 贤 人 也 善 待 之 病 且 死 属 其 子 曰 我 死 汝 必 贫困 若 往 见 优 孟 言 我 孙 叔 敖 之 子 也 居 数 年 其 子 穷 困 负 薪 逢 优 孟 与 言 曰 我 孙 叔 敖 之 子 也 父 且 死 时 属 我 贫 困 往 见 优 孟 优 孟 曰 若 无 远 游 所 之 岁 余 庄 王 置 酒 优 孟 前 为 寿 庄 王 欲 以 为 相 孟 曰 楚 相 不 足 为 也 如 孙 叔 敖 之 为 楚 相 尽 忠 为 廉 以 治 楚 楚 王 得 以 霸 今 死 其 子 无 立 锥 之 地 贫 困 负 薪 以 自 饮 必 如 孙 叔 敖 不 如 自 杀 于 是 庄 王 谢 优 孟 乃 召 孙 叔 敖 子 封 之 寝 丘 四 百 户 以 奉 其 祀 后 十 世 不 绝
三、汉语分析(30分)
1.辨别下列各句,若是单句,分析它的句法结构;若是复句,分析其层次关系。(10分)
a.风景美丽的西双版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有志气的有抱负的知识青年进入胶园。 (4分)
b.我们的国家还比较落后,工人的福利不可能在短期内有很大的增长,而只能在生产增长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增长,但这决不能成为企业领导不关心工人福利的借口,尤其不能成为工会组织不关心工人福利的借口。 (6分)
2.请分析并修改下列病句(5分)
a.我们要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规模和速度(2分)
b.这种新药医问世,即深受广大群众所欢迎。(3分)
3.请指出下面五个字声母的发音部位。
魔 缺 题 服 干。(5分)
4.词语辨析题(10分)
请以“黎明”和“傍晚”为例,谈谈你对词义模糊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