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2020华中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项目管理考研参考书、历年分数线、备考经验!
一、院校介绍
自动化学院现在岗教职员工129人,教授45人(博士生导师46人),副教授46人,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师资,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青年千人”入选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拨尖人才、长江青年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人、华中学者18人。拥有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群体。
二、招生信息
184自动化学院
085210控制工程
01(全日制)新能源与自动化技术
02(全日制)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03(全日制)测量技术与智能仪器
04(全日制)大数据与决策支持系统
05(全日制)网络空间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技术
06(全日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
07(全日制)图像处理与精确制导技术
08(全日制)生物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
51(非全日制)新能源与自动化技术
52(非全日制)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53(非全日制)测量技术与智能仪器
54(非全日制)大数据与决策支持系统
55(非全日制)网络空间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技术
56(非全日制)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技术
57(非全日制)图像处理与精确制导技术
58(非全日制)生物信息处理技术与应用
招生人数:117人(参考2019录取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2 数学二
④806 机械设计基础或814 电路理论或824 信号与线性系统或828 运筹学或829 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或831 电子技术基础
( 806、814、824、828、829、831 选一)
085239项目管理
51(非全日制)项目计划理论与方法
52(非全日制)项目风险与安全管理
53(非全日制)工程项目管理综合集成技术
招生人数:2019无录取
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03 数学三
④828 运筹学或829 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
( 828、829 选一)
2019自动化学院硕士招生计划
三、参考书
806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原理》,杨家军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第二版)》,钟毅芳、吴昌林、唐增宝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考研指南》彭文生,杨家军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824信号与线性系统
A.V.OPPENHEIM,A.S.WILLSKY,S.HAMD NAWAB,信号与系统 (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管致中,夏恭恪,孟桥,信号与线性系统(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郑君里,应启珩,杨为理,信号与系统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吴大正,杨林耀,张永瑞,王松林,郭宝龙,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828运筹学
钱颂迪主编,运筹学(修订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829自动控制原理
孙德宝《自动控制原理》化工出 版社
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831电子技术基础
康华光,陈大钦. 《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分数线
2019:控制工程345/50/50/90/90;项目管理300/50/50/80/80
2018:280/50/50/70/70
2017:300/50/50/85/85
2019复试录取细则重点
复试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
1、复试由专业笔试、专业面试、英语听说测试组成。考生专业面试和英语口语测试 分 8 个小组进行,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 2 个小组,其他 6 个小组。
2、专业笔试为专业综合考试,专业笔试考题分二组。
复试专业笔试科目:
第一组为 微机原理,电路理论,数字电路和其他综合(如计算机 C 语言);
第二组为数据结构、管 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和其他综合(如计算机 C 语言)。考生可任选两组中的一组笔试。
3、英语听力测试统一安排在复试专业笔试前进行,根据听到的材料作答。英语口语 测试分 8 个小组按学校规定执行。英语口语测试分两个部分:
(1)考生背景介绍和问答,
(2)阅读一篇短文,复述短文内容并讨论。
复试成绩计算及拟录取原则:
按照学校规定,复试成绩(百分制)等于复试各部分的成绩(百分制)加权总分,其 中笔试占 40%,英语听说能力测试占 20%,面试和实践能力占 40%。
计算总成绩时,初试成绩(按“初试成绩/初试满分*100”的方式折算为百分制)占 60%,复试成绩占 40%。
成绩综合排名方法:按照初试原报志愿三类考生独立排名;依次按总成绩、复试面 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初试成绩、复试英语成绩的优先顺序由高到低排名。
五、备考经验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一定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想了解更多可关注“理工考研联盟”公众号。
考研高分咨询新祥旭罗老师
电话/微信:13701149740
咨询QQ:3219057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