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完试之后的时间过得很慢,在等成绩的焦虑过程中希望能总结下这一年的经验。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普通二本毕业,专业与心理学无关,英语通过了六级,目前脱产考研,专业课和英语并没有报班,政治跟了视频课。
312考研的科目包括三门:政治(满分100);英语一(满分100);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满分300,包括:心理学导论(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
我的整个考研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基础阶段(1-6月底)、强化阶段(7-9月底)、冲刺阶段(10-12月中旬)、保持阶段(12月中旬-考试)。
基础阶段(1-6月底):
这一阶段需要处理的问题涉及三个方面:动机、教材和知识点,学习时间约为每天6小时。
首先,动机问题看似抽象,实际上它十分重要,它极大地影响我们复习计划的完成度,以及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情绪。知止而后有定,也许一些朋友会认为自己喜欢心理学、很有热情,那么不妨追问几句:然后呢?这件事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我们究竟有多想要实现它,又愿意为此付出多少代价?深层持久的动机往往是经过不断反思和以相当程度的了解为基础的。
其次,教材方面可以在百度、研招网和学校官网获取参考书目。
如果是考312心理学全国统考的话,参考教材包括但不仅限于: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发展心理学(林崇德)、教育心理学(陈琦)、实验心理学(郭秀艳)、心理统计学(张厚粲)、心理测量学(戴海崎);特别推荐的补充教材:心理学导论(梁宁建)、儿童发展心理学(桑标)。
最后,基础阶段专业课方面,通读7本参考教材,2本一起读。
例如:建议导论和实验一起读(因为它们分别从概念和实验两个角度阐述基本的心理现象,互为补充;另外,如有时间可以再读一本认知心理学,因为这是从理论的角度去阐述基本的心理现象和过程);发展和教育一起读(这两门课是一体两面的,教育需要基于发展水平,恰当的教育可以促进发展);统计学和测量学一起读(在一定程度上,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这样的话,6个月应该够读完两轮。
在读第一遍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去举例子,让新知识和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结合起来、建立非常多的联系;在读第二遍的时候,推荐自己动手画一下每一节、每一章、每本书、每个理论的逻辑框架和结构,如此一来思路会清楚很多。
在基础阶段,英语背单词、做四六级题即可,而政治暂时不用准备。
强化阶段(7-9月底):
这一阶段政治、英语、专业课都要抓紧。推荐学习时间:上午3小时,下午3小时,晚上3小时,一共9小时;每周休息一天。
专业课的复习重点逐渐从课本转移到教辅资料上,我把课本又读了1遍,教辅资料选择一本读了2遍。
不推荐完全整理自己的笔记,因为这样做的效率并不好,却十分费时费力(事实上各大机构的辅导资料都做得不错,尤其个人想点名表扬某本《心理学考研知识精讲》,尽管还是需要进行一些补充,但已经够全面且排版良好了)。
个人建议将自己看了2-3轮教材却依然非常不熟悉的知识点整块记在本子上,重点复习,其他的不用详细记了。专业课在这个阶段我也没有刷很多的题目,主要还是积累。
英语依旧是背单词为主,英语一的考生的话其实可以做2000年前的真题,以及英语二的真题,但一定不建议做模拟题,身边做过英语模拟题的朋友,无一例外地给出了消极反馈。
另外,英语作文也非常重要,试卷中两篇作文占30分;在8-9月份,我大概1周写一篇大作文(题目来源于真题),不加评判,目的在于:1. 了解自己是否缺乏相关话题所需词汇;2. 熟悉写作的感觉,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逻辑。
政治复习方面,我买了一个全程班,跟着视频课进展的,心得大概是…有趣的老师真的很重要。这个阶段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没有把答案写在书上,期待自己后面会刷第二轮,事实上第二轮没能有时间刷完,只选了一些薄弱的章节做。
这也引出了想提醒朋友们的一点:资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吃透最重要,买多了吃不透,甚至做不完,是比较影响心态的事情。
冲刺阶段(10月-12月中旬):
这一阶段重点在于刷题和背诵。
因为有了先前4-5遍理解式阅读、手动画结构框架的基础和积累,这一阶段的背书,坦白说,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和折磨人,这也提示我们,合理规划复习节奏是特别有必要的。
专业课背书的材料:
我大概背了5遍专业课,前3遍背的心理学考研知识精讲(标准:从头到尾,几乎每个字都要很熟悉),背完后的大致效果:选择题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主观题也不再一头雾水了。
后2遍背的是背诵手册,也就是市面上很常见的浓缩了知识点的小册子,我用的是简快出版的,个人感觉更全面一点,以及还记得之前整理的自己觉得读了几遍之后仍然十分不熟悉的知识点吗?我也在这个时期进行集中背诵了,背完后的大致效果很难准确地指出,但思路的确更加清晰了,也新补充了一些知识点。
专业课刷题:大纲配套1000题和真题,都是非常宝贵的题目资源,我刷了2-3遍,并且错误及陌生知识点都做了笔记;其他辅导机构的题目,不一定要全部做,因为质量参差不齐,适当补充一些即可。我还自己根据笔记和教材,给自己出了一些“填空题”,感觉对记忆也挺有帮助的。
英语和政治也是一样的刷题,不过,不能做对就心满意足,还需要对错误选项的错误原因有清晰的认识,知道错误选项为什么错是很重要的,对提高准确率大有裨益另外,英语真题非常重要,建议刷2遍以上,模拟题不推荐做,而政治恰好相反,肖4、肖8、1000题非常重要,其中肖4的分析题是必须背下来的,要很熟练地记诵,政治选择题方面,还可以适当结合其他模拟题,但由于政治知识点经常更新,真题的参考价值反而未必很高。英语作文方面,我大概是每周2篇大作文,1篇小作文,会请老师帮忙批改一下。
保持阶段(12月中旬-考试):
推荐学习时间同上一阶段。老实说,这个阶段已经有点背不进去了。问了身边的朋友,也有一样的感受,焦虑、疲惫。
因为前面的阶段已经把该背的都背5遍左右了,这个阶段进行保温即可,适当娱乐放松,听听音乐、散散步,周末多睡一会儿也可以。
复习方面,回顾一下真题,回顾一下自己整理的不熟悉的知识点、知识点框架结构、错题集,因为都是最易忘最易错的才整理进笔记本里,这些任务量其实不算大,而效率却比较高。
英语的阅读题要理解正确选项何以正确、错误选项何以错误,作文方面要归纳总结出自己的写作逻辑:开头怎么写、中间怎么写、结尾怎么写,因为写了很多篇并且做过反思、修改,思路应该很流畅了。
政治方面,主要是背肖4的分析题、徐涛的“小黄书”、肖4肖8的时政知识点(单选和多选的最后2题),自己默写了一遍。
以上大概是希望分享的经验,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有问题我也可以做一些补充。考研不容易,大家一起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