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招生情况
1、专业及方向
120401行政管理
01行政理论
02公共政策
03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04城市管理
05公共事业管理
06公共危机管理
2、初复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20行政管理专业综合
④811行政管理学
复试科目:
公共管理学
同等学力加试:
1.公共政策学
2.西方政治思想史
二、山东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
1、初试参考书
《政治学概论》,孙关宏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专业一620:政治学 管理学的知识,重点掌握课本课后题,然后背笔记和题库要点。
专业二811:以曹现强王佃利老师的《行政管理学》为重,占近几年考查重点百分之80出自于此,可参考课本和本科课件整理重点,课后题重点和题库结合背诵,一定要注意看书要全面,小字部分和书上只提到一小段但却是行业热点的地方一定要看期刊或者上网搜集更多表述,今年考题就有很多类似的出自课本但是只有一点表述需要靠你的专业素养答题,初试看的是你知识掌握是否全面,在书本基础上要有自己见解。近几年夏书章老师那本书不做重点,但是与曹版本重合的部分着重对比补充记忆。最后丁煌的《西方行政学说史》翻看一遍放在那里,这本书记忆难度较大也比较难理解,后期没时间的话只背重点理论,如政治行政二分法,韦伯官僚制, 西蒙组织理论 , 新公共行政, 企业家政府 , 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即可。
2、复试参考书目
《公共管理导论》,欧文•E•休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公共管理学概论》,曹现强、王佃利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三、山东大学近三年行政管理考研复试分数线
年份 |
满分100分 |
满分150 |
复试基本分数线 |
2019 |
55 |
90 |
355 |
2018 |
55 |
90 |
360 |
2017 |
55 |
90 |
350 |
四、山东大学近年行政管理专业考研报名录取人数统计表
年份 |
报名人数 |
上线人数 |
统招录取人数 |
2019 |
- |
15 |
一志愿5人,调剂4人 |
2018 |
177 |
10 |
一志愿7人,调剂3人。 |
2017 |
172 |
14 |
一志愿9人,调剂4人。 |
2016 |
144 |
33 |
一志愿18人,调剂5人。 |
五、2019年山东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拟录取名单
详细名单请至“考研文库”官网查询。链接:http://www.kaoyanwenku.com/
六、2019年山东大学行管初试备考经验
近几年山大出题频繁出现前一两年原题重复考的现象,在看真题时候注意!而且从复试情况来看,机构改革,“放管服”,供给侧改革,政府治理现代化,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是近几年出题重点!前期第一遍最好是仔细看课本,顺便勾勾画画关键词,以便后面复习起来有印象。六月份之前全部专业书过第一遍(课后题在课本找出答案)管理学书本内容较多,课后练习题不用深究,大体过一遍即可。管理学政治学背诵基本无难度,看书必须仔细。最迟暑假进行第二轮背诵,根据资料笔记和课本,着手背诵关键词和重难点以及山大出题侧重点(侧重点需要从真题里面发现规律)。最迟9月底10月初就要开始第三轮背诵,这时候背题速度会加快,心中初步有了框架体系,可结合真题来背诵查验,十一月底可连同政治大题一起背,毕竟行管的时政热点有很多提法都相似的,专业课最后收尾背诵重点在于查缺补漏,能多看到一个盲点多看到一个原题就是赚到,因为山大这几年偶尔会出考过的原题和出一到两个非重点,这就比较让人摸不透,但我们也不打无准备的仗。
七、2019 山东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复试介绍
1.复试方式
复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95%+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满分100分。
3.笔试方式与内容
笔试采取闭卷方式,满分50分,笔试时间为2小时。笔试科目与参考书如下:参见上文第一部分
4.复试面试内容
由各专业教研室组织,满分50分,每生15-20分钟,面试内容包括专业综合和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
5.拟录取排名方法
(1)成绩计算方法:
拟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2)排名录取原则:
1)所有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按照二级学科根据录取成绩从高到低排名。
2)对于报考本专业的一志愿考生上线人数超过本专业计划招生人数的专业,不接受校内调剂,校外调剂单独排名,单独录取。
3)对于报考本专业的一志愿考生上线人数未达到本专业计划招生人数的专业,在同一批次复试的情况下,校内调剂考生与一志愿考生统一排名,根据拟录取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校外调剂单独排名,单独录取。
4)个别专业的录取政策会根据报考情况和学校政策进行调整。如有调整,以复试前发布的最新通知为准。