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祥旭考研官网欢迎您!

预约报名

2019年北京语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邱老师 / 2019-05-23

 基本情况:

一战广外,日语基础薄弱,又因实习冲突,后期几近弃考状态。参加考试实为体验,看清自己短板,为来年做准备。二战初选南大,和朋友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安排妥当之后,七月中旬进入备考状态。十月开始觉得有些不把稳,而准备的参考书目与北语类似,故调整目标,终如愿。

◆ 备考过程:

 

①政治:

文科生出身,第一年几乎裸考,考试前三天背了肖四大题,考了59分,惊喜之余,佩服肖爷爷功力深厚。二战首选肖爷爷全套,目标60分以上,毕竟半斤八两的科目,不如多花时间在专业课上,最后达到期望考了64分。

★九月开始每天中午坚持看四小时政治( 看书刷题两个多小时,记背一小时多),直到考研结束。

9月初开始过知识点精讲,配合B站(bilibili)视频。每天中午看四个小时政治,其中两小时知识点,一小时刷题订正(1000 ),后一个小时走道里读记重要考点。看完视频刷完题,做篇翻译换换脑子,而后再读记。一刷政治重在建立宏观知识点框架,对各知识点之间

的联系区别有个大概了解。

大概 10 月中旬过完知识点精讲,开始二刷 1000 题。还是中午四小时,不过重点集中在订正上。一般先做题,错的地方重回知识点精讲看,后读记的时候,先回顾一下前一天的内容,再读记今天错误、不清楚的知识点。快速过完知识点精讲,建立在对自己实力有清楚

认识的基础上,底子薄弱的小伙伴,还是提前多花时间在一刷知识点上。二刷主要是从微观上把握各个知识点。

11 月初开始三刷 1000 题,配合肖老出的薄薄的一本知识点框架书。三刷是刷9月和10月做错过、易混淆的题。一刷二刷答案都是写在信签纸上,易错易混题用铅笔在题号前做了标记。所以三刷题量不是很多,重点放在肖老师知识框架书上。

11月下旬开始大量刷预测卷,背肖八大题和时事政治。同时也购入了徐涛的八套卷,比肖老师的难。错误的选择题回到多看解析,易混难记的选项摘录在笔记本上,并且复习。

肖四到手,说明考研也没几天了。后期一定要坚持每天刷选择题,保持做题的感觉,同时回顾预测卷上做错过、易混淆的题。至于大题,肖四必背,肖八最好也背,好像去年有一个大题就是肖八上的。最后,及格万岁。

 

②日语:

大二大三日语划水,除了50音图和一些简单的语法,日语基础几乎为零。一战败在日语上,所以二战整个过程重心都放在日语学习。北语今年难度应该在N3左右,对应标日初级上下和中级上三册书。本科学院上到初级下第五课,需要自学一部分。

★ 日语单词为基,语法次之。

7 月中旬到 9 月中旬,复习和学习了三册内容,其中大部分时间花在单词默写上。上午一般晨读一个小时,配合标日APP跟读并记忆单词,而后花两小时学习课文,同样配合新祥旭学姐一对一辅导课程。中午午休睡醒,再读记上午学过的单词约半小时,同时用信签纸抄写

单词中文。下午吃完晚饭,再读记单词约一小时,后面默写。这样高强度,多时段的日语学习,让我大概一天半完成一课内容。

10 月换学校,没买北语历年真题,但刷题是必要的,遂购入《圣才教育·考研专业课辅导系列:全国名校外国语学院二外日语》。见贤思齐,其中北外、上外、南开和浙大等学校的题都达到N2级别,而川外、天外和南大的题和北语难度相似。这本书的好处,便是让你

接触各类题型和各种难度,上了考场不怯场。 北语去年题型变化很大,比如前年貌似没考作文,但去年考了。得亏有心理准备,不然考场上影响发挥。

10 月开始到考研前一天,每天做一点题,订正,做笔记。到考试时也积累了厚厚一本。

二刷日语,还是坚持记单词默写。因时间精力有限,中级上册单词没背,只过了语法。

11 月开始, 三刷初级上下单词,不过主要默写一刷二刷写错和记不住的单词。同时,

背诵和默写每课课前课后,还有表达的很好的句子。 这个过程很痛苦,因为总会漏写或者

写错一两个平假名或片假名,有些时候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为什么要耽搁在日语上。不过考场上发现这一切都值得,翻译部分的句子毫不费力地就可以写出来。

12 月保持 11 月的节奏,刷题订正, 四刷单词二刷三刷句子默写。日语85分的笔试成绩很满意,不过这种学习方法带来的坏处,便是省略了听和说的部分,导致复试听说只勉强及格,影响总成绩。语言学习不外乎听说读写四字,有得必有失。另外,刷题不用太在意正确率,关键记住语法点。

 

③ 基础英语:

这是个考察英语基础的科目。一战广外分数不是很理想,根本原因自己能力达不到要求,另外一方面没有好好准备。不过北语的题型挺适合我,由 单词辨析/ 阅读/ 中英互译/ 作文组成,笔试 116 分,达到预期,毕竟这个科目投入的时间也不多。广外语法改错占大概 30 分,是我极度不擅长的题型。买了北语基英真题,保持两天一套的节奏完成,对其难度有个大概了解。

★ 基英复习一以贯之,每天刷考试题型。

准备过程,单词不能丢。如何算是掌握一个单词?我的答案是: 正确读音+两种词性+三种词意(针对大部分单词)。第一年备考的时候背了刘毅10000词,发现记忆后很难把这些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时间推移相当于没记。二战北语,改变了策略。阅读材料甚至教辅上遇到的生词,我用kindle查取释义,再通过它的记忆功能,每晚睡前逐个摘抄到笔记本上,同时每种词性用法 配上例句。作为电子学习工具,kindle 的纯粹不会让你分心,而且可以导入词典的功能简直太赞,朗文词典第五版深得我心。机械的抄录带来睡意,第二天一早

读记单词和例句,重复几次也就精准的记住了这些单词。记读的时候我也会联想这些词的同义词和反义词。记忆单词,除了应对辨析题型外,翻译写作的时候也会想起更简单更地道的表达方式。大道至简,道便在每个单词中。

 

阅读部分,我选择了星火的专八阅读和专八真题,七八九月备考南大,还学习了 GRE的阅读方法和做了真题。阅读天天见,保持语感就行,另外注意把控时间。

 

翻译部分,有英译汉和汉译英两种题型。英译汉看了学姐的经验贴,选择了叶子南老师的书----《灵活与变通: 英汉翻译案例讲评》。该书偏实践,按主题分单元,但已绝版,可购买二手。汉译英则是专八备考时留下的华研翻译,里面各种类型翻译有涉及。北语去年考了文学翻译,以防万一还准备了其他类型,复试的笔试翻译,类似于政府白皮书,还好略有涉及。英汉互译每天做一种, 重质不重量,叶子南老师的书有时候翻译三个句子也收获满满。优秀的句子和表达方式也会摘录在笔记本上,背单词的时候顺便读一读。

 

至于作文,按专八的水平准备。大二大三坚持看《经济学人》,积累了些起承转合的句子。不过这次基英没上120,可能是作文没发挥好。原因翻译先在草稿纸上写了一遍,再腾上答题卡,导致作文时间只剩半小时,没时间去斟酌用词句式,举例也不是很贴切,再加上卷面字迹比较乱,挺影响得分。所以平时就掐表做题,考场上才能对时间把控胸有成竹。

 

基英备考,没有特意安排时段,见缝插针式复习。比如每天上午晨读一小时,学习完日语再做半小时阅读,便到了午饭时间;中午午睡睡醒看完政治视频后,再做翻译,接着读记政治知识点。作文 12 月开始看了几篇例文,动手写了几篇并修改,都是在晚上复习完文学

板块后进行。

 

④ 英美文学

本科目考了 141 分,实属意外,感觉运气成分比较多(北语去年考的都是简答题,我比较擅长),这是我准备的最漫不经心的科目。一战广外,初试没有涉及文学知识,所以备考北语从零开始。花了一天时间做了北语真题,发现考的内容很基础,基本只涉及重点作家作

品。难度与南大相比,差距悬殊。记得近南大近几年真题里,有考石黑一雄的《长日留痕》。

这就要求超越教材的阅读量和洞察力。所以分数不能说明问题,关键努力弥补差距。

★ 英美文学关注重点作家作品,培养文学思维。

开始准备之前,强烈推荐自学南大杨金才教授编写的《文学导论》一书。本科当做选修

课来学,收获满满。考场上扣住书里的 key elements 来作答,条理清晰,显示出专业的文学

素养。

7 月中旬到 9 月上旬,看了刘炳善老师的《英国文学简史》和常耀信老师的《美国文学简史》。不是很喜欢前者,时代色彩太过浓烈,所以又看了北大罗经国老师的《新编英国文学选读》,作为补充。这期间此板块大概每天坚持看三小时左右。罗老师的是看完也到了 10

月中旬,美国文学没特别复习,大三的时候认认真真学习了选读课程。

10 月中旬 开始背专业术语和大题,只买了环球时代出的《最新英语专业考研名校真题集——英美文学》一本参考书。看经验贴,好多学姐都买了环球和星火等多本参考书。对我来说觉得没必要,因为内容都差不多,唯精唯一就行。到考研前一天,参考书我也只来回背了两遍,相比学姐们来回背的四五遍,心生敬佩。

 

但我记忆参考书的时候,不是盲目的去背。 首先,我会参考罗老师的书和陶洁老师的《美国文学选读》,把各个时代的背景和特点补充到参考书上。这帮助我在微观记忆的同时,把握住文学发展的宏观框架。文学学习讲究对比,也讲究因果。时代背景是因,对应的文学

作品是果。由因推果能事半功倍,把时代、作者和作品三者串联起来,所以准备的时候不能忽略时代背景。 其次,在记忆术语的时候,我会先稍微总结一下再背诵。一般术语的套路是"时间+特点+代表作家作品",每个部分记一个关键词,也算记住了这个术语。我不要求自己一字不漏的把这些定义写在试卷上,相反,关键词加上自己的理解就行,比如笔试中考到round character flat character,我就是按照自己的思路作答的。至于大题,分点记忆,分点作答,套路是"论点+论据"。论点同样是记忆的关键词,论据则是作品的细节内容。选读文本同样重要,所以不能脱离文本。我的论据来源于大二大三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积累,比如考到爱默生,想到他的Self-reliance,再想到文本里的noncomformistsham philanthropist。有理有据,阅卷老师看了会很开心。所以没有细细阅读过文本的同学,可以提前回到文本,后面记忆时才会有质的提升。 最后,参考书上没有,而北语真题中出现过的术语和作品,查阅补充。比如这次考试中最后一题,考察 bildungsroman,查阅过维基百科,最后答了出来。

 

针对术语解释,其实维基百科是非常权威的资源,经常使用。另外在阅读选读文本的时候,

可以参考 sparknote shampoo 这两个网站,助于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实对生活学习挺有指导意义,文学板块的准备过程,概括起来便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相结合统一,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感谢本科学校,给我提供了从修辞学到美国诗作赏析等丰富的文学类课程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⑤ 总结:

7 月到 10 月,我大概保持每天 10 小时左右的 学习时间,后期则在 13 个小时左右。政

治和英美文学复习,先搭建宏观框架,再微观突破。至于基础英语和日语,每天坚持积累,

不到考试前一刻不放弃。和朋友租了房,有家人支持,一起备战, 氛围挺好。每次听到考清

华的小伙伴出门的声音,都不敢睡懒觉爬起来奋斗。另外 心态很重要,合租的一个研友心态

崩过一段时间,好在及时调整过来。 身体健康也不容忽视,备战期间坚持跑步,确实能放松

心情,调整状态。

◆ 关于择校:

南方人不适应北方的寒冷干燥,所以最初择校没跨过秦淮线。备考广外时,哈佛毕业的班主任便建议, 文学研究就应该去北京上海。南大是梦,金陵一梦。考上北语也挺幸运,毕竟宇宙中心五道口。孔老夫子讲安之若命,一方面要安命,各种境遇泰然处之等闲视之;

一方面要立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相信帝都也会是我成长的沃土。

◆ 写在最后:

《道德经》里讲:"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诗经》里也讲:"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一始一终,关键在于发心和坚持。18 7 19 日晚,独自坐在租住的房间里,突然有一种面对考研的无力感,于是在朋友圈里分享了《山丘》这一首歌,并评论到:"行路难,更难的是破

除心中一马平川。"现在回看,其实最难翻越的山丘,不过心里的道阻且长。埋头赶路才是生命常态,一马平川是幻境,更何谈抵达便是终身。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考研高分咨询老师:新祥旭邱老师

电话:136 111 59964(可直接扫下面二维码添加) 

 

公众号:文学考研联盟、哲学考研联盟、历史学考研联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联盟

全方位权威辅导,考研复试效率高

面授一对一
在线一对一
魔鬼集训营
咨询课程 预约登记

以效果为导向    以录取为目标

填写信息获取考研一对一试听名额
姓名:
电话:
报考学校及专业:
北清考研定制 985考研定制 211考研定制 学硕考研定制 专硕考研定制 北京考研私塾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